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5855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49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学位论文] 作者:玄松柏,, 来源:武汉大学 年份:2016
青藏高原东缘位于中国大陆西南,在印度/欧亚板块碰撞过程中形成了复杂的新生代构造,是中国大陆强震活动最为频繁的地区之一,研究青藏高原东缘地壳结构和物质运移特征对认识青...
[期刊论文] 作者:玄松柏,申重阳,谈洪波,, 来源:地球物理学报 年份:2015
芦山—康定地区是川滇块体、松潘—甘孜块体和华南块体三个块体过渡的"Y"型交汇区,构造变形十分强烈.本文对EGM2008计算的布格重力异常进行1~5阶离散小波变换,得到三方向分量平...
[期刊论文] 作者:谈洪波,申重阳,玄松柏,, 来源: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年份:2010
基于有限矩形位错理论及USGS地震波反演的断层模型,结合研究区地壳-上地幔平均波速分层结构,构建均匀地壳模型,利用PSGRN/PSCMP软件模拟计算地壳分层和地壳厚度对汶川地震同...
[期刊论文] 作者:玄松柏,申重阳,李辉,, 来源: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年份:2010
利用滇西实验场1994—1996年6期重复重力观测数据,经平差处理得到重力场差分动态变化,运用块体生长模式和遗传反演方法反演了该区地下物质密度的变化。结果表明:该区地下物质密......
[期刊论文] 作者:玄松柏,申重阳,李辉,, 来源:国际地震动态 年份:2015
华北地区2009年以来实施的统一流动重力网由1000多个相对重力点和11个绝对重力点组成,约以半年为周期。为了提取其趋势性变化特征及深部地壳运动机制,首先,利用最小二乘法计算了......
[期刊论文] 作者:王嘉沛,申重阳,玄松柏,, 来源: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年份:2015
利用全球地壳模型CRUST1.0提供的地壳密度、厚度等分层信息,计算青藏高原东南部地壳各分层引起的重力异常,并累加获取总体布格重力异常,最后与利用全球重力场模型EGM2008获得的布格重力异常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两种模型在大部分区域基本一致,布格重力异常变化在......
[会议论文] 作者:王嘉沛;申重阳;玄松柏;, 来源:2016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 年份:2016
地壳物质迁移与变形是研究大陆动力学和岩石圈板块运动的重要基础课题,最新研究表明地壳变形运动与物质密度变化(流动或迁移等)是地壳运动的两种基本形式,两者总是耦连/合在...
[期刊论文] 作者:玄松柏, 申重阳, 谈洪波, 李辉,, 来源: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年份:2015
利用EGM2008重力数据计算的布格重力异常,以CRUST1.0给出的壳-幔密度差为依据,通过重力反演获得中国大陆Moho起伏分布,所得的中国大陆Moho深度基本特征与以往研究基本一致。...
[期刊论文] 作者:邢乐林,李辉,玄松柏,汪健,, 来源: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年份:2011
利用102个GRACE卫星月重力场模型,提取了2011年3月11日日本9.0级大地震的重力前兆信息,同时利用USGS发布的断层模型结合向上延拓技术计算了理论同震重力变化,并对结果进行了...
[期刊论文] 作者:邢乐林, 李辉, 玄松柏, 汪健,, 来源:地球物理学报 年份:2012
自2002年以来,GRACE卫星探测计划可提供高精度的时变地球重力场,用以探测地球系统的物质分布.自1998年中国大陆重力监测网建立以来,利用FG5绝对重力仪和LCR-G型相对重力仪每2...
[期刊论文] 作者:玄松柏,申重阳,邢乐林,李辉,, 来源: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年份:2014
利用重力复测资料和绝对重力资料分析太原盆地垂直形变趋势,结果显示:太原盆地垂直形变现今表现为沉降,且沉降速率呈下降趋势。2001—2006年太原盆地整体以21.8 mm/a的速率沉...
[会议论文] 作者:谈洪波;玄松柏;吴桂桔;杨光亮;, 来源:2016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 年份:2016
鲁甸Ms6.5地震发生在鲜水河-小江断裂带东侧,主破裂为北西走向的包谷垴-小河断裂,与震中区较早形成的主要构造莲峰-昭通断裂带垂直,而与区域主要块体边界控制性活动断裂-小江...
[期刊论文] 作者:玄松柏,申重阳,谈洪波,汪健,杨光亮,, 来源: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年份:2013
基于类乌齐-玉树-玛多重力剖面测量结果,分析了密度界面起伏、重力异常归一化总梯度和重力均衡的基本特征,结果显示:地壳厚度总体趋势为南西的羌塘块体大于北东的巴颜喀拉块体;玉......
[期刊论文] 作者:玄松柏,申重阳,谈洪波,O.Francis,李正媛,, 来源: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年份:2012
介绍2011年卢森堡Walfdange第三次欧洲绝对重力比对(ECAG-2011)期间FG5/232绝对重力仪的观测情况。比对结果表明FG5/232绝对重力仪观测标准偏差优于2.5×10-8ms-2,与其他仪器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会议论文] 作者:杨光亮,申重阳,玄松柏,谈洪波,李辉, 来源: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六届年会暨中国地震学会第十三次学术大会 年份:2010
地震的孕育、发生对应于地下应力的积累与释放,往往伴随着物质密度的改变即引起重力变化。在重力资料的分析、处理过程中,相对重力观测结合绝对重力测量,获取相应点位的重力值,消除地表形变、大气、极移等影响,通过多期资料的比对来提取重力变化。对于地面重力观测,相......
[期刊论文] 作者:玄松柏,汪健,李杰,何彬,李鉴国,, 来源: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年份:2018
对新引进的2台CG-6相对重力仪的静态和动态性能测试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结果表明,2台仪器的动态观测精度均优于10μGal,重复性标准差优于5μGal,静态、动态和混合零漂率幅值均小于8μGal·h-1,静态和混合零漂均呈现良好的线性特征。......
[期刊论文] 作者:玄松柏,谈洪波,冯建林,申重阳,李辉,, 来源: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年份:2013
为了解山西断陷盆地及其邻区地壳内部物质迁移特征,基于山西地区1999—2008年重力场累积变化,采用考虑深度加权和模型粗糙度的反演方法,获得了地壳物质的密度变化。结果揭示了吕......
[期刊论文] 作者:王嘉沛,申重阳,玄松柏,杨光亮,郝洪涛,, 来源: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年份:2018
基于紧凑约束最小二乘优化反演算法,利用2014~2017年地表重力变化观测成果,反演得到2017年九寨沟M_S7.0地震前震中及周边地区的地壳三维密度变化。结果表明:1)在震中及周边地区出现大范围的重力变化,并沿张掖-西宁-九寨沟一带形成最大值达9μGal的重力变化梯度......
[期刊论文] 作者:王嘉沛,申重阳,玄松柏,杨光亮,郝洪涛, 来源: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年份:2018
基于紧凑约束最小二乘优化反演算法,利用2014~2017年地表重力变化观测成果,反演得到2017年九寨沟Ms7.0地震前震中及周边地区的地壳三维密度变化.结果表明:1)在震中及周边地区...
[会议论文] 作者:申重阳,谈洪波,郝洪涛,孙少安,玄松柏, 来源:2010年度地震预测预警技术研讨会 年份:2010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