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9785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96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童成立,, 来源:农业现代化研究 年份:2009
5月22日,湖南省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主任胡伟林一行6人到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调研。研究所党委书记李文祥同志向省政协领导介绍了该所的历史变革、近几年来取得......
[期刊论文] 作者:童成立, 来源:资源生态环境网络研究动态 年份:1995
[期刊论文] 作者:童成立,张强, 来源:环境与开发 年份:1993
[期刊论文] 作者:童成立,周健, 来源:资源生态环境网络研究动态 年份:2000
模拟模型是生态系统研究中常常用到的研究分析方法,本文通过介绍STELLA系统,阐述了生态系统模拟模型的基本组成要素,建立模型的过程和步骤,以及模拟模型的作用和意义。同时与系统动力学......
[期刊论文] 作者:童成立,贺喜全, 来源:计算机与农业 年份:2000
[期刊论文] 作者:王育花, 童成立,, 来源:农业现代化研究 年份:2004
1专刊背景农业是国之根本,粮食是农业之根本。促进粮食生产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对稳定粮食市场供给和价格,增强粮食市场调控、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意义重大。2004-2015年...
[期刊论文] 作者:王育花, 童成立,, 来源: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年份:2018
【目的】了解我国科技期刊编辑和审稿专家对学术不端的态度与认知水平,分析学术不端的主要类型及其产生原因,为相关部门有针对性地识别与防范学术不端提供决策参考。【方法】...
[期刊论文] 作者:李宝珍,童成立, 来源:农业现代化研究 年份:2010
3月30日,由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吴金水研究员为负责人的中国科学院、国家外国专家局2009年度“创新团队国际合作伙伴计划”—“农业生态系统氮磷循环与调控创新团...
[期刊论文] 作者:童成立,陈昭富, 来源:湖南农业 年份:1996
为探索吨粮田高效栽培模式及配套高产栽培技术,1995年我们在高效吨粮田基点周文庙乡示范了“马铃薯-早稻-秋玉米”栽培模式1公顷,平均667平方米产原粮1123.5公斤、产值2778.8...
[期刊论文] 作者:童成立,李慎典, 来源: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年份:1996
以茂县静州村为例,从几个主要影响因素出发分析了岷江上游半干旱区耕地的生产潜力。并对生产潜力的估算及其订正系数的依据方法有的改进,运用于分析之中,结果可行。计算结果表明......
[期刊论文] 作者:童成立,蔡华君, 来源:资源生态环境网络研究动态 年份:1996
[期刊论文] 作者:童成立,彭佩钦, 来源:资源生态环境网络研究动态 年份:1999
信息农业是现阶段信息技术发展的一个新型产业,该文阐述了信息农业发展的必要性以及信息农业的构成要素和内容,分析了未来与农业生态系统有关的全球变化研究,并提出了我国发展信......
[期刊论文] 作者:向万胜,童成立,等, 来源:生态学报 年份:2001
对江汉平原四湖地区湿地农田土壤磷素的含量分布、形态、有效性、磷素循环及施肥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农田土壤全磷和有效磷含量随着地势的降低呈明显降低趋势,潜育性土壤......
[期刊论文] 作者:王育花,童成立, 来源:农业现代化研究 年份:2021
1 专刊背景rn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解决好我国农村的突出环境问题,打好农村污染防治攻坚战,是近年来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战略需求,也是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核心内容.近年...
[期刊论文] 作者:王育花,童成立,, 来源:农业现代化研究 年份:2021
[期刊论文] 作者:吴金水,童成立,刘守龙, 来源:地球科学进展 年份:2004
采用计算机模拟方法研究了我国亚热带和黄土高原地区耕作土壤有机碳状况及其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在新鲜有机质输入相同的情况下,亚热带地区的耕作土壤(0~20cm)有...
[期刊论文] 作者:贺喜全,童成立,盛良学, 来源:玉米科学 年份:2001
采用氮、磷、钾三因素旋转组合设计,通过计算机模拟寻优,建立了稻田春玉米--杂交晚稻种植制度中玉米产量--施肥量,玉米生产利润--施肥量数学模型:分析了氮(X1)、磷(X2)、钾(X...
[期刊论文] 作者:向万胜,李卫红,童成立, 来源:土壤与环境 年份:2002
研究结果表明,红壤丘岗区潜育性稻田中的冷浸田和烂泥田土壤有效硫含量相对较低,这两种类型潜育田存在潜在性缺硫问题,故应注意硫肥的施用。潜育性稻田土壤有效硅亦普遍低于非潜育性田,因而极有可能发生缺硅。与同母质类型的非潜育性稻田比较,红壤潜育性稻田土......
[期刊论文] 作者:吴金水,刘守龙,童成立, 来源:土壤学报 年份:2003
土壤有机质变化与土壤肥力和大气CO2变化有密切的关系,建立土壤有机质周转计算机模型并进行模拟是预测土壤有机质长期变化的重要手段.本文简要回顾了土壤有机质周转计算机模...
[期刊论文] 作者:向万胜,李卫红,童成立, 来源:土壤与环境 年份:2000
江汉平原不同类型的渍害低产田面积已达2.9×105 hm2;综合治理农田渍害、改良利用涝渍低产田,长期以来一直是该区农业发展中的首要任务。文章从区域水文地质、地貌条件、恳殖和...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