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1.1378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38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王以宪,, 来源: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年份:1983
【正】扬雄著作,在《汉书》里有如下记载: 《艺文志》:“小学家类”录有《训纂》一篇,班固原注:“扬雄作”;又有《扬雄训纂》一篇(案:二篇实为同一篇)。“儒家类”录有:“扬...
[期刊论文] 作者:王以宪, 来源:江西师范大学学报 年份:1999
:闻一多《诗经》研究的贡献之一是开创了综合性文化型的研究方法与学派。他继承清代朴学的考据方法 ,而益以近代的科学方法 ,运用多学科知识 ,不仅对文字词义作了新的训诂 ,...
[期刊论文] 作者:王以宪,, 来源:创作评谭 年份:2005
我们知道,刘向是西汉中后期著名的学者,学问渊博。于经学、校雠学和文学均有很高造诣,曾校理群书,撰成《别录》,在学术史上做出过重大贡献。他编辑了最早的《楚辞》集,其《...
[会议论文] 作者:王以宪, 来源:江西师范大学学报 年份:2003
自古至今,人们评论《诗经》艺术,言“比兴”者众多,涉猎其他者较少,鲜有论及其幽默艺术者。倒是闻一多慧眼独具,识《豳风·狼跋》之戏谑诙谐,谓整首诗的氛围及诗人的性...
[期刊论文] 作者:王以宪,, 来源: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7
选取"七"体之赋和"九"体之骚进行对比辨析并论其成"体"之原由,指出七体以讽谏为主旨注重体物的描写,九骚既替屈原代言同时也抒发个人情志的不同趋向;尤其突出其体制上九骚可...
[期刊论文] 作者:王以宪, 来源:中国妇女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年份:1994
在我国古代第一部诗歌选集《诗经》中,保存有大量的反映婚姻爱情的诗,其中以妇女被丈夫遗弃为题材内容的,占有相当的数量,象《卫风·氓》、《邶风·谷风》、《王风&#...
[期刊论文] 作者:王以宪, 来源: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5
“诗言志”作为先秦诗学观念一个体系,包含三方面的内容。其一,“献诗陈志”,这是文体诗的创作理论,产生于《诗三百》形成的时代。其二,“赋诗言志”,这是对文献《诗》的接受...
[期刊论文] 作者:王以宪, 来源:江西师范大学学报 年份:1992
“中庸”是儒家最高的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权”是违反常礼常规的临机应变的方法。孟子把“执中”与“行权”辩证地统一起来,主张以“执中”为根本原则,以“行权”为一种行...
[期刊论文] 作者:王以宪, 来源:江西师范大学学报 年份:1998
唐代赋学突出的特点是形成群体性批评态势。史学家们反对齐梁浮艳文风,却能推尊屈宋汉魏,评价较为客观。古文家则矫枉过正,对屈宋进行了不恰当的抨击。诗赋家之论主要是叙其作赋......
[期刊论文] 作者:王以宪, 来源: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1
自屈子之文出,注者蜂起。汉·淮南王刘安《离骚》传以下,千百年米,说《离骚》者不下百数十种,著作宏富,汗牛充栋。其中仅释“离骚”题义者,据游国恩《离骚纂义》所录代表...
[期刊论文] 作者:王以宪, 来源:江西师范大学学报 年份:2001
俞平伯的,以传统学术为基础并借鉴西方近代文艺观点,驳正了历代治者的一些谬说妄言.同时,提出了建立现代"诗经学"的一些基本原则和方法,诸如实现学由经...
[会议论文] 作者:王以宪, 来源:江西师范大学学报 年份:2002
顾颉刚的《诗经》研究,主要是从历史学的角度对古文献资料作辨伪求真的考核,并进而研究《诗经》学术史上不同学派的思想观念和治学方法。他继承了传统史学的求是精神与考辨方法......
[期刊论文] 作者:王以宪, 来源:九江师专学报 年份:1990
在中国文学史上,身为帝王而爱好文学者不乏其人,但能以其创作及对文学的认识而影响一代文学者,则推汉魏时三曹父子,梁时三萧兄弟及南唐季氏二主.三萧兄弟,以编辑《文选...
[期刊论文] 作者:王以宪, 来源:江西师范大学学报 年份:2004
本文通过对文本的编辑,文献目录对作品的分类收录以及古代文论对文体的分类评述等三方面考察,认为赋学与楚辞学自南朝萧梁时期开始分离,各自朝不同方向发展.同时,又通过分析...
[期刊论文] 作者:王以宪,, 来源:江西师范大学学报 年份:2005
黄庭坚的辞赋,具有非常鲜明的特色:情感上,既深于亲情、笃于友谊,又明于哲理、富有机趣.风格上,则怨而不怒、婉而多讽,境界高而趣旨远,文辞美而格调雅.他以高古之文,改变了六...
[期刊论文] 作者:王以宪, 来源: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5
在两汉辞赋诸作家中,司马相如与扬雄是深受前人所推崇而并称者,如唐朝韩愈便说:“汉朝人莫不能为文,独司马相如、太史公、刘向、扬雄为之最。”(《答刘正夫书》)又说:“...
[期刊论文] 作者:王以宪, 来源:九江学院学报 年份:2005
本文对汉乐府民歌中的寓言体诗作了概括分类和解说,并且辨析了寓言诗在汉乐府民歌中保存较多的原因...
[期刊论文] 作者:王以宪, 来源:中国文化研究 年份:2004
关于“诗言志”问题 ,已有众多论述 ,本文补析 ,主要从礼仪制度的层面来立论 ,内容涉及三点 ,一是志有“标识”之义 ,即是说 ,所谓“以诗言志” ,就是将“诗三百”当成一种标...
[期刊论文] 作者:王以宪,, 来源:中国文化研究 年份:2005
本文通过对一些较为典型的原始初姓与感生神话之间的关系予以剖析,认为"姓"之所出,源于"因生以为姓",所以,姒姓犹言苡所生,子姓犹言卵所生,赢姓犹言燕所生,姬姓犹言足迹所生,...
[期刊论文] 作者:王以宪,, 来源:诗经研究丛刊 年份:2007
自古论孟子《诗》说者甚众,除注经之外,近世多从文艺学或者说诗学角度立论;本文则转换视野,从其思维方式入手,探讨其之所以如此说《诗》用《诗》的原因及其本质,希望借此使人...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