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5863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322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祁志祥,, 来源:中国政法大学学报 年份:2004
内涵美,是指"使思想得到愉快满足"的"内在美",其外在形象所以令人愉快,在于形象包含、附着、象征的意义。作为令中枢快乐的对象美,包括体现善的道德美、功利美,体现真的本体...
[期刊论文] 作者:祁志祥, 来源: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4
马克思恩格斯悲剧理论新解祁志祥这个问题并不怎么新鲜,已有不少人做过这方面的工作,为什么还要提出这个问题呢?研究发现:流行的关于马克思恩格斯悲剧、喜剧理论的解释、阐发并不......
[期刊论文] 作者:祁志祥,, 来源:长江学术 年份:2010
金圣叹是一位戏曲评点大家,他的《西厢记》评点所取得的成就,代表着中国古代戏曲批评的最高水平。这集中表现在思想和艺术两个方面。在思想上,他一反鄙薄戏曲的传统成见,将《西厢......
[期刊论文] 作者:祁志祥,, 来源:上海文化 年份:2015
在纪念五四运动百年之际,本文试图在历史的论争中重新检讨被遮蔽、被曲解、被过度批判的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价值取向,并作出清醒的反思。本文检讨与反思的问题包括:给五四民主...
[期刊论文] 作者:祁志祥,, 来源: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9
王元化是一位大学者,但更是一位有独立人格和自由精神的思想家。他以美学、文艺学研究的丰硕成果奠定了自己在学界的崇高地位,但更可贵的是他并没有止步于此,他善于反思历史,...
[期刊论文] 作者:祁志祥,, 来源:社会科学战线 年份:2017
剖析美感的心理元素,必须建立在承认形式美与内涵美区别的基础上,而不能将形式美与内涵美的美感元素一锅煮,那样必然导致方枘圆凿。美感是对五觉形式美与内涵象征美的愉快感...
[期刊论文] 作者:祁志祥,, 来源: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6
园记是中国古代文学体裁中的重要一支。中唐柳宗元以散句单行的自由文体创作了大量的亭记堂记,为园记这种散文体裁的定型和流行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他在园记中揭橥、总结了文......
[期刊论文] 作者:祁志祥,, 来源:社会科学 年份:2017
在新世纪中国形上美学的“重构”中,陈伯海建立的“生命体验美学”系统留下了重要标记。他以“后形而上学视野中的‘形上之思”’为自觉的方法论指导,以马克思的实践论和海德格......
[期刊论文] 作者:祁志祥,, 来源:广东社会科学 年份:2019
近些年有学者将“意象”说成是美的本体范畴,提出“美在意象”或“美是意象”,这可能是对“意象”美学地位的过度抬高。在中国古代诗学中,“意象”只是“意境”的初级形态,包...
[期刊论文] 作者:祁志祥,, 来源: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9
五四"文学革命"与1922年至1936年期间由中国共产党人、革命作家、左翼作家倡导的"革命文学",本同属于中国现代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一部分,二者在活动主体、大众方向...
[期刊论文] 作者:祁志祥,, 来源: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3
清代中叶,翁方纲标举"肌理"说独步诗坛。"肌理"从"言有物"一端说是"义理"、"考据",是对王士祯"神韵"说的吸收和改造;从"言有序"一端说是"文理"、"诗法",是对沈德潜"格调"说的...
[期刊论文] 作者:祁志祥,, 来源:中国政法大学学报 年份:2015
"自由"作为全人类的一种普适价值,是十八大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成元素之一。"自由"的表层涵义是独立自主、不被奴役,深层涵义是自律与宽容,人人自主、共同发展。自...
[期刊论文] 作者:祁志祥, 来源:学术月刊 年份:2002
中国古代美学以“味”为“美” ,认为不只五觉快感相通 ,而且官能快感与思想快感也相通 ,它们都可以称作“美”、称作“味”。这是符合人的审美实践的 ,并已为当今西方美学理...
[期刊论文] 作者:祁志祥,, 来源:中文自学指导 年份:2008
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是研究魏晋时期玄学笼罩之下士族人生实践和审美取向的重要纪实著作。这一时期士人追求的形貌美是蕴涵着象外风神的"风姿神貌",追求的神韵美以"简约...
[期刊论文] 作者:祁志祥,, 来源: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年份:2013
古代的"国学"是"国之学""国子学"的简称,指国立贵族子弟学校;今天的"国学"是"国故学"的简称,是一国故有的文化、学术、思想的总称。"人文"指人类的文明,尤其是人类的道德文明...
[期刊论文] 作者:祁志祥,, 来源: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3
中国古代地大物博,早以埋下南北文化不同的种子;在南北朝分而治之后,南北文化的地域特色不断趋于凸显。《北史》《隋书》论南北文章、学术的不同宗尚,明代董其昌论画分"南北...
[期刊论文] 作者:祁志祥,, 来源:学习与探索 年份:1988
现行的文艺理论教科书在论述创作主体的要求时,每每强调世界观(思想)、生活经历、艺术技巧三个因素的作用,对情感这一因素却置若罔闻。这种创作主体条件论总是面临这样...
[期刊论文] 作者:祁志祥,, 来源: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8
刘再复是新时期中国文艺美学发展的重要历史坐标。他将从1928年"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论争之后直至"文革"一直中断的"人的文学"口号重新提出,结合中国现当代历史上的惨痛教训,对文学的......
[期刊论文] 作者:祁志祥,, 来源:社会科学战线 年份:2008
中国古代文化中有一种追求"十全十美"的传统。这种审美理想和传统的形成原因固然很多,而隋唐间华严宗以"十"为美的理论和实践无疑是其中一大助力。华严宗的基本思想是色空相...
[期刊论文] 作者:祁志祥,, 来源:文艺理论研究 年份:2013
美的特征是美学研究的老问题。传统的美学原理教科书在阐释这个问题时,或是存在美的特征与美的定义脱节的现象,或是将美的愉快性与美感的愉快性混为一谈,总之存有比较随意、...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