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8392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73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王家祐, 来源:四川文物 年份:1988
祖国文化同一性的形成,应当追溯到原始社会。早在传说时代,人们的迁徙与文化交流,克服了自然的险阻,形成了江河山海地区性的融合。在古遗址的发掘中,不仅可以看到文化层...
[期刊论文] 作者:王家祐,, 来源:文物 年份:1961
1959年冬季,在兴建成汶铁路的工程中,新繁县民工大队在彭县东约四十华里的竹瓦街(场名),发现了一个大陶缸,里面盛放二十一件铜器,包括八件容器和十三件兵器。当时由民工...
[期刊论文] 作者:王家祐, 来源:敦煌研究 年份:1989
上篇安岳石窟造像源流初探一、造像时间《通志略》:“梁普通二年(521年),招提寺刹下铭”,在安岳县。《蜀中名胜记》卷三十安岳县有:“梁普通(年)中,义州刺史临汝侯赐群...
[期刊论文] 作者:王家祐,, 来源:宗教学研究 年份:2001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与实地考察相结合,对柳本尊与密教的关系,以及安岳石刻与大足石刻《十炼图》的内容与人物作了比较研究,颇具学术价值。...
[期刊论文] 作者:王家祐, 来源:四川文物 年份:1998
[期刊论文] 作者:王家祐, 来源:四川文物 年份:1999
[期刊论文] 作者:王家祐, 来源:四川文物 年份:1989
【正】 一、龙的传人 “东方巨龙”正在振翼奋飞!“龙的传人”正从昆仑山、蓬莱岛以及沧茫的海外仙山发出朝曦文化的共鸣。在汉文典故里,“龙”是神奇广泛的能量象征;“龙”这......
[期刊论文] 作者:王家祐,, 来源:中国道教 年份:2004
[期刊论文] 作者:王家祐,, 来源:文史杂志 年份:2006
[期刊论文] 作者:王家祐,, 来源:文物参考资料 年份:1956
在配合宝成铁路修筑工程,进行沿线文物古迹保护工作时,曾顺便调查了四川广元千佛岩及皇泽寺等处古代石刻造像。本文就是根据陈久恒、张彦煌、王家祐等同志的皇泽寺调查...
[期刊论文] 作者:王家祐, 来源:敦煌研究 年份:1987
一道教及其在四川的活动综述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是活跃在中国自然区域与悠久历史中的许多族团文化的宗教产物.它具有浓郁的华夏传统及其风俗习惯,是旧中国文化的...
[期刊论文] 作者:王家祐,, 来源:中国道教 年份:1987
一、四川道教与石刻艺术广汉县三星堆祭祀坑中的巨大铜铸神像(高约2.8米),确证早在蜀王杜“宇时”(相当于商末周初),蜀地已形成高度的神灵信仰。巴蜀人祭祀“三皇”,“...
[期刊论文] 作者:王家祐,, 来源:考古 年份:1959
四川宋墓可分为石室墓与砖室墓两大类。在近山地区的广元、昭化、绵阳、大足、泸州、宜宾、金堂、彭山等县皆有石室墓发现。墓室及龛皆用石料建成,常是双墓并列。建筑特...
[期刊论文] 作者:王家祐, 来源:四川文物 年份:2005
本文对泸县宋墓石棺上的“朱雀”形象进行了深入探讨,认为其与佛教大鹏金 翅鸟颇有渊源,是佛教典故普及的表现。...
[期刊论文] 作者:王家祐,, 来源:文史杂志 年份:2003
赵公明始见于道教(传为晋杨羲记录,南朝梁陶弘景纂集)卷十:"王侯之冢……以石方圆三尺,题其文曰:天帝告土下冢中王气,五方诸神,赵公明等".注云"赵公明,今...
[期刊论文] 作者:王家祐, 来源:中华文化论坛 年份:1996
西王母昆仑山与西域古族的文化王家祐西王母即西貘族。西貘是一个母系部族,黄帝配偶嫫母即来自西貘部族。崇伯禹亦"学于西王国"(养于舅家西王貘部)。"尧教化及雕题、蜀、越,抚交趾。......
[期刊论文] 作者:王家祐, 来源:中华文化论坛 年份:2002
在诚创品牌中,我们曾设想了许多酒名。例如:西南嘉酿,西南全兴,玉女露,泉新(沁)醇,府南清波,锦官沁液,古井醪,宏济醇,洪度春……。...
[期刊论文] 作者:王家祐, 来源:宗教学研究 年份:1985
【正】 一毗卢山造像概况毗卢洞在安岳县城南45公里的石羊场外。摩岩造像群可分为五处,而以毗卢洞最具特色。石雕造像自唐末至明代,大小近千余尊。神态肃穆,衣饰华美,线条流...
[期刊论文] 作者:王家祐, 来源:宗教学研究 年份:1985
【正】 忠县城西临江岩壁(现在大楼底层内)有石刻雕像五龛.这是重庆市以东首次发现的盛唐造像.岩上一龛,下列四龛,造型精美繁丽.(编为第1号,自岩右至左编为第2号至5号)第1号...
[期刊论文] 作者:王家祐, 来源:中国道教 年份:1987
成都市道教协会主办的第三届道教徒学习班,于去年十二月四日在青羊宫开学,经过三周学习,于当月二十五日结业。该学习班由老道长张元和主持。学员十五名,内坤道十二名、乾道三...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