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8978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213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熊元义,, 来源: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5
为了从根本上改善日益恶化的当代文艺批评生态环境,就必须纠正文艺批评家在文艺理论发展上的片面认识和提高文艺批评家的素养。文艺批评家绝不能只是跟在文艺创作后面跑,还要...
[期刊论文] 作者:熊元义,, 来源:艺术百家 年份:2014
于平对中国当代文化的发展不仅有宏观把握,也有微观研究,在舞蹈艺术批评、艺术批评和文化批评上取得了丰硕的理论成果。于平的艺术批评具有高度的理论自觉,那就是将理论研究...
[期刊论文] 作者:熊元义,, 来源: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2
周扬新中国以来文艺思想及其实践,为建设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作出了贡献。周扬的当代马克思主义文艺观主要包括如下方面:规定了社会主义文艺的基本内容,要求把握社会主......
[期刊论文] 作者:熊元义, 来源:理论与创作 年份:2000
20世纪90年代,中国文艺界存在一种思想倒退甚至“反动”的倾向。具体表现在有些作家和有些文学作品在思想境界上远远落后于中华民族在明末清初时所达到的思想高度。这就是有些......
[期刊论文] 作者:熊元义, 来源:湖北经济学院学报 年份:2003
中国当代艺术审美理想的迷失从根子上说是有些中国作家和艺术家社会背叛的结果,从美学上说,不但是席勒当年所批判的恶劣倾向的沉渣泛起,而且消解了人对自己的尊严的捍卫和对...
[期刊论文] 作者:熊元义,, 来源:创作评谭 年份:2004
在否定或贬低中国悲剧存在的各种倾向中,完全忽视中西悲剧所具有的共同特征而无限夸大中西悲剧的差异的倾向也是相当突出的。在2004年《文艺研究》第3期上。黄克剑以“悲’...
[期刊论文] 作者:熊元义, 来源:社会科学家 年份:1995
论人物形象的动机与行为熊元义在当前文学中,有一批来自生活底层的边缘作家,如毕淑敏、刘醒龙、何申、张欣、黄康俊等,正以崭新的风貌问鼎文坛。在他们的作品中,一种新的审美倾向......
[报纸论文] 作者:熊元义,, 来源: 年份:2004
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中国现当代作家姚雪垠是以小说创作闻名于世的。姚学垠在中国现代文艺理论发展上的贡献几乎无人知道。其实,与文学创作相比,姚雪垠在文学批评实践中所取得的......
[期刊论文] 作者:熊元义, 来源: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5
黑格尔总结和概括了三种悲剧冲突类型,但他提倡悲剧表现两种对立的理想或"普遍力量"的冲突和调解,而冲突的解决就是使代表片面理想的人物遭受痛苦或毁灭.悲剧人物作为个人虽...
[期刊论文] 作者:熊元义,, 来源:平顶山学院学报 年份:2010
一、当代中国美学转型的前奏从1974年7月到1980年2月,在这七年时间里,姚雪垠为长篇历史小说《李自成》的创作问题和茅盾通信88封,而《茅盾姚雪垠谈艺书简》收入了他们围绕长篇历......
[期刊论文] 作者:熊元义, 来源:湖北经济学院学报 年份:2005
我国近现代最早引进的西方悲剧理论就是叔本华的悲剧理论,而叔本华的悲剧理论就是围绕人类所受的痛苦以及如何摆脱这种痛苦展开的。这种痛苦的摆脱是人的主观认识的产物,叔本...
[期刊论文] 作者:熊元义,, 来源: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 年份:2006
道德批判的搁置和回归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一系列文艺论战的一个焦点。道德批判的搁置经过了三个阶段:美学阶段、历史阶段、哲学阶段。道德批判在对中国现代性的反思中悄...
[学位论文] 作者:熊元义,, 来源: 年份:2005
中国悲剧精神就是中国悲剧的抗争精神。而提倡和弘扬中国悲剧精神,实际上就是提倡和弘扬中国悲剧的抗争精神。无论是精卫填海,人虽死了,化为灵魂也要抗争,还是愚公移山,个人...
[期刊论文] 作者:熊元义, 来源:戏曲艺术 年份:1995
黑格尔的悲剧观不但深刻地反映了黑格尔的艺术本体论,而且是西方悲剧理论的集大成。如果把黑格尔的悲剧观和中国戏曲悲剧的大团圆进行比较,就不仅能够鲜明地感受到中西...
[期刊论文] 作者:熊元义, 来源:社会科学家 年份:1991
美英“新批评”派的文学本体论是我国文艺理论最近几年来出现的文学木体论的来源之一,国内的文学本体论的呼唤者也自觉地向“新批评”派寻觅理论武器。“新批评”派的文...
[期刊论文] 作者:熊元义,, 来源:云梦学刊 年份:2006
唐君毅的中国悲剧观经过早期和后期两个阶段,早期认为中国缺乏悲剧,后期认为中国悲剧是不同于西方悲剧的独特悲剧,是一种悲剧而又超悲剧。中国最高的悲剧意识及超悲剧意识,这...
[期刊论文] 作者:熊元义,, 来源:学习与探索 年份:2012
中国当代文艺理论界对文艺批评与文艺理论的关系研究不够,以致有文艺批评而无文艺理论,这使得文艺批评无法向纵深发展。中国当代文艺批评之所以没有出现飞跃式发展,不是因为...
[期刊论文] 作者:熊元义,, 来源:南方文坛 年份:2008
自从二十年前发现当时中国文艺理论界执牛耳的刘再复所构造的“人物性格的二重组合原理”哲学基础的缺陷并提出和建构《性格转化论》以来,我始终坚持在文艺批评中进行文艺理论......
[期刊论文] 作者:熊元义,, 来源:南方文坛 年份:2008
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发展史上,恩格斯在批评玛·哈克奈斯的小说《城市姑娘》时所提出的“未来的真正的人”是任何时代的进步文艺都应该着力表现的。因此,当前中国文艺界对......
[期刊论文] 作者:熊元义, 来源:南方文坛 年份:2003
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包括中国作家经历了两次社会背叛.第一次是20世纪初期,第二次是20世纪末期.不过,第一次是中国知识分子包括中国作家从统治阶级阵营里分化出来,成为革命阶...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