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6157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72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潘学彪, 来源:江苏农学院学报 年份:1997
从抗源的穗选和改造,抗病品种的选育,抗性机理的研究,抗性的遗传分析和分子生物学研究等多个方面,反映了美国近20多年不稻纹枯病遗传育种研究的进展,分析了取得进展的原因。其中关于......
[期刊论文] 作者:潘学彪,, 来源:江苏农学院学报 年份:1990
“苏农3037”是按照江苏省优质米育种协作组的要求,以原产斯里兰卡的水稻品种BG90-2为母本,与国际水稻研究所水稻品种IR24杂交选育而成.杂交工作于1981年夏季进行.从F_2代开...
[会议论文] 作者:潘学彪, 来源:中国科协首届学术年会 年份:1999
[期刊论文] 作者:潘学彪,, 来源:江苏农学院学报 年份:1993
受农业部教宣司和科技司委托,中国首届特种稻学术研讨暨产品展评会于1992年12月8~11日在上海隆重召开。来自20个省市农业科研部门、农业院校和其它单位的190多位代表出席了会...
[期刊论文] 作者:潘学彪,RushMiltonC, 来源:江苏农学院学报 年份:1997
在连续2年的试验中的水稻品种特青和Jasmine85对纹枯病抗性的遗传。对亲本、F1、F2、F3和回交世代的接种结果表明,在与感病亲本Cypress和Maybelle杂交的组合中,2个抗源表现分别具有一对显性抗纹枯病基因。这2个主......
[期刊论文] 作者:陈建民,潘学彪, 来源:江苏农学院学报 年份:1996
水稻隐性高秆基因的等位关系初步分析陈建民,潘学彪,梁国华,顾铭洪(江苏农学院农学系,扬州225009)水稻株高遗传研究一致地认为高秆对矮秆为显性。目前,用于籼稻育种实践的半矮生基因主要受......
[期刊论文] 作者:李欣,潘学彪, 来源:江苏农学院学报 年份:1995
对7个籼型光敏雄性不育系及其杂交F1进行花药培养的研究发现,光敏不育水稻虽然雄性不育,但其愈伤诱导率、绿苗产量均高于常规籼稻品种以及籼/籼、籼/粳杂交F1,光敏雄性不育系的花培后代......
[期刊论文] 作者:严华, 潘学彪, 来源:国外医学:微生物学分册 年份:2005
利用转基因植物生产病原微生物亚单位疫苗是一个新兴的领域,本文就生产流程、在转基因植物中表达成功的病原微生物亚单位疫苗和转基因植物疫苗的优缺点,提高亚单位疫苗抗原在...
[期刊论文] 作者:潘学彪,顾思梁, 来源:江苏农学院学报 年份:1997
在江苏农学院实验农场和美国路易斯安娜州兰大学水稻试验站,同时种植源间杂交组合Jasmine 85/特青的F4家系,纹枯病菌的接种试验表明,多数F4家系的病级与抗病亲本相似;少数家系的病级与感病对照......
[期刊论文] 作者:汤述翥,潘学彪, 来源:江苏农学院学报 年份:1996
在对6个水稻产格性测验品种进行统一测交鉴定的基础上,研究不同环境条件对杂种育种的影响,试验重复2 ̄3a。结果表明:多数广亲和品种的亲和性具有明显的籼粳倾向性;亚种间杂交F1的小穗育性......
[期刊论文] 作者:缪炳良,潘学彪, 来源:江苏农业研究 年份:2000
在农业结构调整中,水稻作为江苏省传统产业、优势产业、支撑产业的地位将持续不变。针对目前水稻生产产消过剩、外销不畅,稻米商品质量差、产业化程度低的问题,江苏水稻产业内部......
[期刊论文] 作者:潘学彪,王余龙, 来源:江苏农学院学报 年份:1993
广陵香糯系江苏农学院水稻育种组育成。经多点试种表现较好的丰产性、稳产性和抗逆性;整精米率高,米色洁白光亮,香味浓郁,品质殊优。1992年荣获中国特种稻金奖。研究表明,广...
[期刊论文] 作者:潘学彪,陈宗祥, 来源:江苏农学院学报 年份:1997
以抗感反应显著不同的水稻代表品种,研究了不同接种调查方法在抗纹枯病遗传研究中的适用性。结果表明,带菌短牙签嵌入接种,植株间始病迅速且整齐一致,感病品种发病适度,不同品种间......
[期刊论文] 作者:潘学彪,朱立煌, 来源:扬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1998
纹枯病(Rh。t。;lasJa。;iKil[n)是世界性的水稻两大真菌性病害之一,每年均造成巨大的产量损失。由于该病原菌的寄主范围宽、腐生能力强,病害发生发展受田间小气候影响大,因而对该病......
[期刊论文] 作者:陈宗祥,潘学彪, 来源:安徽农业科学 年份:1997
为了明确紫叶性状导入不衣系对配组一供主要经济性状的影响,对新育成的籼稻温敏核不育系苏紫S-1和苏紫S-2作配合力分析。结果表明:两个紫叶不育系主要经济性状的配合力多优于对照不育......
[期刊论文] 作者:潘学彪,陈宗祥, 来源:遗传 年份:1995
研究表明,本院获得的一种紫色水稻的植株色遗传受控于G、A、Pl3个独立基因座位上显性基因的互补作用,另有一独立的显性基因对Pl基因的表达起抑制作用。由于该抑制基因在灿稻中的高频率......
[期刊论文] 作者:李欣,顾铭洪,潘学彪,, 来源:江苏农学院学报 年份:1989
以8个品种的分期播种试验和5个品种的不同地点栽培试验,研究灌浆成熟期间环境条件对稻米品质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稻米的长度、宽度和长宽比等性状受环境的影响较小,而垩白...
[期刊论文] 作者:李欣,顾铭洪,潘学彪,, 来源:江苏农学院学报 年份:1987
对128个常见水稻品种的加工品质、商品品质、蒸煮品质的分析表明,品种的加工品质有明显差异,完整精米率的变异幅度最大;垩白面积与完整精米率呈极显著负相关;粒长、粒宽、长...
[期刊论文] 作者:陈宗祥,潘学彪,等, 来源:江苏农业研究 年份:2001
归纳了水稻卷叶性状的类型及其产生的正负效应,概述了卷叶的的遗传行为,提出在不同类型品种和不同生态地区利用合适的卷叶基因构建理想株型的思路,强调了对卷叶新株型的栽培体系......
[期刊论文] 作者:童蕴慧,潘学彪,等, 来源:江苏农业研究 年份:2000
选择抗感水稻品种,就5个水同部位对纹枯病菌(Rhizoctonia solani)侵染的反应及其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接种5d后叶鞘内侧的病斑扩展最快,其次是叶片和叶鞘外侧,叶片基部仅在边......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