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8590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81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章永乐,, 来源:东方学刊 年份:2004
作为一个刚刚纪念过建校120周年的北大人,纪念戊戌变法120周年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因为北大本身就是戊戌变法遗留至今的极少数成果之一,没有戊戌变法,就没有北大。但应该如...
[期刊论文] 作者:章永乐,, 来源:清史研究 年份:2012
1912年2月12日,清帝发布逊位诏书,确认统治权完整地从皇帝转移到民国,建立"五族共和",并委任袁世凯"全权组织临时共和政府"。本文认为,这一系列诏书确认了民国对于清朝全部疆...
[期刊论文] 作者:章永乐,, 来源:政治思想史 年份:2014
麦考米克所著的《马基雅维利式民主》既深刻又片面。麦考米克通过解释马基雅维利,对选举民主的局限性进行了反思,建构出一个有助于平民制约本国经济精英之政治控制力的制度模...
[期刊论文] 作者:章永乐,, 来源:中国图书评论 年份:2013
2012年10月,因《历史的终结及最后之人》(以下简称《终结》)而名扬国际学界的日裔美国学者福山的新著《政治秩序的起源——从前人类时代到法国大革命》(以下简称《起源》...
[期刊论文] 作者:章永乐,, 来源:法学家 年份:2012
每个现代宪政体系都需要面对行政专权这种"必要而危险"的权力,对于新建的共和国来说,安置行政专权更是对其宪政建构的重要挑战。从民初一系列宪法及宪法草案文本来看,由于国...
[期刊论文] 作者:章永乐,, 来源:环球法律评论 年份:2011
中华民国在推翻清朝统治的基础上建立,但大致完整继承了清王朝的版图与人口。这一主权连续性的建立,离不开清皇室、北洋集团以及南方革命派、立宪派之间的一场"大妥协"。"大...
[期刊论文] 作者:章永乐,, 来源:中外法学 年份:2010
治法无常,如医方然,惟在适时宜民。———康有为对于1910年代中华民国宪政实践的失败,长期以来,存在一种主导的解释范式:论者多将以孙文、宋教仁为代表的同盟会—国民党视为...
[期刊论文] 作者:章永乐,, 来源:民主与科学 年份:2018
“concert”,这个英文单词首先让人想到的含义是“音乐会”,但它还有一个更抽象的意思——“协调”.如果世界上的大国能像一个交响乐队一样,你打鼓,我吹号,他弹琴,合作协奏,...
[期刊论文] 作者:章永乐, 来源: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年份:2011
建筑给水排水工程是建筑安装工程影响建筑质量的重要因素,我国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质量控制首先应该规范《室内给水排水及热水供应设计规范》,其次从施工技术手段上和施工管理上...
[期刊论文] 作者:章永乐, 来源: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年份:2013
1912年的“大妥协”对一系列重要的原则性问题未决断或“延迟决断”,从而为1913年的“大分裂”埋下了伏笔.宋教仁遇刺是“大分裂”的标志性事件,但并不是导致内阁制政府失败...
[期刊论文] 作者:章永乐,, 来源:国外理论动态 年份:2004
一部"门罗主义"解释史,同时也是美帝国的成长史和演变史。从1823年门罗总统发表咨文以来,"门罗主义"的精神从"美洲人的美洲"逐渐转变为"美国人的美洲",进而越出西半球的空间...
[期刊论文] 作者:章永乐,, 来源: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年份:2016
总统的荣典权在民初的宪法争衡中占据了一个独特、但又经常被人忽视的位置。辛亥革命之后碎片化的政治状态,使得荣典制度成为袁世凯政府进行"精英吸纳"以推进国家重建的工具...
[期刊论文] 作者:章永乐,, 来源:上海国资 年份:2011
清帝将统治权交给民国,换得优待条件,有助于未参加革命甚至反对革命的地区和族群接受共和,也表明民国政府所行使的主权应及于清帝原来统治的所有领土在美国的中国研究领...
[期刊论文] 作者:章永乐,, 来源: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年份:2013
1912年的"大妥协"对一系列重要的原则性问题未决断或"延迟决断",从而为1913年的"大分裂"埋下了伏笔。宋教仁遇刺是"大分裂"的标志性事件,但并不是导致内阁制政府失败的决定性...
[报纸论文] 作者:章永乐,, 来源: 年份:2004
1911年10月10日,武昌城内的一声爆炸巨响,开启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反清革命。十多个省份先后宣布脱离清廷,在南京组建了临时共和政府。但新政府并没有坚持以武力消灭君主,而是很快与......
[期刊论文] 作者:章永乐,, 来源: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7
在列国并立与竞争的时代,地缘政治与国际秩序的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一个国家内部法律制度的演变。从近代以来国际秩序的演变来看,"超前立法"是弱国的立法者常见的行为。中...
[期刊论文] 作者:章永乐,, 来源:政治思想史 年份:2011
马基雅维利《君主论》中有一处疑似的理论盲点——《君主论》开启了以"新君主"为主体的新政治,但并没有讨论"新君主"如何通过继承让自己的新政治事业获得可持续性。这一困惑...
[期刊论文] 作者:章永乐,, 来源:史学月刊 年份:2018
黄兴涛《重塑中华:近代中国"中华民族"观念研究》以传统的精英思想史为骨干,借助新文化史的研究进路,将情感、思想形态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用翔实丰富的史料与扎实的理论...
[期刊论文] 作者:章永乐,, 来源:地方立法研究 年份:2019
王绍光《抽签与民主、共和:从雅典到威尼斯》一书为读者理解卢梭在《波兰政府论》中对于波兰国王产生方式的立法设计,提供了一个清晰而富含启发力的理论框架。王绍光将西方对...
[期刊论文] 作者:章永乐,, 来源:读书 年份:2017
一九二七年三月三十一日,康有为在青岛辞世。就在去世前一年的四月,他还致信北洋直系首领吴佩孚,痛诉中华民国的共和沦为"共争,共杀,共亡",敦促吴佩孚扶植溥仪复辟。一个...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