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9008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66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熊春文,, 来源:社会学研究 年份:2006
本文从知识社会学的视角出发,梳理了中国传统的教育精神及其社会学基础,继而对清末社会转型所导致的几次重大教育改革进行了再探讨。研究表明,如果以传统教育精神的根本转型...
[期刊论文] 作者:熊春文, 来源:北京师范大学首届教育社会学论坛 年份:2007
在关于教育公平的既有研究中,一般把"教育是社会的一个子系统,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一部分"作为习而不察的前提而不加深究,这种现状容易导致在研究过程中逻辑混乱甚至结论偏...
[期刊论文] 作者:熊春文,, 来源:探索 年份:2007
近二十年来,中国居民生活形态最大的变化无疑是从单位制到社区制的转型。从社会学来看,社区的要素包括:(1)有一定的地理区域;(2)有一定数量的人口;(3)社区成员之间有着较密切...
[期刊论文] 作者:熊春文,, 来源: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年份:2007
在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中国教育改革的过程中,蒋梦麟始终是事实上的倡导者和执行者。蒋梦麟早期的教育思想轨迹有两个特别值得注意的要点,其一是他逐渐获得的平民主义的核心教...
[期刊论文] 作者:熊春文, 来源:社会学研究 年份:2004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nnheim’s thought and Weber’s one in three aspects: (1) diagnosis of their time; (2) the Mannheim’s epistemo...
[期刊论文] 作者:熊春文,, 来源:社会学研究 年份:2009
当前中国最显著的乡村教育现象莫过于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由国家发动的大规模撤点并校布局调整和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所导致的大量村庄学校的急剧消失。本研究试图用"文字...
[期刊论文] 作者:熊春文,, 来源: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2
接续《"文字上移":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中国乡村教育的新趋向》一文,文章考察了近5年来中国农村学校布局调整的新进展,并通过一个华北区域的案例,展示了布局调整的运行逻辑及...
[期刊论文] 作者:熊春文,, 来源:社会 年份:2007
梁漱溟的乡村建设理论及其连带的乡村教育思想都是建立在他对于中国问题及中国社会文化特质的认识与判断上的。本文的研究表明,无论是梁漱溟所论述的中国社会文化要义,还是他...
[期刊论文] 作者:熊春文,, 来源: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1
文章讨论了《爸爸妈妈,你们知道吗?——农村留守儿童书信集》一书在中国留守儿童质性研究中的学术位置,并以该《书信集》为中心,重构了留守儿童的生活世界,展示了《书信集》...
[期刊论文] 作者:熊春文,, 来源: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9
在美国和欧洲,作为学科建制的农村社会学已经处于边缘化的地位,取而代之的是一门名叫"农业社会学"的学问。文章对农业社会学的渊源、发展及其主要理论问题一一作了介绍,以期...
[期刊论文] 作者:熊春文, 来源:农民致富之友 年份:2020
生态公益林作为协调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产物,在辽宁省灯塔市受到重点关注和得以大力建设发展,并成为地方自然资源和城乡规划中的重要部分。当前生态公益林的实际保护管理虽然取得了良好成效,依旧有着一定缺陷与不足,对林业工作站作用的发挥不到位,需要进一......
[期刊论文] 作者:熊春文, 来源: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20
中国的传统士人一定要回到田园,山水不行的,田园可以承接中国人安顿精神的诉求。最近这两年,我主要是在弄农业社会学,这可能是一个新东西,因为原来只有农村社会学。结合我对...
[期刊论文] 作者:熊春文,, 来源:社会学研究 年份:2017
20世纪70年代,农业社会学在西方为挽救农村社会学的危机而诞生。中国当前正处于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大进程中,农业社会学的破土新生具有重要意义。在追溯其理论传统的基础上...
[期刊论文] 作者:熊春文, 来源:农民致富之友 年份:2020
新时期的社会发展,促使现代经济水平提升,改善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在经济发展的同时,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为改善生态环境,通过建设生态公益林滋养水源,防止水土流失,同时能够净...
[期刊论文] 作者:熊春文, 来源:农民致富之友 年份:2020
在国家生产发展的过程中,维护生态平衡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因此做好生态公益林管护工作,对于推动我国可持续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加强生态公益林的管理和保护能够...
[期刊论文] 作者:熊春文,, 来源: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9
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农业社会学近年来在中国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一门学科的发展,需要通过不断的知识积累和经验研究进行一砖一瓦的建设,其中理论建设尤其重要。同其他社会...
[期刊论文] 作者:熊春文, 来源:农民致富之友 年份:2021
建设生态公益林不仅可以调节气候,涵养水源,还可以减少水土流失,净化空气,在保护生态多样性方面也有积极意义。灯塔市近年来在生态公益林建设方面做出了诸多努力,但依旧存在...
[期刊论文] 作者:熊春文, 来源: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7
细心的读者不难发现,让·卡泽纳弗的《社会学十大概念》本该在近二十年前就与中国的读者见面的。杨捷先生在1987年就译出本书,1989年初完成了全书的校订工作。20世纪80年代...
[期刊论文] 作者:熊春文, 来源: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一、学科:农业社会学的拓疆之作在欧美地区,作为学科建制的农业社会学是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为挽救农村社会学的“迷惘”与“危机”而诞生的。当时,农业社会学的倡导者喜欢称农业社......
[期刊论文] 作者:熊春文,, 来源: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7
“社会学是能够坚守自由这一信条的,否则它将是一门微不足道的学问。”[1]——让.卡泽纳弗细心的读者不难发现,让.卡泽纳弗的《社会学十大概念》本该在近二十年前就与中国的...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