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8282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4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会议论文] 作者:秦洪宾, 来源:中国微体古生物学会议 年份:1984
[期刊论文] 作者:秦洪宾, 来源: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年份:1981
踪迹化石是一种“界面化石”,可分“层表界面”和“层内界面”。它是一种“生活遗迹”,反应了动物的居、食、行、止。踪迹与动物间的几种关系构成了化石的性质。最后提出了踪...
[期刊论文] 作者:秦洪宾, 来源:成都地质学院学报 年份:1962
下石炭纪是继泥盆纪后珊瑚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并且是一个崭新的时代。很多老的珊瑚科的成员在它之前绝了跡,很多新的珊瑚科的成员在此时期中涌现出来。世界各地区发育的下...
[期刊论文] 作者:李勇,秦洪宾, 来源:西安地质学院学报 年份:1991
本文通过对采自陕南镇巴地区下寒武统水井沱组中一类形态奇特的骨板化石的详细研究,认为它是属于生物内部构造的一部分,而不是完整的生物个体。它们的功能及在生物体中的存在...
[期刊论文] 作者:李勇,秦洪宾, 来源:西安地质学院学报 年份:1993
本文详细研究了采自扬子地台北缘早寒武世早期地层中的大量海绵骨针化石。依据骨针化石的形态特征提出了海绵骨针化石的形态分类方案。总共记述了18类,28种类型。其中重点描...
[期刊论文] 作者:李勇,秦洪宾, 来源:西安地质学院学报 年份:1996
目前在遗迹化石研究中存在概念不统一,内容繁杂,分类命名与实体化石混淆不分问题,本文对遗迹化石的概念,研究内容和分类命名作了论述,并提出了一个遗迹化石形态分类的新方案。......
[期刊论文] 作者:秦洪宾,蒋飞虎, 来源:西安地质学院学报 年份:1991
本文记述了产于四川龙门山地区中、上泥盆统界线附近观雾山组和土桥子组的四射珊瑚。在大量珊瑚标本鉴定的基础上,建立了中泥盆世晚期至晚泥盆世初期的四个四射珊瑚化石组合...
[期刊论文] 作者:秦洪宾,董军社, 来源: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年份:1987
本文从形态功能分析的角度对三叶虫的运动习性及取食过程作了叙述讨论,进而分析了造成遗迹图案多姿多态的主要原因,并对有图可循的遗迹属“塔丝漫提”、“露宿非窟”、“双形...
[期刊论文] 作者:秦洪宾,黄仰州,, 来源:成都地质学院学报 年份:1960
惠水位于贵阳之南53公里处。其南之硐口为石炭系地层发育地段,该区在解放前为地质上之空白点。1959—1958年贵州地质局石油普查大队十一分队在此测制了地层柱状剖面图。由于...
[会议论文] 作者:秦洪宾,丁莲芳, 来源:中国微体古生物学会议 年份:1984
[会议论文] 作者:秦洪宾,袁效奇, 来源:中国微体古生物学会议 年份:1984
[期刊论文] 作者:丁莲芳,秦洪宾,李勇,, 来源:地层古生物论文集 年份:1990
一、前言本文研究区位于扬子地台西北缘,大巴山西段的米仓山北麓,地处汉水流域,包括宁强、汉中、西乡一带。区内交通方便,有阳安铁路横贯本区,公路自汉中可达各城镇及剖面研...
[期刊论文] 作者:李勇,秦洪宾,丁莲芳, 来源: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年份:1996
目前在遗迹化石研究中存在概念不统一,内容繁杂,分类命名与实体化石混淆不分问题。本文对遗迹化石的概念、研究内容和分类命名作了论述,并提出了一个遗迹化石形态分类的新方案。......
[期刊论文] 作者:秦洪宾,李侠,李毓,亢建中, 来源: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年份:1985
山西省洪洞县茹去地方,在沁水盆地西缘,有一套厚一千二百公尺、面积30平方公里的带状陆碎屑岩地层。长久以来由于没有发现任何生物化石,曾被推断为中三叠统或上三叠统,也有将...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