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6073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41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石二为,, 来源:中国辐射卫生 年份:2007
[期刊论文] 作者:李涤,石二为, 来源:中国辐射卫生 年份:1998
[期刊论文] 作者:李宝廷,石二为, 来源:中国辐射卫生 年份:2000
[期刊论文] 作者:石二为,李宝廷, 来源:工业卫生与职业病 年份:2000
[期刊论文] 作者:石二为,韩寿岭, 来源:中国辐射卫生 年份:2000
[期刊论文] 作者:石二为,崔勇,张煊, 来源:工业卫生与职业病 年份:2001
简要介绍了对X射线CT机的质量控制与防护的评价。在所检测的13台X射线CT机中,性能指标合格的有10台,合格率为76.9%,在不合格的3台CT机中有2台为二手CT机,建议加强对二手CT机的质...
[期刊论文] 作者:马俊杰,李涤,石二为, 来源: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年份:1998
[期刊论文] 作者:李宝廷, 石二为, 李顺福,, 来源:中国辐射卫生 年份:2004
目的 通过对热释光剂量计和热释光磷光体性能及使用方法的介绍 ,使其能够在放射防护中得到科学正确的使用。方法 对热释光剂量计和热释光磷光体的能量响应、线性范围等十几...
[期刊论文] 作者:刘宝辰,石二为,崔勇, 来源:工业卫生与职业病 年份:2001
床头医用X射线机,是为行动不便的患者做X射线检查的诊断设备,特点是移动灵活,使用方便.但是此类机器普遍存在防护较差的状况,周围环境也无很好的屏蔽设施,增加了受检者及公众...
[期刊论文] 作者:李宝廷,李顺福,石二为, 来源:工业卫生与职业病 年份:2004
为了在放射防护测量中减少不必要的误差 ,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减少或避免增大误差是十分必要的。我们采用了解测量实践中的不确定因素 ,正确地选用测量仪器和使用处理方法及计算过程 ,提高了对质量保证的认识。结果显示 ,加深放射防护测量中易导致误......
[期刊论文] 作者:刘宝辰,崔勇,石二为, 来源:工业卫生与职业病 年份:2002
介入治疗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现代医学技术,是在X射线透视下进行插管或穿刺的技术,已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应用.这项技术不同于传统的X射线隔室操作诊断技术,介入治疗的工作人...
[期刊论文] 作者:李宝廷,石二为,李顺福, 来源:工业卫生与职业病 年份:2005
1945~1999年,全世界共发生人受超剂量照射的辐射事故136起,我们对这136起事故的类型及其分布进行了归纳和分析,并对事故的产生和原因作了讨论,提出了预防辐射事故发生的管理办...
[期刊论文] 作者:崔勇,刘宝辰,石二为, 来源:中国辐射卫生 年份:2001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开始普遍关心起自己的身体健康.钙营养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以前只在医疗部门使用的骨密度仪,而现在许多钙保健品经销商为推销产品,也开始使用骨...
[期刊论文] 作者:石二为,崔勇,刘宝辰, 来源:工业卫生与职业病 年份:2001
对某油田测井公司辐射源库内及周围环境的辐射水平进行了监测与评价,源库内的控制室和源库外的周围环境的辐射水平比较低,操作人员的年人均剂量估计低于3.3 mSv....
[期刊论文] 作者:石二为,李涤,刘宝辰, 来源:职业与健康 年份:2002
目的主要介绍了核医学科的各个工作场所辐射水平.方法对工作场所的γ射线、α射线和β射线的辐射水平进行了检测.结果各个不同场所的γ射线辐射水平的变化很大,从5.5×10...
[期刊论文] 作者:石二为,刘宝辰,王宁, 来源:中国辐射卫生 年份:2003
2000年12月13日,辽宁省某大型国营企业工业加速器探伤机在操作过程中发生了意外照射事件,事件的起因主要是由于人为因素所导致,虽然受照人员没有受到严重大剂量照射,但本次事...
[期刊论文] 作者:李涤,石二为,周世贤, 来源:中国辐射卫生 年份:1998
自20世纪80年代,全球大气层核试验基本停止后,大气中的人工放射性核素浓度在逐年降低。但是,世界各国日益增加的核动力设施偶然发生的核事故也会对环境造成不同程度的放射污染,前......
[期刊论文] 作者:崔勇,张宏威,石二为, 来源: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年份:2000
[期刊论文] 作者:崔勇,石二为,刘宝辰, 来源:工业卫生与职业病 年份:2000
原子能技术的和平利用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财富,但有时也会发生核辐射事故。γ辐照装置的安全防护问题应引起重视。本文就我省γ辐照装置的安全防护监测结果报告如下。1 基本...
[会议论文] 作者:李宝廷,李顺福,石二为, 来源:2004全国医用辐射防护与安全学术研讨会 年份:2004
ICRP60号报告中仍把照射分为三种类型:职业照射、医学照射和公众照射.医学照射指的是:接受诊断或治疗的个人接受的照射.并认为全身照射后,致死癌症危险度,对所有年龄组的人群为0.05.Sv,对18到65岁年龄组的人群为0.04.Sv,致死癌症、非致死癌症和遗传效应结合考虑......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