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9153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17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皮朝纲,, 来源:中华文化论坛 年份:2004
作为一门学科建设的基础性工作,就是必须扎实地开展该学科的文献发掘、整理与研究。如就禅宗美学这门十分年轻的学科的研究现状而言,当前面临的困境之一,就是禅宗美学文献的...
[期刊论文] 作者:皮朝纲,, 来源: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8
中国禅宗在有明一代发生了重要转向,它沿着宋元以来所出现的禅净合流的基本趋势向前发展,而且越演越烈。这一时期的禅宗美学思想的走向也相应地表现出种种特点。本文从“净心净......
[期刊论文] 作者:皮朝纲, 来源:山东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0
本文对中国古代美学的理论基础、人生美论与艺术美论的基本内容 ,进行了分析和阐释 ,从而揭示了中国古代美学的人生意蕴 ,论证了它是一种具有独特品格和思想体系的人生美学 ,...
[期刊论文] 作者:皮朝纲,, 来源:四川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0
刘勰写《文心雕龙》,是根据儒家传统的文学观来阐明他的许多理论的。但是魏晋以来的“文学自觉”,往往与老庄思想的流行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作为形成系统的文学理论的...
[期刊论文] 作者:皮朝纲,, 来源: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年份:2008
在中国近代美学思想史上,太虚是第一个、也是唯一的一个直接就佛教美学问题发表意见的高僧,他在实际上做了中国佛教美学学科建设的开创性工作。之后,在很长一段时期内,却无人...
[期刊论文] 作者:皮朝纲,, 来源:美与时代(下) 年份:2012
一1934年农历九月初五,我出生在四川省南川县隆化镇鼓楼坝一个中医师家庭。自幼体质单薄,父母望其平安成长,取乳名为"延吉"。祖父[1]、父亲[2]都是中医生,开了一个小中药...
[期刊论文] 作者:皮朝纲,, 来源:四川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79
《文心雕龙·隐秀》篇是刘勰关于创作论的一个重要篇章,它不仅从字句的修改、锤炼和润色问题提出了一些重要的创作原则,而且从美学理论的高度,提出了一些重要的美学原则...
[期刊论文] 作者:皮朝纲, 来源: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1
“味”是一个具有我国民族特色的审美范畴,孕育、产生和形成它的深厚土壤是中国古代饮食文化,它鲜明地体现出中国古代美学的基本特性,表现出中国古代人的审美意识。 一...
[期刊论文] 作者:皮朝纲,, 来源:南充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1
在我国唐代晚期的美学思想中,能够自成一家之说,形成较有系统的理论,而且对后来的文学创作和美学思想发生过很大影响的,是司空图的韵味说及其审美理论。“醇美”与“全...
[期刊论文] 作者:皮朝纲,, 来源: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9
【正】 在中国佛教史上,禅宗乃是一个别具风格的佛教宗派。它的创始人是慧能(公元683—712)。在慧能以前,只有禅学,并无禅宗,慧能以后,才有禅宗。而禅宗与禅学在性质上是有区...
[期刊论文] 作者:皮朝纲,, 来源: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建设中国美学学科,离不开博大精深、兼容并蓄的中国传统文化。传统文化中独具魅力的美学思想体系以文献的方式存在着,要将这一体系转化为中国美学学科建设体系存在着学科性、逻......
[期刊论文] 作者:皮朝纲, 来源: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1
论文从禅宗美学的理论基础、逻辑起点、价值取向、境界追求等几个方面 ,剖析了禅宗美学在本质上是一种追求生命自由的生命美学的主要根据 ,揭示了禅宗美学所包孕的人生意蕴 ,...
[期刊论文] 作者:皮朝纲,, 来源: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5
中国美学文献学学科建设,除了有关该学科的基本原理的研究外,就是要从中国美学文献的新发掘、新阐释的具体实践中,为学科体系的构建总结经验、探索规律、充实内涵、提升理论...
[期刊论文] 作者:皮朝纲,, 来源: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2
【正】 中国古代词话是中国古代文论和古代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四川古代词话在中国古代词话中则占有重要地位。本文试图从中国词话史的角度,对四川古代词话进行了一次初步...
[期刊论文] 作者:皮朝纲,, 来源: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9
禅宗在其初创时,就在终极信仰中先验设定本体(“禅”)作为安身立命的源点,它使“禅”的内涵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成为一个代表“本性”(自性)和宇宙人生的本体属性的概念。禅宗哲学与......
[期刊论文] 作者:皮朝纲,, 来源: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年份:2018
中国美学文献学不仅具有学科建设意义,还有十分重要的方法论价值。作为一个开放的学科,其方法论需要在不断的实践中加以丰富发展。从长期的禅宗美学文献的发掘实践,看开辟中...
[期刊论文] 作者:皮朝纲, 来源: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4
中国佛教各宗要建立自己的理论系统,只能在一种本体论上建构完成,它们都是以心性作为本体范畴,而以心本原说为本体论的最高形态.而之荡相遣执之妙用与之体法空,...
[期刊论文] 作者:皮朝纲,, 来源:青海民族学院学报 年份:1990
在中国美学思想史的研究中,对近代美学思想的研究是一个相当薄弱的环节。近年来,随着近代文学研究冷落局面的改观,在近代美学思想的研究方面,也出现了新的势头。中国近...
[期刊论文] 作者:皮朝纲,, 来源: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08
观,作为佛教美学的重要范畴,无论是从观照对象还是从观照本心两个层面来看,都是一种佛教智慧的观照作用(一种意蕴深厚的审美观照),乃是一种冥想,亦即一种直观,一种直觉思维方...
[期刊论文] 作者:皮朝纲,, 来源: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0
元代禅宗普遍倡导实参实悟 ,视实参重于顿悟 ,将顿悟禅法导向平实修习 ,这一倾向表明元代禅宗的禅学及其美学思想出现了向早期禅宗的回归。其倡导实参实悟的根本目的是要了脱...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