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9080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31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王松盛,, 来源:小学教学研究 年份:2004
写景文章所写的景物,都有它区别其他景物的特征。这个区别,有两层意思:一是区别于别一类景物,二是区别于同一类景物。在目前的阅读教学中,前一区别大都注意到了,而对后...
[期刊论文] 作者:王松盛,, 来源:师范教育 年份:1985
统编的中师《文选和写作》教材,是以体裁为序来安排单元的,每一单元都提出数个知识点分配到各篇课文中去。这不仅对我们提出了进行单元教学的要求,而且为我们进行单元教学提...
[期刊论文] 作者:王松盛,, 来源:小学教学研究 年份:1993
文必有体,体各有格,辨体明格,是搞好阅读教学的基本条件之一。如果对小学语文课本中一篇篇课文都能辨明体裁,就格而教,必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我写过一篇题为《认清课文体...
[期刊论文] 作者:王松盛,, 来源:语文学习 年份:1984
魏征的《谏太宗十思疏》,作为典范的古文,它有什么特色呢?它的精粹之处何在呢?如果说,《小石潭记》以隽妙的文采见长,《师说》以缜密的文理取胜,《滕王阁序》以浩淼的文...
[期刊论文] 作者:王松盛, 来源:小学教学研究 年份:1990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提问后学生必有所回答,面对学生的回答教师又必有所回响。教师的这个回响所使用的语言,我们称之为辨答语言。在语文教学中,没有一堂课不使用少则几个多则十...
[期刊论文] 作者:王松盛,, 来源:小学教学研究 年份:1993
凡文必有题。我们读文章,总是先看题目后读文章的。所以在阅读教学中,课文分析的第一步就是讲解题目。为了使学生读好课文,并同时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由讲解题目进而改为...
[期刊论文] 作者:王松盛, 来源:小学教学研究 年份:1989
板书,是一种很重要的教学手段。正因为这样,很多小学语文教师不但重视板书的实践,而且还很重视实践的经验总结,并上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从我的有限...
[期刊论文] 作者:王松盛,, 来源:小学教学研究 年份:1991
问答式,作为实施启发式教学原则的一个有效的教学手段,被广泛地运用在课堂阅读教学之中。正因为如此,对课堂提问的研究,也就成了一个热门课题。在精心设计提问、好韵提问的标...
[期刊论文] 作者:王松盛,, 来源:小学教学研究 年份:1993
谈起思维,不能不涉及与其相关的几个主要概念:思考、思路、思绪、思想。这几个概念,我们经常用,问题是在于:我们把它们仅仅作为概念来使用,而没有把它们看成是认识活动的存在...
[期刊论文] 作者:王松盛,, 来源:小学教学研究 年份:1999
因工作关系,我每学期都要听近百节课。总的来看,主导成强势,主体成弱势。具体说来,1.活动量。一节课40分钟,教师活动占用的时间一般都超过一半,那么学生活动所占用的时间必少...
[期刊论文] 作者:王松盛,, 来源:小学教学研究 年份:1998
所谓互文,是互文见义的意思,辞格的一种。它的基本特点,是在连贯性的话语中,把本应放在一起使用的两个词语,分开来用,上下各出现一个,参互成文,合而见义,收到文字虽省了而意...
[期刊论文] 作者:王松盛,, 来源:小学教学研究 年份:1993
我在听课中经常看到这种情况:教师的提问话语一落音,学生就立即纷纷举手,甚至有的还争嘴抢舌;教师呢,也就马上指名回答,甚至指了一个又指一个。正因为这样,答非所问,问东答西...
[期刊论文] 作者:王松盛,, 来源:语文教学通讯 年份:1982
有位语文教师上《祝福》,上得不同一般。三课时。第一课时,预习。要求:按两次到鲁家、一次在镇上、分为三个时期,把祥林嫂的一生概述出来。第二课时,要求学生把作者对祥林嫂...
[期刊论文] 作者:王松盛,, 来源:人民教育 年份:1989
对于语文教学,至少对于作文批改,用得上一句古代农谚:不问收获,但问耕耘。我当了35年教师,教了35年语文。教语文的第三年,我遇上了这样一篇作文,因明显的字草而出现了许多笔...
[期刊论文] 作者:王松盛,, 来源:语文教学通讯 年份:1982
要把初中语文教学同小学语文教学的衔接处理得好,一要明确衔接的内容,二要精通衔接的方法。“衔”什么,怎样“接”,都是属于语文教学科学化的范畴。按照教学科学化的要求,我...
[期刊论文] 作者:王松盛,, 来源:小学教学研究 年份:2004
(一)一个不容忽视的偏向一个偶然的机缘,我翻阅了关于《跳水》教学的文章。仅近一年各地教育刊物发表的就有八篇,可是,却没有一篇谈到它的主题及其教学的。近几年来,我听小...
[期刊论文] 作者:王松盛,, 来源:小学教学研究 年份:2004
不管什么文章,总是反映了一定的社会生活;没有无内容的文章。但是,任何内容都要通过一定的形式表现出来,不存在无形式的文章。所以,文章是按形式来分类的,表示文章分类的标...
[期刊论文] 作者:王松盛,, 来源:小学教学研究 年份:2004
小引:一堂好的分析课应当是……最近有机会比较集中地听了一些小学语文教学的课,觉得有些分析课上得很好,有些分析课上得一般。什么是分析课?分析课就是诱导学生理解课文的...
[期刊论文] 作者:王松盛,, 来源:小学教学研究 年份:2004
提问,是语文教学最常用的一种教学手段。提问也是教学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提问虽然问是问在教师嘴上,可是却问到学生心里,问的是学生心头之疑。提问不过是学生的疑借教...
[期刊论文] 作者:王松盛,, 来源:小学教学研究 年份:2004
在实践上,不可能有一堂语文课是完美无缺的,但在理论上,却有可能而且有必要阐明:一堂语文课上得怎样就是尽善尽美的。说有可能,特级教师们的丰富实践和成功经验,为我们研讨...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