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9801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6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程艳斐, 来源:福建茶叶 年份:2020
茶宴是一种历史悠久的茶文化活动。荷花茶宴作为主题茶宴的一种,融入了悠久的历史中关于荷花与茶的物态文明与精神文明。天福茶博物院的荷花茶宴,以荷花茶的文化为载体,是当...
[期刊论文] 作者:程艳斐, 来源:农业考古 年份:2021
茶与竹子,同是中国人从古至今在日常生活中几乎须臾不可或缺的物品,也各自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形成了风格独具的文化形态。茶是特殊的,茶无限地丰富着中国人的精神世界。同样,竹...
[会议论文] 作者:程艳斐;, 来源:第三届国际茶文化年度研讨会 年份:2014
习茶之人的动人之处,除了优雅的外表,更在于举手投足处所洋溢的茶的感觉,这种感觉来自茶心.究竟怎样才是茶心?阮逸明老师在《茶味禅意》中有一段对泡茶师的记述:"在优美的泡...
[期刊论文] 作者:程艳斐, 来源:海峡茶道 年份:2014
一、尊称——石转运  乃石制的茶磨。磨在中国古代应用非常广泛,是加工各种美妙食物尤其是谷物类不可缺少的器具,使用人工或者畜力推动运转,将谷物加工成粉末或者浆状。一般的磨除了手把之外,都是石制的,取其坚固稳定,且石性寒凉,摩擦后产生的热相对较少,对食物的性质......
[期刊论文] 作者:程艳斐, 来源:海峡茶道 年份:2014
尊称:木待制。按照《茶具图赞》的图,我们比较容易知道“木待制”是一种什么茶具。它其实是木制的砧碓或杵臼,古人用于捣碎物品的工具,由两部分构成,执于手中者是杵,固定于地面或其它平台上的部分是臼。将所需捣碎的东西放于臼中,在敲打中形成一种聚合的状态,农业社会中......
[期刊论文] 作者:程艳斐, 来源:海峡茶道 年份:2014
尊称:金法曹  在唐宋时期的主流饮茶方式里,有一种茶器必不可少,那就是茶碾。在把团饼茶变成粉末状的过程中,茶碾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在《茶具图赞》中,审安老人给茶碾一个特别的职衔——金法曹。  从唐代《茶经》中记载的茶碾,到宋代诸多茶书对茶碾的描述,我们可......
[期刊论文] 作者:程艳斐, 来源:海峡茶道 年份:2014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南宋朱熹《观书有感》  在我国历史上,南宋是很令人难忘的一个时代。如果说中国的历史由各种不同风格的山水画卷组成,那么南宋一定就是那幅清丽婉约的江南烟雨图。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与文......
[期刊论文] 作者:程艳斐, 来源:茶道 年份:2020
许多外地人来到闽南,印象特别深刻的就是无论是城里,还是偏远的乡间,家家户户都会热情地遨你坐下,喝茶,原本没喝茶习惯的人,常常被眼前的喝茶过程与一杯又一杯热气腾腾的茶汤震慑。为什么要给客人一杯热茶?除了一份质朴无华的关爱与友善,还因为这是闽南人的生活本身。那......
[期刊论文] 作者:程艳斐, 来源:茶道 年份:2018
第一次听说闽南有座海拔一千多米的雪山,还喝到那儿所产的高山铁观音,是在三年前。带着几名学生,在一个宁静的夜晚,一起煮水沏泡,在茶汤里领略着雪山的气象,没有人去提起茶名,只是专注地感受,细水长流,幽微曼妙。兰香隐隐,在清冷的夜晚格外动人。舌头浸泡在美好的甘甜中,不......
[期刊论文] 作者:程艳斐, 来源:茶道 年份:2019
我的行踪之于太姥山,大概是九牛一毛。然而以茶文化的角度感受太姥山,我想自己得到了精髓。这些年来旅行的经历,基本是“吾心安处是吾乡”,不在于走过多少名山胜水、名胜古迹,只在于留在心里的风景有多清晰,哪怕,只是看到了一眼,或者,只到了那一处,从此深藏心底,便觉得万水......
[期刊论文] 作者:程艳斐, 来源:茶道 年份:2019
工夫茶,强调泡饮茶的功夫,即对泡茶与品茶的讲究,从器具、茶品到泡茶的细节,以及泡茶与品茶在人们生活中潜移默化的作用。从这个角度来看,闽南的工夫茶有着悠久的历史与厚重的底蕴。  时光倒流到1987年,当陕西扶风县法门寺地宫出土了一套鎏金银质茶具以及只见于传说......
[期刊论文] 作者:程艳斐, 来源:中国地名 年份:2020
闽南功夫茶,是具有鲜明地方风格的民间饮茶习俗,通过丰富的史料与考古出土文物,发现其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清代前期,而且有着鲜明的物质载体与精神内涵,并扎根于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中,历数百年而长盛不衰,是中国传统茶文化的一种鲜活的样本。然而在社会上受到的......
[期刊论文] 作者:严利人,程艳斐, 来源:中国茶叶 年份:2020
闽南功夫茶,历经数百年而长盛不衰,成为中国传统茶文化的一种鲜活样本。文章从茗饮历史、文字记载、出土文物、发展趋势等视角进行独创性归纳梳理,提出真正的功夫茶习俗的源...
[期刊论文] 作者:范春梅,蔡林明,程艳斐, 来源:价值工程 年份:2019
营销茶艺是以六大茶类等冲泡技艺为基础,在茶馆、茶店等茶行业中服务于茶及其相关茶产品营销过程的茶艺形式。目前研究较少。本文旨在通过调研营销茶艺的发展现状,从理论到实...
[期刊论文] 作者:杨双旭,周炎花,朱元培,程艳斐,倪帆呈, 来源:热带农业科学 年份:2020
采用不同加工工艺,将漳州野生茶鲜叶制成4个茶类,对其进行感官审评和生化成分分析,比较不同工艺野生茶的品质差异。结果表明:野生茶红茶花果蜜香浓郁,白茶清香带花蜜,乌龙茶...
[期刊论文] 作者:杨双旭,周炎花,胡波,张艳丽,程艳斐,曾燕, 来源:茶叶学报 年份:2020
为探讨漳州野生茶加工红茶的适宜工艺,以漳州野生茶鲜叶为材料,采用晒红工艺、工夫红茶工艺和新工艺(摇青工艺),将漳州野生茶鲜叶制成红茶,比较不同工艺对野生红茶品质的影响...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