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7814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85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石云孙, 来源: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2
[期刊论文] 作者:石云孙,, 来源:当代修辞学 年份:1986
这里想提出两种辞格来讨论一下,即错会和声象。错会在对话中巧妙地利用词语的意义要素,造成一种临时的误解,我们称它作错会格。例如:(1)一人远出,嘱其子曰:"如有人问你...
[期刊论文] 作者:石云孙,, 来源:安徽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9
【正】 1 治古籍重在得义。段玉裁为王念孙《广雅疏证》所作的序里说:“治经莫重于得义。”这是清代人训诂的宣言。段说“治经”,推之治一切古籍,都莫重于得义。我国古籍保存...
[期刊论文] 作者:石云孙,, 来源:安庆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3
一当代语言学的研究已与国计民生联系到一起,因而发展很快。在国外已成了一个热门,产生了许多边缘学科,其中话语语言学就是一门。话语语言学突破了传统语言学句子的研究...
[期刊论文] 作者:石云孙, 来源:皖西学院学报 年份:2003
名字包括名和字.名以正体,字以表德.魏晋南北朝人有关命名的见地已具有理论意议,且与实践相结合,反映出时代特点、宗教信仰、地域风貌.取名的渐进演变折射出这一时期社会文化...
[期刊论文] 作者:石云孙,, 来源:黄山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2001
徽州经学人才众多,著作丰富,被公认为乾嘉时期全国之首.其影响遍及思想、学术、学风各方面.继承这一份宝贵遗产,有其现实意义....
[期刊论文] 作者:石云孙,, 来源: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6
毛公、郑玄、朱子先后为《诗经》作传作笺作集传,训诂与时偕进,训诂渐明,经义则愈明,并有益于当代,泽及后世.本文略说三家训诂异同,注释的对象依旧,而训诂体例有变,稍可考见...
[期刊论文] 作者:石云孙,, 来源: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7
自有人类即有话语,因无文字记录,故初民话语已茫无可考,至《左传》出,开史籍记言之先。是书工于记言,春秋人话语跃然于纸上。《春秋》记事不及言,《左传》述事又记言。“辞宗...
[期刊论文] 作者:石云孙, 来源:安庆师院社会科学学报 年份:1994
重新认识会意字石云孙重新认识会意字,是汉字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当前学术界有一个争议,即汉字究竟是形声字多还是会意字多。这涉及到对汉字的总体认识,值得研究。传究小学有......
[期刊论文] 作者:石云孙, 来源:安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7
我在写过《孔颖达修辞理论探》之后,觉得还缺一卷书,那就是郑玄的修辞理论应有专篇探索。郑玄和孔颖达是两位著名的语文学家,是汉唐注疏家的杰出代表,并且是这两个训诂黄金时...
[期刊论文] 作者:石云孙, 来源:安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8
清代王念孙作《释大》,窃师其意,不揣浅陋,作《释小》。凭借古注,系以形联、贯以声音,凡含小义的字或词,尽可能汇而释之,并适当举例证明。这项考察的用意,一是字词义的系统,...
[期刊论文] 作者:石云孙, 来源:安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2
我国传统语言学中,训诂学首先崛起,通释语义和随文释义的著作异常丰富,留下的故训资料极为珍贵。这些故训从一个侧面记录和保存了古代文献语言的情况。研究这些故训,可以发掘...
[期刊论文] 作者:石云孙, 来源:安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5
今年是段玉裁(1735——1815)诞生二百五十周年,为了纪念这位汉学大师,中国训诂学会将在金坛召开纪念会,并举行段学学术讨论会。纪念这位大师,我们感到有一种亲切感,段学和皖...
[期刊论文] 作者:石云孙, 来源: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1
汉字女部字以“女”示义 ,八百多女旁字对妇女地位的高下、血亲的系属、品貌的美恶、男性的歧视、女性的觉醒 ,以及字形本身的行废增损 ,都作了录存 ,是女性世界隐微曲折多姿...
[期刊论文] 作者:石云孙,, 来源:安徽大学学报 年份:1985
词义是现实现象的反映。汉语的词是用汉字记录的,书面的形式是一个一个的方块汉字。在古代汉语里,字和词的关系一般是统一的,所以研究古汉语即以字为研究对象。许慎的《...
[期刊论文] 作者:石云孙, 来源: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0
俗字是世俗所行之字。古字少 ,后世大众出于记录、表达需要造了大量的俗字 ,是中华汉字的新生代。历代相承 ,蔚为大观。因字书收录 ,保存了汉字资源。俗字不俗 ,通俗而不浅陋...
[期刊论文] 作者:石云孙,, 来源: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9
从中华汉字禾部字区分.细致地追录了我国禾谷种殖、生长、成熟、收获到归藏的纷呈状况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深远影响,展示了我国农耕社会的风貌。结合考古资料和文献记载,可以循此追......
[期刊论文] 作者:石云孙, 来源: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5
记灾不言故,明天象示吉凶,传阴阳五行,谶纬妄附.至汉儒言天象灾异,合易数、阴阳、五行以占应,宣言"灾变终不虚生",假经说义,比事附会,以天人相应为旨归,...
[期刊论文] 作者:石云孙, 来源: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9
对词语的理解和误解是语用学要研究的课题,它跟修辞相关,又与训诂密切。是语文的实用现象,又具有理论上的价值,对词语的理解有正确和错谬之别,对词语的误解有积极和消极之分...
[期刊论文] 作者:石云孙, 来源: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0
《春秋》书名字官爵自有其法:或书名称字、或称人书名、或名字连书、或称官爵、或标氏族、或名谥号;总其条例,名重于字,字贵于名,或见礼法、或明尊卑、或见书者之态度、或明史......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