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8620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18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沈鸿鑫,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2004
艺术大师梅兰芳出生在北京,他艺术生涯的大部分时间.粤是在北京度过的。但梅兰芳和上海却有着特殊的情缘,他学戏登台在北京,唱红剧坛却是在上海。1932年,梅兰芳更是从北京迁居上海......
[期刊论文] 作者:沈鸿鑫, 来源:上海采风 年份:2020
田汉先生是一位杰出的戏剧大师,是我国话剧运动和戏曲改革的先驱者及领导人,同时又是一位著作宏富的剧作家。他写过大量的话剧剧本,还写过不少京剧、湘剧等戏曲剧本。1920年...
[期刊论文] 作者:沈鸿鑫, 来源:上海艺术评论 年份:2020
去年,本文作者曾以《梨园盛景—海派戏剧》为题,在上海图书馆举行讲座,向大家细细讲述了海派京剧的前世今生,对有关海派京剧的热点问题发表了看法,听众踊跃,反响强烈。文汇报...
[期刊论文] 作者:沈鸿鑫,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2000
弹词名家杨振雄先生逝世快两周年了,我凝视着他生前赠给我的著作《长生殿》,和他写给我的信件,一种怀念之情油然而生。 杨振雄出身评弹世家,乃父杨斌奎以弹唱《大红袍》、《...
[期刊论文] 作者:沈鸿鑫,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2017
北京市河北梆子剧团来沪演出他们新打造的《北国佳人》,这是北京市河北梆子剧团首次来沪献演,但一鸣惊人,受到了观众的热情追捧。河北梆子早就流传申城,与上海的舞台还有着一...
[期刊论文] 作者:沈鸿鑫,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2017
最近,温州市瓯剧艺术研究院为上海观众带来了三台好戏。在上海天气酷热的日子里,掀起了一股不小的瓯剧热。这次瓯剧院来沪献演了“那年那秋”蔡晓秋个人戏曲艺术专场、《白蛇传......
[期刊论文] 作者:沈鸿鑫,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2016
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政治方面发起变法维新运动,以及西方文化思潮在中国的传播,资产阶级改良文化运动也日益高涨。一批具有民主、爱国思想的知识分子提出了“诗界革命”“新文体运动”“小说界革命”等口号。他们主张改革旧文体,强调文艺作品的政治意义和社会教......
[期刊论文] 作者:沈鸿鑫,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2020
今年是徽班进京230周年纪念。四大徽班进京与我国最有代表性剧种京剧的形成有着直接的关系。中国的戏曲艺术源远流长,它起源于民间歌舞,又融合了角抵、百戏、讲唱、杂艺等多...
[期刊论文] 作者:沈鸿鑫, 来源:前进论坛 年份:2007
一、从七龄童到麒麟童京剧大师周信芳,艺名麒麟童。他原籍是浙江慈溪(今宁波慈城)人。但出生在江苏淮阴市。他的祖上是宦官人家,父亲周慰堂因迷恋京剧而下海从艺,唱旦角,取艺名金琴......
[期刊论文] 作者:沈鸿鑫, 来源:前进论坛 年份:2006
鲁迅与梅兰芳.一个是文坛巨匠.一个是伶界名角.他们曾经在同一城市居住多年。梅兰芳自1894年出生后,长期定居北京;而鲁迅是于1912年5月随南京临时政府教育部迁往北京,当时他在教育......
[期刊论文] 作者:沈鸿鑫, 来源:世纪 年份:2011
我国的昆曲艺术于200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首批“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的名录,成为世界级的文化遗产。昆曲起源于元末明初, 至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从明天启元年到清康熙末年一百年间为极盛时期。清代中叶(乾隆年间) 以后 , 昆曲逐渐由盛而衰,到清代......
[期刊论文] 作者:沈鸿鑫,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2016
最近,北大教授、著名京剧研究学者吴小如先生(1922-2014)毕生收藏的975张京剧老唱片入藏上海市文化艺术档案馆,这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毕生收藏 劫后“余声”  吴小如先生是著名的京剧研究专家。他幼年居住在哈尔滨时,就接触京剧唱片。乃父供职于中东铁路......
[期刊论文] 作者:沈鸿鑫,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2013
梅兰芳、杨小楼的《霸王别姬》编创于1921年的下半年。梅兰芳和杨小楼情谊非同一般。杨小楼是梅兰芳外祖父杨隆寿的徒弟,论辈分,他是梅兰芳的叔辈。杨小楼很喜欢梅兰芳这个小侄......
[期刊论文] 作者:沈鸿鑫,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2013
2012年10月,当时还是中国戏曲学院三年级生的张茜首次在沪推出“秋色茜香分外艳”专场演出,这位京剧程派新秀以清纯靓丽的台风、出挑不俗的表演赢得了观众的赞赏。...
[期刊论文] 作者:沈鸿鑫, 来源:世纪 年份:2009
周信芳,艺名麒麟童,他曾有两次婚姻,十七岁时娶著名武旦九仙旦(刘祥云)之女刘凤娇为妻,成婚于山东烟台。婚后生有一子二女,长子周丕承,长女连弟,次女连喜。后来周信芳与刘凤娇分居而离异。上个世纪20年代后期,周信芳与裘丽琳在上海结合,几年后结婚,生有四女二男:女采藻、采......
[期刊论文] 作者:沈鸿鑫,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2010
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先生一生演出的京剧、昆曲达数百出之多,而他的最后一部力作乃是京剧《穆桂英挂帅》。...
[期刊论文] 作者:沈鸿鑫,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2009
古代戏曲的演出,最初是在庙会、广场、高台进行的。到了宋代,戏曲已告成熟,出现了瓦舍(也称瓦市、瓦肆、瓦子)这样的演出戏剧、杂艺的大型游艺场。...
[期刊论文] 作者:沈鸿鑫,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2009
电影《梅兰芳》中,有一段梅兰芳与“十三燕”打对台的情节,这位“十三燕”的原型就是“伶界大王”谭鑫培。应该承认,这段戏写得十分抓人,两位演员演得也好。...
[期刊论文] 作者:沈鸿鑫,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2011
昆曲起源于元末明初,至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从明天启元年(1621)到清康熙末年(1722)这一百年问为极盛时期,至清代中叶(乾隆年间)以后,昆曲便逐渐由盛而衰;清代后期,昆曲班社大量减少,在......
[期刊论文] 作者:沈鸿鑫,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2009
窈窕风流杜十娘,自怜身落在平康。她是落花无主随风舞,飞絮飘零泪数行。青褛寄迹非她愿,有志从良配一双,但愿荆钗布裙去度时光。在青楼识得个李公子,啮臂三生要学孟梁。...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