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9218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7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游铭钧,, 来源:人民教育 年份:2004
将“应试教育”转为素质教育,是一场深刻的变革,需要实现一系列的根本改革。 一、教育目标的转变 “应试教育”的目标,是为适应升入高一级学校的需要,最后把学生培养成...
[期刊论文] 作者:游铭钧, 来源:数学通报 年份:1993
我刊本期发表了国家教委基础教育课程教材研究中心主任游铭钧同志的信和三位数学家、数学教育家对高考改革的看法,值得一读。文章提出了一个严重而又不能回避的问题:随着社会...
[期刊论文] 作者:游铭钧, 来源:学科教育 年份:1990
【正】 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是教育战线九十年代必须全力以赴抓好的一项重要工作,是提高民族素质、搞好两个文明建设的奠基工程,是九十年代整个教育事业发展与改革的重点,它...
[期刊论文] 作者:游铭钧, 来源:教育学报 年份:1990
【正】 中小学的课程教材在基础教育体系中占有中心位置,教育方针的规定和培养目标的要求,集中的、具体的表现在中小学的课程结构和教材内容中,它直接地关系着培养什么人的问...
[期刊论文] 作者:游铭钧, 来源:卫生职业教育 年份:1998
实施素质教育与教育评价游铭钧人的素质是在人的发展过程中,以先天遗传为基础,在后天环境影响下,所获得的一切特性。所谓素质教育,就是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遵循人的发展规律,创设良......
[期刊论文] 作者:游铭钧, 来源:课程.教材.教法 年份:1990
教育是按照一定社会的需要和目的,有意识地对人的发展施以影响的活动。在教育活动中,影响人的发展的基本因素是学校课程,它在教育工作中处于中心地位。课程的研究涉及教育内容的选择与设计,以及如何实施和评价。社会对人的发展的需要,应体现在学校课程之中,通过......
[期刊论文] 作者:游铭钧, 来源:学科教育 年份:1991
【正】 江泽民同志指示:“要对小学生(甚至幼儿园的孩子)、中学生一直到大学生、由浅入深、坚持不懈地进行中国近代史、现代史及国情的教育。”这是进一步加强学校思想政治教...
[期刊论文] 作者:游铭钧, 来源:教育学报 年份:1991
【正】 教育是按照一定社会的需要和目的,有意识地对人的发展施以影响的活动。在教育活动中,影响人的发展的基本因素是学校课程,它在教育工作中处于中心地位.所谓“课程”,就...
[期刊论文] 作者:游铭钧, 来源:作文与考试·初中版 年份:2018
扬手,轻轻拂去空气中的朦胧。  晨曦如纱般覆盖在发尾,带动空气微颤,而后又归于平静。  百无聊赖地翻阅着手中的书,书页泛黄。疲惫地揉了揉颈部,余光往旁边一扫。  满桌的绯红色拨弄着心弦,目光微动,眼前渐渐与那日的一幕重合。  记忆中,只有一个狭小而空旷的房......
[期刊论文] 作者:游铭钧, 来源:作文与考试·初中版 年份:2017
这个世界真是奇妙呢,一切看着如此普通且平凡,却隐隐透露出了几分与众不同,似乎有什么神奇的东西从周围飞速窜过,而转念之间,却已错过,遗忘。  这个世界是如此平凡,平凡到令人乏味,虽然人人都在心底隐藏着一种渴望刺激、有趣的人生愿望,但只能蛰伏着罢了。然而,神奇是自......
[期刊论文] 作者:游铭钧,, 来源:人民教育 年份:1980
为了培养人才,大家都在探讨培养人的能力问题。如何理解能力?怎样培养能力?我谈些个人不成熟的意见,请同志们指正。如何理解能力智力和能力,这两个概念应该区别开来,不应混...
[期刊论文] 作者:游铭钧, 来源:中小学管理 年份:1995
中国学校课程教材的改革游铭钧一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国家十分重视学校课程教材的建设。建国初,毛泽东主席就指示教育部,要调集一批教育专家,集中力量制订学校的课程计划和课程标......
[期刊论文] 作者:游铭钧, 来源:中小学管理 年份:2004
关于农村学校课程教材改革的意见国家教委游铭钧党的十四大提出在本世纪末要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这是一顶关系到我们中华民族兴旺,关系到我们国家在21世纪......
[期刊论文] 作者:许书明,游铭钧,, 来源:雅安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00
构建新的语文课程教材体系,是素质教育和21世纪社会发展的需要。语文课程教材体系存在着以语文知识为中心,追求内容的形式化,脱离社会发展的实际和学生学习的实际。因此,必须构建新......
[期刊论文] 作者:邵宗杰, 游铭钧,, 来源:汉字文化 年份:2007
《语文常谈》中说,文字"是记录口语的符号",从一出现起"它就记录语言",而且"这是铁的事实"和"不可动摇的天经地义"。现在,"文字只是记录语言的符号,汉字是记录汉语的符号...
[期刊论文] 作者:邵宗杰 游铭钧, 来源:汉字文化 年份:2007
《语文常谈》中说,文字“是记录口语的符号”,从一出现起“它就记录语言”,而且“这是铁的事实”和“不可动摇的天经地义”。现在,“文字只是记录语言的符号,汉字是记录汉语的符号”,“语言第一性,文字第二性”,“文字不过是语言的衍生物”,“同语言比较,文字永远处于记录......
[期刊论文] 作者:邵宗杰,游铭钧,戴莲康,韦志榕,韩颖,唐少华,郭海平, 来源:浙江教学研究 年份:2019
浙江的综合课程改革从开始到全面实施,经历了风雨激荡的过程。在此期间,教育部、浙江省教委、浙江省教委教研室以及出版集团各位领导都付出了努力,为推动综合课程的落地实施...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