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9751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35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牛淑贞,, 来源:兰州学刊 年份:2019
清代,政府通过开办捐输将民间资金在一定程度上纳入官方的以工代赈资金体系之中。随着财政压力的日趋增大,政府动员社会力量广泛捐输筹集以工代赈资金呈现扩大化、常态化的趋...
[期刊论文] 作者:牛淑贞,, 来源: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2
归绥城在清代边疆内地化背景下建立的蒙、汉、慢3座文庙,不仅是重要的祭孔设施,而且从意识形态的层面加强了对蒙古地方各族官民的统治,为边疆内地化提供了文化支持。清廷修建...
[期刊论文] 作者:牛淑贞,, 来源: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9
20世纪90年代以来,《禹贡》研究在汲取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取得了新的成绩。在研究中引入了考古学、文字学、自然科学的研究视角和方法;研究人群也由历史、地理专业人员扩...
[会议论文] 作者:牛淑贞, 来源:2014年中国地理学会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学术研讨会 年份:2014
归化城因其有位处中原地区与蒙古地区交接地带的地缘优势、天赋的交通条件,以及明末以来所形成的蒙古黄教中心地位和程度较高的区域开发,而获得清廷在其与准格尔战争背景下出...
[期刊论文] 作者:牛淑贞,, 来源:兰台世界 年份:2019
在考证以工代赈起源,纠正以往成说的基础上,对先秦至汉唐时期以工代赈思想及其实践考察后发现,创制于西周宣王时期的以工代赈,一直到汉唐时期,其实践并不普遍,规模也不大,但...
[期刊论文] 作者:牛淑贞,, 来源:山西档案 年份:2016
归化城因其有位处中原与蒙古地区交接地带的地缘优势、天赋的交通条件,以及明末以来所形成的蒙古黄教中心地位和程度较高的区域开发,而获得清廷在系列对蒙政策的强力辐射,到...
[期刊论文] 作者:牛淑贞,, 来源: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 年份:2008
[期刊论文] 作者:牛淑贞,, 来源:湖北社会科学 年份:2019
清代,政府突破以工代赈制度主要施用于官修工程的政策限制,将以工代赈制度外延,在没有预案的情况下,"照以工代赈之例"大量修筑民力无法修复的灾毁堤埝。这反映出清廷体恤民艰...
[期刊论文] 作者:牛淑贞,, 来源:兰台世界 年份:2015
近代,东北北部的对外贸易发展较晚,但因中东铁路的修筑、人口的增加、区域经济的发展,以及哈尔滨在日俄战争等事件中的区位优势而获得快速发展。1928年,滨江关的贸易全额在全国45......
[期刊论文] 作者:牛淑贞,, 来源: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 年份:2006
工赈作为一种救灾形式,其有效性取决于多种因素。建筑材料作为影响工赈效果的一项重要因素,其采办情况不仅影响到工赈的实效,而且反映出政府在救灾活动中的效率和组织程度。经对......
[期刊论文] 作者:牛淑贞,, 来源: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3
明万历末年,归化城转口贸易的发展,初步沟通了中原地区与蒙古地区的交通和贸易网络,确立了它在明蒙转口贸易中的地位。崇祯年间,归化城所具有的对明贸易的地缘优势及其四通八...
[期刊论文] 作者:牛淑贞,, 来源:兰台世界 年份:2014
归绥城具有蒙、汉双语名称。蒙语名作为其初始名,汉语名称的变化,不仅表明了蒙汉政治、经济、文化在这座城市中的融合,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其城市形态由归化城到归化、绥...
[期刊论文] 作者:牛淑贞, 来源:阴山学刊 年份:2000
宁远之战是明与后金关系史上一次极其重要的战役。努尔哈赤宁远战败 ,其根本原因在于政策上的失误导致民心的丧失。此外 ,在思想上努尔哈赤骄傲轻敌 ,以致在军事上打了一场兵...
[期刊论文] 作者:牛淑贞,, 来源:史志学刊 年份:2019
清代,为了保证以工代赈顺利运行,并取得预期实效,由皇帝或地方行政长官以非常灵活、变通的方式,从各部门选任勤谨老实、熟悉工务的官员,临时组成以各级地方政府的行政长官为...
[期刊论文] 作者:牛淑贞,, 来源:农业考古 年份:2019
清代荒政制度的运行是以官僚制为载体而展开的,奖惩办赈官员的本意是为了促进包括以工代赈在内的各项荒政制度顺利推行,实现预定的赈灾救荒目标。康雍乾时期,朝廷对经办以工...
[期刊论文] 作者:牛淑贞,, 来源: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2
明末以来的大批山西汉族移民,对归绥汉族方言的形成与发展起了决定性的作用。而回族、满族移民以及原住民蒙古族,对其形成与发展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归绥汉族移民以晋方言为...
[期刊论文] 作者:牛淑贞,, 来源: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 年份:2014
民国时期,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及汽车等新式交通工具的逐渐使用,归绥地方政府有组织地对归绥城的道路进行了修建、改建,不仅使其街巷特征较清代产生了一些新的变化,而且部分改...
[期刊论文] 作者:牛淑贞,, 来源:中国边疆学 年份:2015
归化城及其周边城镇是清代以来在我国北部边疆出现的一个新的城市群。从产业发展的角度来看,主要由于区域内产业结构趋同性非常高,该城市群区域内在商业贸易的发展具有更多的...
[期刊论文] 作者:牛淑贞, 来源:黄河汽车 年份:1994
[期刊论文] 作者:牛淑贞, 来源:学理论·下 年份:2014
摘 要:归绥城街巷名称以商号和临近寺宇等具体地理实体命名的最多,其次为以方位、住户特征、行业命名的街巷,最后为以数字、吉祥含义等命名的街巷。众多以商号和寺宇命名的街巷,反映出归绥城商贸活动的繁盛和宗教的兴盛,也说明其街巷的发展主要得益于宗教信仰和商业......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