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8611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61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石天河,, 来源:当代文坛 年份:1985
【正】 一 《崛起的诗群》留下的问题 青年诗人徐敬亚同志的《崛起的诗群》发表以后,由于文中包含了一些方向性原则性的错误观点,曾经引起多方面的强烈反应与严肃的批评。作...
[期刊论文] 作者:石天河, 来源:重庆师专学报 年份:1998
[期刊论文] 作者:石天河,, 来源:当代作家评论 年份:1986
罗飞在选定银杏树作为诗集的名字时,对它的象征意义作了概略的说明。《银杏树》那首诗,也确是作者心灵的自画像。银杏,是大地冰河期的孑遗植物,它是挺拔的乔木而花很小,...
[期刊论文] 作者:石天河,, 来源:书屋 年份:2010
一最近,由于一个偶然的触动,我重读了贾谊的《过秦论》。这一次重读,才使我进一步体会到贾谊的历史观,是一种"以仁政为本、以改革应变"的历史观,虽然他的见解有时代的局...
[期刊论文] 作者:石天河,, 来源:书屋 年份:2016
(一)王安石在宋神宗登基后的熙宁二年(1069)被神宗起用,召至汴京任右谏议大夫、参知政事(相当于副宰相)。熙宁四年至熙宁九年(1071—1076),先后两次担任执政的宰相。他为...
[期刊论文] 作者:石天河, 来源:晚霞 年份:2004
[期刊论文] 作者:石天河, 来源:中外诗歌研究 年份:2008
《张默诗选》由北京作家出版社出版,这对海峡两岸文化艺术的交流,应该说是一件值得称道的事。因为,多年来,诗在两岸人民情感联系中的桥梁作用,是很明显的。何况,张默作为台湾现代诗......
[期刊论文] 作者:石天河, 来源:重庆行政:公共论坛 年份:2000
官场上当然不可能处处都是庸人在掌权。不,这是绝对不会有的事!正相反,庸人只是少数,大多数都是英才,是经过长期培养,按"德才兼备"的原则挑选出来的。不过,话也不能说得太死,...
[期刊论文] 作者:石天河, 来源:行政人事管理 年份:1999
世界上决不可以没有官,没有官的世界一定是无政府的乱世。传说中尧舜的"无为而治"并不是没有官。现在的民主法治国家,分工越细,官就越多。未来即或真的实现了"大同世界",按照...
[期刊论文] 作者:石天河,, 来源:同舟共进 年份:2001
4月21日从电视中看到了重庆常德两地对张君案公审的现场直播。对这样一个血案累累的杀人抢劫团伙的末日审判,照说,应该使人感到"善恶昭彰"后的某些欣快。可是,这个案件留在我...
[期刊论文] 作者:石天河, 来源:重庆社会科学 年份:2005
对抗战文学研究,笔者根据自己的文学创作经历与文学研究心得,作如下建议:一、对抗战文学重新进行一次资料搜集工作;二、对抗战文学的研究,适当改变习惯性的观念,放宽研究范围;三、应......
[期刊论文] 作者:石天河, 来源:当代文坛 年份:1985
【正】 1. 听说诗人都爱用自己认为最有代表性的某一首诗,来作为诗集的名字。所以我读女诗人王尔碑的散文诗《行云集》,就先翻到《行云》这一篇。 哦,原来这“行云”是她所向...
[期刊论文] 作者:石天河, 来源:当代文坛 年份:1985
【正】 你来信要我谈谈对北岛《慧星》一诗的看法。也许你以为我对意象诗作过很多研究,这其实是误会。我近几年和缪斯非常疏远,很少读诗,对不是发表在《诗刊》、《星星》上的...
[期刊论文] 作者:石天河, 来源:同舟共进 年份:2001
人老了,无可作为,虽然明知自己人微言轻,脑笨笔拙,知识不新,风头不俏,有时还是要写点文章。"狂来歌哭人皆鄙,卖到文章自亦羞。"作文人,心里并不好受。为了掩盖自己内心的尴尬...
[期刊论文] 作者:石天河, 来源:当代文坛 年份:1990
【正】 1 这篇文章叫《撞钟杂话》,破题先得作一番解释。在这本诗集的《后记》里,作者用他过去写的《编钟》一诗里的几句话,表示了对批评的欢迎: 凡是真正的钟 都只怕埋没 而...
[期刊论文] 作者:石天河, 来源:当代文坛 年份:1991
【正】 1 清初的诗话里面有一部《谈龙录》,记载着关于诗歌艺术的一场争议。其中有一位名家说:“如果说诗是龙,诗应该是神龙,神龙出没于云雾之中,见首不见尾,或者只露出一鳞...
[期刊论文] 作者:石天河, 来源:当代文坛 年份:1989
【正】 也许文学本是一座迷宫,不入迷宫不足以言文学。但我有时也不免怀疑:迷宫在很多情况下,可能是由某种理论制造出来的。——看了《人民日报》(1989、2、14)上所载几位评...
[期刊论文] 作者:石天河, 来源:当代文坛 年份:1986
【正】 王志杰同志的第一个诗集《荒原的风》出版了,其中包括四十七首抒情诗,分为“绿橄榄”、“雕像”、“六弦琴”三辑。各辑不完全按照写作时序,却大致按照内容的不同来划...
[期刊论文] 作者:石天河, 来源:当代文坛 年份:1988
【正】 从1984年秋到1987年夏,在《诗刊》、《星星》、《绿风》、《北京文学》等报刊上陆续发表的《大地奏鸣曲》,是一组十八首以大地景物为题材的大型抒情组诗。这些诗,在艺...
[期刊论文] 作者:石天河, 来源:当代文坛 年份:1988
【正】 孙静轩在他的《抒情诗集》的《后记》里说:“我是不幸儿,从来没有哪一个诗评家对我的诗写过哪怕三五百字的评论,只有运动来时,挨批才有我的份!”——这几句话,有代表...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