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8570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22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王光尧, 来源:故宫博物院院刊 年份:2003
本文通过对故宫博物院藏瓷器实物的考察,并结合《皇朝礼器图式》、《备物昭诚》等内府彩绘本清代典制书籍,考述了礼书记载的各式瓷质仿古礼器在乾隆时期确有生产,且嘉庆、道...
[期刊论文] 作者:王光尧, 来源:华夏考古 年份:1999
[期刊论文] 作者:王光尧, 来源:紫禁城 年份:2000
唐白瓷双龙柄盘口壶,清宫旧藏,现 存台北故宫博物院。该器通高37、壶 高31.3、口径6.9、底径9.3厘米。其形为盘 口,圆唇外卷,长颈,深腹,腹上部弧鼓, 下腹内收,平底,肩上...
[期刊论文] 作者:王光尧,, 来源:故宫博物院院刊 年份:2011
瓷器和丝绸一样是中国古代对外交流的最主要输出品,根据世界各地出土和传世的中国输出瓷器,可以部分地复原不同历史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状况,甚者可以根据出土的中国瓷器对东...
[期刊论文] 作者:王光尧, 来源:文物世界 年份:2001
[期刊论文] 作者:王光尧,, 来源:紫禁城 年份:2015
对御窑遗址的考古发掘,除获取了大量的御用瓷器珍品外,发掘揭示的层位关系与遗迹现象,更如同一部无阙的实录,以其不可替代的真实属性为我们展现了御窑的诸种神秘面相御窑...
[期刊论文] 作者:王光尧, 来源:文物春秋 年份:1994
商周青铜器饕餮纹的寓意王光尧饕餮纹是宋代以来研究者对商周青铜器物上带有想象、夸张手法的兽面纹图案的通称。它是整个青铜时代出现最多、跨越时间最长的纹样之一。考其最...
[期刊论文] 作者:王光尧,, 来源:收藏家 年份:2001
为弘扬世界古代陶瓷文明,并向世人展示古代东北亚地区制瓷技术的交流情况,韩国京畿道政府在利川、广州等地举办了世界陶瓷文明遗产博览会,会期自2001年8月10日至10月28...
[期刊论文] 作者:王光尧, 来源:故宫博物院院刊 年份:2001
本文认为长期存在的官窑虽是明代建立御器厂的历史基础,但御器厂的出现却并不是早期官窑发展的必然结果,而是明太祖加强皇权、实行君主集权制的产物。作者还通过对古代官窑阶...
[期刊论文] 作者:王光尧,, 来源:南方文物 年份:2011
长期以来关于御器厂的研究多依据文献进行考证,20世纪80年代以后开始关注御窑遗址出土文物。但是,由于以往的研究中一直把文献所记的御器厂和景德镇从事生产的窑场视为完全相...
[期刊论文] 作者:王光尧, 来源:东南文化 年份:1999
文章依据目前所知明代早期瓷器铭文资料,就这些瓷器书铭格式的渊源、性质及所反映的瓷器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作了科学的分析和探讨。...
[期刊论文] 作者:王光尧,, 来源:文物 年份:1994
在故宫博物院众多的铜器藏品中,明崇祯年的潞国仿古彝器自成一体,其造形、纹饰和铭文格局,均有独到之处。现试就其特征、制造及来源略加考述。一潞国铜器是本文对自铭为“敬...
[期刊论文] 作者:王光尧,, 来源:紫禁城 年份:2007
大窑村是龙泉窑诸遗址中最有名的一处,村后的一块最大的台地一直被称为"官厂"。传说和方志记载官厂是当年为皇帝烧造瓷器的地方,缘此,在厚薄不一的堆积下尘封着的似乎又是龙...
[期刊论文] 作者:王光尧,, 来源:紫禁城 年份:2009
关于珐琅彩瓷器的烧造,以往论者极多。但内容主要是针对其坯胎来源、珐琅彩料的炼制、珐琅彩与粉彩之差异等,鲜见从生产过程中分析珐琅彩技术从内府向景德镇窑场普及的内容,也没......
[期刊论文] 作者:王光尧,, 来源:故宫博物院院刊 年份:2006
官样是中国古代官府手工业生产制度的内容之一,也是生产过程官府决定产品类别以及保证产品质量的主要手段。本文从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清代制瓷官样入手,通过与大量的传世瓷器对...
[期刊论文] 作者:王光尧,, 来源:紫禁城 年份:2015
本文所说的御器厂指正德《饶州府志》等官方文献所记由官府设立的负责管理或生产御用瓷器的机构,是一个历史性的概念;御窑遗址是指在景德镇珠山周边发现的生产窑场的遗存,是根据......
[期刊论文] 作者:王光尧, 来源:考古与文物 年份:2005
"监瓷窑务"官是见载于文籍、与瓷器烧造事务有关的官员,其相关的记述已成为今日研究者们据以判定某处窑场是否属于官窑的重要证据.但历史上的监瓷窑务官的真正职责到底是什么...
[期刊论文] 作者:王光尧, 来源:故宫博物院院刊 年份:1995
杨姞壶,(图一)1993年出土于山西省曲沃县天马——曲村遗址北赵晋侯墓地(I11M63),为该遗址所见重要材料之一,也是首次发现的周代杨国铜器,对研究杨国历史有着重大的意义。...
[期刊论文] 作者:王光尧, 来源:故宫博物院院刊 年份:2002
本文从考察中国古代的官手工业制度出发,结合我国古代官府陶瓷窑业的历史进程与发展规律,最后论定宋代只存在一般意义上的官府陶瓷作坊而不会有如明清两代般专门生产御用瓷器...
[期刊论文] 作者:王光尧, 来源:故宫博物院院刊 年份:2004
御窑厂是清代专门管理和组织烧造御用瓷器的官府行政机构,但其建厂和终结的准确时间史籍阙载。本文谨从文献、传世实物和考古材料出发,对这两个问题考证后,认为清代的御窑厂...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