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9196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48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童学军,, 来源:福建农业科技 年份:1998
植物营养遗传改良是80年代在国际上兴起的研究热点,这项研究对我国进一步提高粮食产量,充分利用土壤养分资源,节约肥料养分资源,保持农业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本......
[期刊论文] 作者:童学军,, 来源:中国经济信息 年份:1997
[期刊论文] 作者:童学军, 来源:安徽科技 年份:2003
[期刊论文] 作者:童学军, 来源:中国经济信息 年份:1997
[期刊论文] 作者:童学军, 来源:中国经济信息 年份:1997
[期刊论文] 作者:童学军, 来源:福建农业科技 年份:1996
随着人口激增,耕地锐减,食物不足,人们对传统的生物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973年后,重组DNA技术为生物技术从传统到高技术的转变奠定了基础。...
[期刊论文] 作者:童学军,, 来源:云南农业科技 年份:1989
对于育性恢复基因的地理分布,在粳杂优上,石岭行男曾对日本地方品种进行过研究;我国的洪德林等对BT型、滇型、L型、印野型和野败型五种质源的粳稻雄性不育系的育性恢复...
[期刊论文] 作者:童学军,, 来源:福建稻麦科技 年份:1989
缺铁(Fe)和锰(Mn)的有效性受若干因素影响,但是土壤PH值起着决定性的作用。PH值的效应极其迅速。随着土壤PH值每增加一个单位,Fe和Mn的有效性就会降低若干倍。土壤交换性复合...
[期刊论文] 作者:童学军, 来源: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2
信息资源网络中的信息是通过信息资源采集、处理、加工、存储、传输、利用等环节的整套流程而获取的.信息资源的利用是整个流程的归宿和结果,是信息资源网络建设的目的....
[学位论文] 作者:童学军, 来源:华南农业大学 年份:1997
[期刊论文] 作者:童学军,, 来源:安徽教育 年份:2010
2008年,省政府提出建立职教大省的战略目标,2009年,省政府又颁布了《安徽省职业教育大省规划(2008—2012年)》,为全省职教的发展明确了目标和任务。为呼应职教大省建设,我市...
[期刊论文] 作者:童学军,, 来源:中国经济信息 年份:1998
上海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是由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独家发起,以其优质资产上海汽车齿轮总厂为主体,采用社会募集方式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上齿厂是国内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
[期刊论文] 作者:童学军, 来源:中国经济信息 年份:1997
截止1997年6月底,沪、深汽车类上市公司共计9家(未包括兼营汽车的江苏悦达和生产农用车的山东黑豹).以今年5、6月长安汽车和一汽轿车上市为标志,我国证券市场形成了独具特色、前景......
[期刊论文] 作者:童学军,, 来源:福建稻麦科技 年份:1986
国内外学者对冬春性小麦在遗传、生理上的差异,对春化和光周期的反应,生长发育规律及生育阶段的划分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本研究将来自全国各地的冬性、半冬性、春性小麦品种...
[期刊论文] 作者:J.M.Tyler,童学军,, 来源:麦类作物学报 年份:1989
麦二叉蚜[Schizaphis graminum(Ron-dani)]是一种普通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害虫。1980年前在小麦种质中只记录有两种麦二叉蚜抗源。近五年中,又鉴别出另外的三个抗源...
[期刊论文] 作者:B.M.Sharma,童学军,, 来源:土壤学进展 年份:1990
将水稻和小麦种植在不同的碱化度(ESP)水平下,(15,30,45,60,75和90)用盆栽试验测定了铁和锰的有效性。结果表明;随着ESP水平的增加,土壤中铁和锰的浓度增加,但稻麦作物对Fe和...
[期刊论文] 作者:童学军,严小龙, 来源: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2000
有关低磷红壤上大豆(Glycine max(L.)Merrill)基因型磷效率特性的研究鲜见报到。作者选用低磷红壤耕地上生长适应性不同的19个广东大豆地方种质,采用低磷红壤盆栽方法,对大豆基因型磷效率特性及其与植株......
[期刊论文] 作者:Shar.,BM,童学军, 来源:土壤学进展 年份:1990
将水稻和小麦种植在不同的碱化度(ESP)水平下,(15,30,45,60,75和90)用盆栽试验测定了铁和锰的有效性。结果表明;随着ESP水平的增加,土壤中铁和锰的浓度增加,但稻麦作物对Fe和...
[期刊论文] 作者:童学军,严小龙, 来源:土壤学报 年份:1999
在低磷红壤上,对原产广东省的大豆基因型磷效率与其来源地土壤有效磷含量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植株磷素吸收量相对值不仅可以反映大地低磷红一长适应性,而且可以反映大豆基......
[期刊论文] 作者:童学军,周天理,, 来源:福建稻麦科技 年份:1987
对于育性恢复基因的地理分布,在粳杂优上,石岭行男曾对日本地方品种进行过研究。我国的洪德林等对BT型,滇型、L型,印野型和野败型五种质源的粳稻雄性不育系的育性恢复基因也...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