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9658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3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学位论文] 作者:白怡婧, 来源:贵州大学 年份:2020
贵州省是生态脆弱的典型喀斯特山区农业省份。保护性耕作是防控农田土壤侵蚀、保护农田生态环境的主要耕作措施。本文依托国家黄壤肥力与肥效长期定位试验,选取玉米单作(maize monoculture system,MM)、小麦|绿肥-玉米轮作(wheat(intercropping green manure)-maize ......
[期刊论文] 作者:刘彦伶, 李渝, 张萌, 白怡婧, 黄兴成, 张雅蓉, 张文, 来源:中国土壤与肥料 年份:2019
明确贵州喀斯特地区不同石漠化等级土壤养分状况,为石漠化防治和生态系统恢复提供参考。收集公开发表的涉及贵州不同石漠化等级土壤养分的研究论文,对有关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
[期刊论文] 作者:刘彦伶, 李渝, 白怡婧, 黄兴成, 张雅蓉, 张萌, 张文, 来源: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年份:2019
【目的】磷是制约黄壤生产力的重要限制因子,提高作物的磷效率是农业科学研究的热点之一。探讨不同施肥模式对水稻干物质和磷素积累与转运的影响,为黄壤稻田合理施用磷肥提供...
[期刊论文] 作者:叶鑫健,白怡婧,夏思齐,朱宇驰,汪淑华, 来源:浙江临床医学 年份:2021
口腔种植术是近年来新兴发展的一种用于修复牙列缺损、缺失的治疗技术。骨结合(ossfinintegration)即种植体表面与周围发育良好的骨组织在结构和功能上的紧密结合,是口腔种植的重要基础理论[1]。随着种植技术的发展,现代口腔种植日渐高效化、广泛化。一方面,种......
[期刊论文] 作者:黄兴成, 李渝, 白怡婧, 张雅蓉, 刘彦伶, 张文安, 蒋, 来源: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年份:2018
评价长期不同施肥下黄壤综合肥力的演变特征及其与作物产量的响应关系,寻求黄壤综合肥力提升和作物高产、稳产和可持续生产的科学施肥模式,为黄壤耕地保育和地力提升提供依据。......
[期刊论文] 作者:李渝, 刘彦伶, 白怡婧, 张雅蓉, 黄兴成, 张文安, 蒋, 来源:应用生态学报 年份:2004
本研究以进行了22年的黄壤稻田长期定位试验为依托,分析了不同施肥模式下土壤碳(C)、磷(P)与微生物生物量C(MBC)、P(MBP)的变化及其耦合特征,旨在探讨黄壤地区合理培肥模式以...
[期刊论文] 作者:刘彦伶, 李渝, 张萌, 白怡婧, 黄兴成, 张雅蓉, 张文安,, 来源:中国土壤与肥料 年份:2019
[期刊论文] 作者:刘彦伶, 李渝, 白怡婧, 黄兴成, 张雅蓉, 张萌, 张文安,, 来源: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年份:2019
[期刊论文] 作者:白怡婧,李渝,黄兴成,刘彦伶,张雅蓉,蒋太明,秦松, 来源:水土保持通报 年份:2019
[目的]分析保护性耕作对黄壤坡耕地水土流失及作物产量的影响,为贵州省坡耕地水土流失治理及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西南地区典型黄壤坡耕地设置不施肥+顺坡平...
[期刊论文] 作者:白怡婧,刘彦伶,李渝,黄兴成,张雅蓉,蒋太明,秦松,, 来源:中国水土保持科学(中英文) 年份:2021
为探究不同施肥和耕作对坡耕地黄壤团聚体组成及有机碳的影响,本文以贵州省农业面源污染长期定位监测为试验平台,对比研究不施肥+顺坡平作(T1)、常规施肥+顺坡平作(T2)、优化施肥+顺坡平作(T3)、优化施肥+横坡垄作(T4)、优化施肥+横坡垄作+秸秆覆盖(T5)和优化施......
[期刊论文] 作者:白怡婧,刘彦伶,李渝,黄兴成,张雅蓉,蒋太明,秦松,, 来源:土壤 年份:2021
依托23年的黄壤长期定位田间试验,对比研究玉米单作(MM)、小麦|绿肥–玉米轮作(WMR)和油菜–玉米轮作(RMR)对土壤团聚体组成及有机碳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处理机械稳定性团聚体和水稳性团聚体均以大团聚体(>0.25 mm的团聚体)为优势团聚体,占比高达93.04%和74.59%......
[期刊论文] 作者:刘彦伶,李渝,白怡婧,黄兴成,张雅蓉,张萌,张文安,蒋太明, 来源:中国土壤与肥料 年份:2021
水稻是中国南方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其籽粒锌营养强化是近年研究的热点,水稻磷与锌的吸收利用存在互作效应。研究长期不同施磷模式对水稻锌的吸收、积累与转运的影响,为通过合理施肥提高水稻的锌营养提供理论依据。依托22年的黄壤(水田)长期定位试验,选取其中7......
[期刊论文] 作者:张艳,刘彦伶,李渝,蒋太明,白怡婧,张萌,张雅蓉,黄兴成,张文安, 来源:土壤通报 年份:2021
分析石漠化地区三种常见的土地利用方式(撂荒地,AL;玉米地,CF;果树地,FD)对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及有机碳分布的影响,为喀斯特石漠化地区地力提升提供理论依据.采集同一区域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样品,采用干筛法和湿筛法进行团聚体分级,对比分析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