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6402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547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潘启超, 来源:新医学 年份:1997
口服第三代头孢菌素——头孢布烯中山医科大学肿瘤研究所(510089)潘启超头孢菌素类(cephalosporins)抗生素不断发展,已有第一至第四代。第三代头孢菌素的特点是:抗菌谱广,主要能抑制革兰阴性菌,包括对绿脓......
[期刊论文] 作者:潘启超, 来源:癌症 年份:1998
抗肿瘤药物的研究进展潘启超主题词抗肿瘤药/药理学抗肿瘤药/治疗应用中图号R979.1近年来,抗肿瘤药物的发展突飞猛进,发展的药物种类很多,现概括说明各类药的发展。1干扰DNA前体合成及多胺合......
[期刊论文] 作者:潘启超, 来源:癌症 年份:1987
最近,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Rosenberg 等报告了一种新的癌症免疫疗法,在临床病人试用获得可喜的苗头,这就是输注淋巴介素激活的杀伤细胞(Lymphokine-activated killer,LAK...
[期刊论文] 作者:潘启超, 来源:中国新药杂志 年份:1999
缬沙坦(valsartan , V A L) 为血管紧张素Ⅱ( Ang Ⅱ) 受体 A T1 的阻断剂,它可阻止 Ang Ⅱ所引起的血管收紧及醛固酮释放,对轻中度高血压的降压效果显著,不逊于现有降压药物。又可逆转高压所引起的心肌肥......
[期刊论文] 作者:潘启超,, 来源:现代诊断与治疗 年份:1991
阿霉素(Adriamycin,ADM,Doxoru bi-cin,DXR)是广谱、强效的蒽环类(Anthr-acyclines)抗癌抗生素,在多种癌症的化疗中参与组成联合化疗方案,获得良好的疗效,本文特介绍阿...
[期刊论文] 作者:潘启超, 来源:广东医药资料 年份:1975
三尖杉属植物绝大多数的种类是我国的特产,该属9种,除一种产日本外,8种及4变种均产我国。我国民间有以三尖杉治疗恶性肿瘤的经验,国外近年由日本三尖杉提出四种有抗瘤作用的...
[期刊论文] 作者:潘启超, 来源:四川肿瘤防治 年份:1999
抗癌药物抗叶酸类自从氨甲喋呤(MTX)在四十年代末期出现,至今已五十年,现仍应用不衰,近年来有新品种的出现,值得介绍,兹综述如下。一、有末端谷氨酸类:(一)乙基去氮氨喋呤(依打曲沙,Eda-trexate,EDA)1.结构:将MTX的......
[期刊论文] 作者:潘启超, 来源:新医学 年份:1987
历史背景患癌症不经治疗而发生自发性退缩者,虽然很少,但屡见报告。在19世纪末发现这些病人很多是同时患有感染性疾病,然而用人工方法对癌症病人进行感染往往难于控制。...
[期刊论文] 作者:潘启超,, 来源:国外医学参考资料(内科学分册) 年份:1976
出血性膀胱炎是用环磷酰胺常见的副作用,这是其他烃化剂所无的。5例长期口服此药发生膀胱癌:4例男性,47~63岁,均因多发性骨髓瘤应用环磷酰胺,在3年2月至5年10月期间,用药...
[期刊论文] 作者:潘启超,, 来源:中国药学杂志 年份:2004
1980年9月中旬,应中山医学院等的邀请,美国耶鲁大学药理学教授、抗病毒及抗癌药专家普鲁索夫(Pro-soff WH)及美国北卡罗来纳州大学药理学教授郑永齐(Cheng YC)及肿瘤内...
[期刊论文] 作者:潘启超, 来源:广州医药 年份:1997
20届国际化疗大会关于新的氟喹诺酮类的报道中山医科大学肿瘤研究所(510060)潘启超氟喹诺酮类(Fluoroquinolones)是近年发展起来的合成抗菌药,其发展非常迅速,除现在使用的几种外,新品种层出不穷。在澳大利亚......
[期刊论文] 作者:潘启超, 来源:广州医药 年份:1999
[期刊论文] 作者:潘启超,, 来源:广州医药 年份:1989
一、引言近年来,生物学飞跃发展,逐渐由观察生命活动的现象深入到认识生命活动的本质,形成了崭新科学——分子生物学(Molecular Bi-ology)。这门科学通过对构成生物体的...
[期刊论文] 作者:潘启超, 来源:广州医药 年份:1999
[期刊论文] 作者:潘启超, 来源:广州医药 年份:1999
表3结果表明芦氟沙星与细菌及吞噬细胞同时共孵育的吞噬作用比无芦氟沙星者明显增多。无芦氟沙星被吞噬的活细菌可保持孵育期90min,其细胞内存活指数大于2。有芦氟沙星者活菌减少,3h内下......
[期刊论文] 作者:潘启超, 来源:中国新药杂志 年份:1998
目的:阐述3种拓扑异构I抑制剂,依莲洛特肯、拓扑特肯及9-氨基喜树碱的药理及临床疗效。方法:用经典的临床前及临床试验方法。结果:①依莲洛特肯(CPT-11)体内转变为SN38而显效。对小鼠S-180,Lewis肺癌、胰癌03、......
[期刊论文] 作者:潘启超, 来源:中国新药杂志 年份:1995
吡柔比星的药理与临床潘启超(中山医科大学肿瘤研究所,广州510060)吡柔比星(吡喃阿霉素,Pirarubicin,THP)是一种新的蒽环类抗肿瘤抗生素。1979年日本微生物化学研究所的梅泽滨夫(HamaoUmez-awa)博士及其同事所发现,是在阿.........
[期刊论文] 作者:潘启超,, 来源:中国新药杂志 年份:1993
阿克拉霉素 A(ACM)是天然的蒽环类抗癌抗生素,可嵌入 DNA 双螺旋中,抑制 DNA、尤其抑制 RNA 的合成。对多种动物肿瘤及人瘤裸鼠移植有抑制生长的作用。透入细胞内比柔红霉素...
[期刊论文] 作者:潘启超, 来源:中国新药杂志 年份:1996
泰可匹宁为放线菌培养液的糖肽类抗生素,其结构与万古霉素相似。活性等于或优于万古霉素,主要抑制G^+菌及对甲氧苯于霉素无效的金葡菌,对G^+厌氧菌如难辨梭菌亦有效。作用机理为抑制细......
[学位论文] 作者:潘启超,, 来源:浙江工业大学 年份:2015
利率市场化是国家经济体制改革中的核心问题,是我国金融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客观需要和必然结果。目前,世界上绝大部分的发达国家及一部分发展中国家都实现了利率市场化改革。...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