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9062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62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王凤乐, 来源:植保技术与推广 年份:2000
小麦叶枯病是由病原真菌侵染小麦产生叶枯症状的一类病害的统称。据报道[1,3,6],我国较常见的叶枯病有20余种,鉴定出病原真菌10多种。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矮秆品种的推广,灌...
[期刊论文] 作者:王凤乐, 来源:世界农业 年份:1994
意大利小麦的主要病害中国农业科学院植保所王凤乐一、意大利小麦生产概况小麦是意大利最为重要的农作物,其中冬小麦在各地广泛种植,少量的春小麦仅种植在北部霜冻麦区及零星分......
[期刊论文] 作者:王凤乐, 来源:农业科技通讯 年份:1997
[学位论文] 作者:王凤乐, 来源:西北农业大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年份:1990
[期刊论文] 作者:王凤乐, 来源:中文信息 年份:2017
[期刊论文] 作者:王凤乐,, 来源:中文信息 年份:2017
这些年来,我国开始重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并取得了较好的进展,但是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值得被重视的问题.这就需要相关人员采取有效...
[期刊论文] 作者:王凤乐,, 来源:中国植保导刊 年份:2007
赤霉病(Fusarium head blight)是在小粒谷类作物中广泛传播的毁灭性病害,由一系列镰刀菌(Fusarium)和雪霉叶枯菌(Microdochium nivale)引Fusarium head blight is a devast...
[期刊论文] 作者:王凤乐,, 来源:中国植保导刊 年份:2007
光肩星天牛(Anoplophora glabripennis)不仅严重为害中国西北地区杨树等树木,而且它也威胁美国城市树木、森林及木材等相关工业。该虫为害的主Anoplophora glabripennis no...
[期刊论文] 作者:王凤乐,, 来源:城市道桥与防洪 年份:2000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会议论文] 作者:王凤乐;, 来源:第二十二届中国植保信息交流暨农药械交易会 年份:2006
最近中央领导视察农业部时提出,要以良好的作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良好的作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个具有无限生命力的重大命题,这个命题以树立"良好的作风"为...
[会议论文] 作者:王凤乐, 来源:中国昆虫学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 年份:1997
[期刊论文] 作者:王凤乐, 来源:植保技术与推广 年份:2001
 2000年12月5~7日,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在福州召开了全国农作物病虫发生趋势会商及防治工作会议,来自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植保技术推广系统的领导和技术人员共150......
[期刊论文] 作者:王凤乐, 来源:植保技术与推广 年份:1996
“九五”全国粮棉重大病虫监测治理研讨会在京召开1995年12月25~26日,农业部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在北京召开了“九五”粮棉重大病虫监测治理研讨会,全国20个科研、教学单位和27个省(市、自......
[期刊论文] 作者:王凤乐, 来源:农业科技通讯 年份:1997
我国小麦病虫害种类多,危害重,做好小麦播种期的病虫害防治工作,不仅可以保证苗齐苗壮、预防苗期病虫危害,而且能减轻生长期危害,是确保小麦稳产的一项重要措施。搞好小麦播期防治......
[期刊论文] 作者:王凤乐, 来源:植保技术与推广 年份:1997
小麦秋冬季病虫害防治配套技术王凤乐(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北京100026我国小麦病虫害种类多,危害重。做好秋冬季病虫害的预防工作,搞好播前栽培防治,把好种子药剂处理关,及时防治苗......
[期刊论文] 作者:王凤乐, 来源:植保技术与推广 年份:2000
为了贯彻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全国农业工作会议精神 ,更有效地指导各级农技推广部门做好农业科技新成果、高新技术和先进实用技术的示范推广工作 ,由农业部刘坚副部长作序...
[期刊论文] 作者:黄河,王凤乐,, 来源:中文信息 年份:2016
在当代社会,随着人们的生活逐渐改善,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有效的发展,人民文化的需求日益增长。如何建设好群众文化,是现代社会日益关注的话题。本文简明扼要的分析了怎样搞好......
[期刊论文] 作者:王凤乐,吴立人, 来源:植物保护 年份:1997
利用我国15个小麦条锈菌主要流行小种和致病类型,测定了国内外7个持久抗条锈小麦品种的抗病性。结果表明,尽管不同持久抗病品种苗期抗病谱有很大差异,但成株期对许多供试菌系均表现......
[期刊论文] 作者:王凤乐,吴立人, 来源:植物保护 年份:1992
从田间采集的标样中,首次分离到对具抗病基因(Yr3b、4b)的小麦品种Hybrid4b有稳定毒力的条锈菌菌系。该菌系毒性基因谱宽于条中29号,其致病范围比当前流行小种更广泛,对我国...
[期刊论文] 作者:王凤乐,吴立人, 来源:世界农业 年份:1993
培育和利用抗病品种,是预防小麦锈病最重要、最经济有效的措施,在历史上曾获得很大的成功。由于对亲本的抗锈基因和病原物的毒性基因了解不够,常把相同的抗病基因引入不...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