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9201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72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学位论文] 作者:王铁固, 来源: 年份:2004
针对玉米种质资源狭窄的客观现实,我国的许多玉米育种工作者从收集地方种质,引进外来种质入手,为拓宽玉米种质资源作了大量工作。玉米种质日趋复杂,对现有种质资源进行杂种优势群的划分,构建杂种优势模式的基本框架,将对进一步提高杂种优势利用水平,对当前和今后的玉米......
[期刊论文] 作者:刘毓侠,王铁固,, 来源:玉米科学 年份:2012
针对种子活力的测定、生理生化基础以及种子活力的遗传特性等方面研究进行综述。种子活力测定方法较多,高温高湿老化处理发芽法与田间实际出苗率的相关系数达0.964,可以用来...
[期刊论文] 作者:王泽河,王铁固, 来源:河南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2020
以烟农19与豫66的F4代为实验材料,研究小麦的产量、品质性状及其典型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产量及农艺性状变异系数:穗粒重>小穗数>退化小穗数>穗数>穗长>株高.营养与加工性状变...
[期刊论文] 作者:赵新亮, 王铁固,, 来源:河南科技学院学报 年份:2012
在农学本科专业之下再设若干专业方向是各高校较为常见的一种做法。文章分析了我国高校在农学本科专业下设置专业方向的四种类型,探讨了农学专业下设置专业方向的利与弊,并对...
[期刊论文] 作者:王铁固,李成奇,, 来源:河南科技学院学报 年份:2010
《作物育种学》是一门技术性、理论性、实践性均很强的综合应用学科。根据本课程教学特点和现代农业对农作物育种的要求,从学科性质、任务、课堂教学、实践环节和现场实验等方......
[期刊论文] 作者:王铁固,赵新亮,, 来源:畜牧与饲料科学 年份:2012
阐述了优质蛋白玉米的概况,对其选育过程与方法进行了分析与介绍,并详细说明了优质蛋白玉米在饲料工业中的应用。...
[期刊论文] 作者:许衍华,王铁固, 来源:中国投资与建设 年份:1998
四个﹃八五﹄建设项目给我们的启示许衍华王铁固据有关人士对黑龙江省“八五”期间4个地方大中型项目进行的调查,发现既有成功的经验又有失败的教训。总结经验和教训,对搞好“九五”......
[期刊论文] 作者:佘宁安,王铁固,陈士林,, 来源:玉米科学 年份:2010
以12个玉米自交系为试验材料,按不完全双列杂交试验设计组配35个杂交组合,对种子出苗势、出苗率、出苗指数、活力指数等种子活力指标进行配合力及遗传参数分析。结果表明:同...
[期刊论文] 作者:王春虎,王铁固,陈士林,, 来源:中国种业 年份:2011
在中上等土壤肥力下,对百玉1号子粒灌浆及干物质积累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百玉1号子粒灌浆特性特点和规律是前期表现较慢,中后期增长较快。灌浆后期千粒重日增量平均...
[期刊论文] 作者:张怀胜,陈士林,王铁固,, 来源:河南农业科学 年份:2013
为了对玉米行粒数进行遗传改良,以PH6WC/7873(组合I)和MX002/MS001(组合lI)的6个世代(P1、P2、F1、B1、B2、F2)为材料,利用植物数量性状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研究了玉米行粒数的主......
[期刊论文] 作者:王春虎,陈士林,王铁固,, 来源:种子 年份:2010
在中上等土壤肥力下,对百玉2号玉米的干物质积累、分配与转移规律进行了初步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百玉2号植株干物质积累与生育特点是前期增长缓慢,中后期增长较快。前期干物质主......
[期刊论文] 作者:王铁固,黄群策,冯伟森,, 来源:Plasm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年份:2007
Two types of markers-random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 (RAPD) and simplesequence repeat DNA (SSR)-have been used to characterize the genetic diversity among...
[期刊论文] 作者:赵新亮,王铁固,刘明久,, 来源:河南科技学院学报 年份:2014
对我国种业发展现状和种子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建设现状的调研发现,在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建设中存在就业质量不高、学科建设支撑不足、专业特色不鲜明等问题。应通过调整学科研......
[期刊论文] 作者:李静,陈士林,张怀胜,王铁固,, 来源:河南农业科学 年份:2015
利用植物数量性状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以玉米杂交组合济533/PH6WC(组合Ⅰ)、济533/H5818(组合Ⅱ)和2394/PH6WC(组合Ⅲ)的6个世代(P1、P2、F1、B1、B2、F2)为材料,研究了玉米穗......
[期刊论文] 作者:王铁固,王泽河,张从宇,, 来源:河南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2016
利用(60)Co-γ射线对郑麦9023干种子进行辐射,并对M_3代的产量性状、营养性状、农艺性状、加工性状进行典型相关分析和变异分析.结果表明:从变异系数看,行质量〉退化小穗数〉直...
[期刊论文] 作者:李秀青,王铁固,曹前辉,, 来源:河南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2008
试验表明,使用扑力猛悬浮种衣剂对小麦种子包衣后,可显著降低病株率,增加产量(增产率为10.05%),有效防治小麦全蚀病和纹枯病(防效分别为:全蚀病56.75%、纹枯病55.27%),对根腐病也......
[期刊论文] 作者:王泽河,王铁固,张从宇, 来源:河南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2016
对冀麦5418诱变3代的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进行简单相关分析、变异分析、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在农艺性状中,变异系数为退化小穗数〉穗长〉株高〉小穗数;在加工性状中,变异系数...
[期刊论文] 作者:王铁固,马娟,张怀胜,陈士林,, 来源:江苏农业学报 年份:2012
以玉米杂交组合PH4CV×昌7-2(组合I)和PH6WC×7873(组合Ⅱ)的6个群体P1、P2、F1、B1、B2、F2为材料,研究了春播和夏播条件下玉米茎粗的主基因+多基因遗传规律。结果显示,...
[期刊论文] 作者:马娟,王铁固,张怀胜,陈士林,, 来源:河南农业科学 年份:2012
为探讨玉米叶夹角、叶向值的遗传规律,以7873/PH6WC的六世代P1、P2、F1、B1、B2、F2为材料,在春播和夏播环境下,田间分穗上、穗下调查叶夹角和叶向值,对其主基因+多基因遗传模...
[期刊论文] 作者:张怀胜,陈士林,王铁固,马娟,, 来源:广东农业科学 年份:2012
以PH6WC/7873(组合I)和MX002/MS001(组合Ⅱ)的6个世代P1、P2、F1、B1、B2、F2为材料,利用植物数量性状主基因+多基因}昆合遗传模型,研究玉米穗长和穗粗的主基因+多基因遗传规律。结果表......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