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8347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92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王四达,, 来源:理论学刊 年份:2007
“述而不作,信而好古”是孔子自我标榜的文化志向,它上承三代“尊祖”、“法古”之源,下开后世“述圣”、“述孔”之流,形成了权威崇拜的文化传统,演变为帝王禁锢思想的政治工具,终......
[期刊论文] 作者:王四达,, 来源:哲学研究 年份:2006
[期刊论文] 作者:王四达,, 来源: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 年份:2008
当前中国社会的不和谐是古今中外多种因素在时空交汇中相互作用的产物,即封建文化在现实中的发酵及中外文化在开放中的碰撞,导致各种腐败现象猖獗、社会风气恶化与生活意义迷失......
[期刊论文] 作者:王四达,, 来源: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 年份:2008
理论界提出建设“中国式民主”的主张虽具有正当性,但这一民主模式能否成立,关键在于它能否回答并解决好与此相关的一系列问题。中国式民主是阶级的还是全民的;中国现有的制度模......
[期刊论文] 作者:王四达,, 来源:现代哲学 年份:2007
明末顾炎武曾把易姓改号称为“亡国”,而把道德沦丧称为“亡天下”;清末严复写《救亡决论》一文,为民族救亡大声疾呼。今天中国虽无“亡国”之忧,却有“亡天下”之虞,“得荃忘鱼”......
[期刊论文] 作者:王四达,, 来源:学术研究 年份:2009
“天人合一”在古代主要是一个宗教命题,并由此展开为一种政治追求。但当今学界不少人却把它误读为追求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并视之为解决自然生态危机的良方,这并非对症下药。中......
[期刊论文] 作者:王四达, 来源: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1
本文通过对《白虎通义》文本的分析,认为在把握《白虎通义》的总体特征上有三个关键词:“天人相与”的世界观,“唯象唯法”的方法论,“神道设教”的政治实践。它对周礼和董学既有......
[期刊论文] 作者:王四达,, 来源:哲学研究 年份:2012
合法性是政治学领域的一个核心概念,它通常是指民众对一个政治集团治理国家权力的认可。在现代民主政治中,这种认可严格地说是通过选民按宪法及相关法律规定进行普遍公开...
[期刊论文] 作者:王四达, 来源:现代哲学 年份:2002
本文从经济形态、政治制度、社会结构、思想观念、人格特征五个方面对中英两国文明进行观照,认为中英文明分别具有“早生晚熟”和“晚生早熟”的不同特征,而这又是与双方文明...
[期刊论文] 作者:王四达, 来源:孔子研究 年份:2001
文章针对学术界普遍把《白虎通义》视为“经学”和“法典”的主流观点,对经、礼关系和“法典”一词的古今含义进行辨析,认为把《白虎通义》视为“经学”和“法典”都是不够准确......
[期刊论文] 作者:王四达, 来源: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7
文章通过对九日山历史文化的探讨,揭示了古代山水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内在联系: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原有“出世”、“入世”亦即亦离又相得益彰之妙趣,而山水文化则是二者交汇的文化载......
[期刊论文] 作者:王四达, 来源:社会科学 年份:2002
:“文化幻觉”是指落后民族在不了解外界先进文明情况下孤芳自赏的文化病理现象。文章认为 ,在古代 ,由于华夏文明长期在东亚地区一枝独秀 ,导致了中华民族自我中心主义膨胀...
[期刊论文] 作者:王四达,, 来源:江汉论坛 年份:2008
神、圣崇拜是中国古代"一以贯之"的精神传统。它经三代"法天"到东周"崇圣",至汉代终于在帝王身上集结为"唯神"、"唯圣"的价值取向,从此"万变不离其宗"。而当帝王成为神、圣的...
[期刊论文] 作者:王四达, 来源: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3
以为个案,以汉家"独尊儒术"为背景,剖析了周秦以来的社会变动与政治思想"百川归海"的必然性,指出作为汉章帝"缵兴"汉礼的一部礼典,目的是建立一个"永为...
[期刊论文] 作者:王四达,, 来源:哲学研究 年份:2004
中国自夏禹把"天下为公"变为"天下为家"以来,历代帝王对自家政权的"守成"便成为压倒一切的要务,对"治道"的探索亦成为思想家孜孜以求的对象。从三代"学在王官"经东周的诸...
[期刊论文] 作者:王四达, 来源:中国农史 年份:1997
在中国古代自然经济的汪洋大海中,宋元泉州犹如一个突出于海面的工商小岛。通过考察泉州地方经济的发展过程可以发现,自宋代以来泉州的农业经济即因“人稠山谷瘠”,“就耕无地辟......
[期刊论文] 作者:王四达,, 来源:学术研究 年份:2011
"深察名号"是汉儒董仲舒提出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治国思想。它既继承三代的礼治传统和百家的名实理论,又超越了诸子技术性的名号治国论,通过深察名号的道德意蕴,使技术理性与价...
[期刊论文] 作者:王四达, 来源: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3
研究孔子的社会政治思想,最可靠的材料首推《论语》。尽管《论语》只是孔子后学记述先因材施教,因事立言之书,故书中对孔子的思想缺乏系统的组织和严密的表述,可这并不...
[期刊论文] 作者:王四达,, 来源:马克思主义研究 年份:2011
对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理论来源的探索,不能局限在马克思的"亚细亚生产方式"理论和列宁、斯大林关于落后国家民主革命和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上。其实,马克思关于世界历史分为资...
[期刊论文] 作者:王四达,, 来源:理论探讨 年份:2010
民族救亡思想是严复思想中最有价值的部分,它以"自由"为核心,推导出"平等"、"民主"、"法治"等政治主张,形成集政治救亡、文化救亡、道德救亡于一体的理论体系,对清末中国的思想启蒙与......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