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9547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25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熊传新,, 来源:文物 年份:1975
【正】 湖南省博物馆在研究整理马王堆汉墓出土的丝织物的基础上,对1957年在长沙左家塘发掘的一座楚墓中出土的一叠丝织物,重新进行了清理,发现了一批质地保存较好,颜色仍然...
[期刊论文] 作者:熊传新,, 来源:江汉论坛 年份:1981
1949年2月,长沙市东郊陈家大山一座楚墓中出土的战国时期的人物龙凤帛画,是我国目前发现年代最早的两幅绢画作品之一,在我国文化艺术史上享有很高的地位。我国历史学界...
[期刊论文] 作者:熊传新,, 来源:考古 年份:1984
1974年我馆配合长沙新火车站的基建工程,在它取土工程范围内的树木岭发掘战国墓一座,编号74长树 M1;阿弥岭发掘西汉墓一座,编号74长阿 M7。现将这两座墓的发掘情况,简报...
[期刊论文] 作者:熊传新,, 来源:文物 年份:1981
1972年,湘阴县城关镇郊外,社员在平整土地时,发现一座砖室墓。湖南省博物馆派人进行了发掘和清理。现将此墓的清理情况,整理如下: 城关镇郊外为一片小丘陵,墓建在一小山...
[期刊论文] 作者:熊传新,, 来源:农业考古 年份:1984
【正】 湖南地处长江中游,北依江汉平原,南枕五岭,境内有湘、资、沅、澧四条水系,由南向北注入洞庭,流向长江。湘北为洞庭湖区,平畴沃野,湖泊星布,沟渠纵横,阡陌相连。湘东、...
[期刊论文] 作者:熊传新,, 来源:考古 年份:1981
1976年2月上旬,我馆在洞庭湖畔的常德县河洑洑镇常德地区林业科学研究所内,配合基建任务,清理了一座北宋中期的合葬石室墓。该墓过去被盗掘,出土器物不多,但墓门扉上发...
[期刊论文] 作者:熊传新, 来源:江汉考古 年份:1983
【正】 最近承蒙湘西朋友告知,在湘西的大庸、吉首、靖县又新发现了一批虎纽錞于,个别錞于上还有一些图案符号.这样,在湘西一带先后发现的虎纽錞于,据统计,其数量近四十件,这...
[期刊论文] 作者:熊传新,, 来源: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0
湘西位于湖南省洞庭湖和资江以西的地区,即为沅澧二水流域.它的西部和西北地区与鄂西、川东和黔东接壤、是我国少数民族——土家族分布的主要地区.湘西、在古代历史上被...
[期刊论文] 作者:熊传新, 来源:江汉论坛 年份:1982
丝织业生产是我国古代社会手工业主要部门之一,养蚕缫丝在我国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浙江吴兴钱山漾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出土的碳化丝织物证明,远在四千几百年以前,我国古代...
[期刊论文] 作者:熊传新,, 来源:文物 年份:1983
宁乡县位于湖南省中部,是目前我国长江以南发现商周青铜器最多的一个地区。近年来,在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和修筑公路时,又新出土了一批青铜器,现简介如下。兽面纹大铜铙 19...
[期刊论文] 作者:熊传新,, 来源:文物 年份:1976
1975年2月,醴陵县仙霞公社狮形山大队贫农社员张立林在狮形山的山坡上挖土植树时,发现一件铜器。后由公社驻队干部将铜器带到公社保藏,公社工作人员见到铜器后,与我馆印...
[期刊论文] 作者:熊传新, 来源:湖南考古辑刊 年份:1984
在我国古代民族林立之中,楚是生活在长江中游一带的一个土生土长的,具有悠久历史和有光辉灿烂文化的民族。楚人服饰的研究是楚文化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楚服饰的特征如何?...
[期刊论文] 作者:熊传新, 来源:文物 年份:1979
1973年底,在长沙马王堆三号西汉墓椁室北边箱西端,出土了一套陆博(图五)。在同墓出土的"遣策"中,有八枚简还记载了陆博及其用具。现在,根据"遣策"的记载对照出土实物,谈谈这种古代文娱用具。遣策:博一具(图一一:7) 关于陆博,本作"六簿",又作六博。《说文》"簙,......
[期刊论文] 作者:熊传新,, 来源:南方民族考古 年份:1991
从公元前20世纪开始至公元前5世纪左右,是中国的青铜文化时代,而公元前16世纪至公元前10世纪,则是中国这一青铜文化的鼎盛阶段。这一时期青铜器,无论是它的造型、纹饰和冶铸...
[期刊论文] 作者:熊传新, 来源:商业2.0-市场与监管 年份:2021
摘要:在新媒体大环境驱使下,人们对新闻传播和获取媒介发生了转变,从而使新闻摄影传播也更具鲜活色彩,在新媒体产业时代背景下也出现了诸多变化,给新闻摄影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使其面临着一定挑战。就目前来看,如何在新媒体时代下确保新闻摄影价值的最大化发挥,是媒体......
[期刊论文] 作者:单先进,熊传新,, 来源:考古 年份:1977
【正】 识字岭位于长沙城东工农桥附近,1974年10月我们配合基建工程,在此地清理了二座战国时期的墓葬,分别编号为74长识基M1和M2,现将二个墓葬的发掘清理情况,简报于下:...
[期刊论文] 作者:单先进,熊传新,, 来源:考古学报 年份:1981
象鼻嘴位于长沙市湘江西岸溁湾镇北约二公里。它是一座高出湘江水平面约40多米、自然形成的椭圆形山头。山头北高南低,距湘江河岸约一公里,东边偏北有低洼的铜盆湖,南临...
[期刊论文] 作者:熊传新,雷从云, 来源:中原文物 年份:1985
我国古代灯具,种类繁多,造型别致,设计新颖,是我国光辉灿烂的古代文化艺术宝库中一枝绚丽的花朵。本文依据考古发掘中出土的实物和文献中有关的记载,就我国古代的灯具起...
[期刊论文] 作者:熊传新,陈慰民,, 来源:考古 年份:1980
1976年5月,长沙市河西咸嘉湖小学在兴建校舍时,发现一些有花纹的青砖和青瓷残俑,他们即时将情况报告我馆,并派笔者前往现场进行调查,证实为—座砖室墓,从5月4日至6日我...
[期刊论文] 作者:熊传新,何光岳,, 来源:湖南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2
一九五七年四月安徽省寿县东门外邱家花园发现的《鄂君启金节》,是研究楚文化的珍贵资料。我国著名学者郭沫若、谭其骧、商承祚、于省吾以及黄盛璋、殷涤非、罗长铭、姚...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