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8598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57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粟学俊, 来源:西南农业学报 年份:2001
按照我国优质稻谷标准 ,当前三系杂交水稻的米质问题主要表现在整精米率低、垩白粒率高、垩白大及胶稠度低 (硬 ) ,这与它们的亲本米质状况是一致的。多数水稻品质性状兼有质...
[学位论文] 作者:粟学俊,, 来源: 年份:2002
为探索杂交水稻主要经济性状的遗传规律,了解当前杂交水稻主要亲本的性状表现,为杂交水稻育种提供依据,1999年晚稻和2001年早稻分别用不同的5个不育系和4个恢复系按5×4NCⅡ遗传......
[期刊论文] 作者:粟学俊,, 来源:农家之友 年份:2011
不育系十优A,在广西南宁早晚稻种植加工和外观品质方面均达国标二级优质米标准,异交结实率特别高。用其配组的十优系列组合在南宁早晚...
[期刊论文] 作者:粟学俊, 来源:广西农业科学 年份:2000
[期刊论文] 作者:粟学俊,陈彩虹, 来源:广西农学报 年份:2001
杂交水稻是继矮化育种之后我国水稻育种史上的第二次革命,杂交水稻的单产一般比常规品种增产20%以上.近年来,我国杂交水稻年种植面积占水稻种面积的50%左右,而产量约占水稻总...
[期刊论文] 作者:陈彩虹,粟学俊, 来源:西南农业学报 年份:1998
以汕型野败不育系汕A为母本,15个灿粳中间型恢复系为父本配制的三系亚种组合进行优势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三系亚种间杂种优势主要表现在穗粒数上,穗数和结实率与对照相当,而千粒重呈......
[期刊论文] 作者:陈彩虹,粟学俊, 来源:杂交水稻 年份:2001
从产量、米质和抗性等方面分析了广西目前生产上应用的杂交早稻组合的现状。认为优质化和多元化是杂交早稻的发展方向,以现有高产水平为基础,改良品质和抗性,选育适应市场的优质......
[期刊论文] 作者:粟学俊,陈彩虹,, 来源:杂交水稻 年份:2006
小粒型恢复系桂1025是用粳稻、爪哇稻和籼稻强恢复系多交育成,千粒重17g,具有恢复力强、配合力高、品质优等特点。用桂1025配制的秋优1025、博优1025、美优1025、特优1025、培...
[期刊论文] 作者:粟学俊,陈彩虹, 来源:广西农业科学 年份:2001
用5个不育系与4个恢复系按不完全双列杂交配成20个组合进行配合力测定的结果,杂交水稻的主要性状同时受亲本的一般配合力和组合特殊配合力的影响,只有亲本的一般配合力和组合...
[期刊论文] 作者:粟学俊,陈彩虹, 来源:广西农业科学 年份:1997
利用三系强恢复系桂99与粳型广亲和系杂交,选育了倾粳型广谱强恢复系297。用297与野败不育系汕A,特A和温敏核不育系安湘S配制的亚种组合生育期和株高适中,穗大粒多,结实正常,优势强。......
[期刊论文] 作者:粟学俊,陈彩虹, 来源:广西农业科学 年份:1996
根据两系杂交水稻的基础理论及其应用技术关键,提出华南稻区实用型两用不育系选育的新设想。...
[期刊论文] 作者:粟学俊,高国庆,, 来源:广西农业科学 年份:2008
当前水稻育种中存在3个疑惑问题。一是稻米品质标准问题,依照目前国家和广西水稻品种审定考察的7项品质指标,广东和广西地区售价最高、销路最好的常规优质品种多被定为等外米,而......
[期刊论文] 作者:粟学俊,陈彩虹,等, 来源:广西农业科学 年份:2002
分析了杂交水稻主要性状的变异特点及各产量因素对产量的直接作用大小,认为多穗、大穗或大粒均可作为杂交水稻育种的方向,但不能片面地过分强调某一性状的提高,而应同时综合考虑......
[期刊论文] 作者:粟学俊,岑秀芬, 来源:广西农业科学 年份:1996
报道最近十多年来水稻广亲和基因理论的发展以及广亲和品种研究、改良利用的进展概况。...
[期刊论文] 作者:陈彩虹,粟学俊,覃惜阴, 来源:西南农业学报 年份:1998
以汕型野败不育系汕A为母本,15个籼粳中间型恢复系为父本配制的三系亚种组合进行优势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三系亚种间杂种优势主要表现在穗粒数上,穗数和结实率与对照相当,而千粒重......
[期刊论文] 作者:陈彩虹,粟学俊,梁曼玲,, 来源:南方农业学报 年份:2011
文章介绍了水稻稻瘟病、白叶枯病、稻飞虱和螟虫等主要病虫害的抗性遗传和育种进展,探讨了当前广西杂交水稻病虫害抗性育种策略。抗稻瘟病育种强调新抗源的发掘、抗性基因的...
[期刊论文] 作者:粟学俊,陈彩虹,梁曼玲,, 来源:广西农业科学 年份:2010
由于受育种技术和基础材料的限制,近年来水稻育种未取得重大突破,育成的水稻新品种主要在品质及适应性上有所改进。通过分析广西水稻育种目标和品种审定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近...
[期刊论文] 作者:粟学俊,陈彩虹,梁曼玲, 来源:广西农业科学 年份:1996
根据两系杂交水稻的基础理论及其应用技术关键,提出华南稻区实用型两用不育系选育的新设想。...
[期刊论文] 作者:粟学俊,韦鹏霄,吕志仁, 来源:广西植物 年份:2004
利用9个不育系和7个恢复系配制40个杂交组合,对6个产量性状的亲本一般配合力和组合特殊配合力效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杂种一代(F1)各性状的形成同时受亲本一般配合力和组合特...
[期刊论文] 作者:覃惜阴,陈彩虹,粟学俊,李丁民, 来源:杂交水稻 年份:1998
对6个新育成的广亲和系进行分类定位和亲和性测定表明,它们都属于偏籼或偏粳中间类型,755、855、1330具有相当于02428的广亲和性,247、275、297对粳稻的亲和性较差;主要经济性状的配合力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