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9904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26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沈敖大, 来源:社科信息文荟 年份:1995
这几年来,“儒学复兴”已成为一种时髦,如一位有识之士所说的:儒学先师孔丘“越来越成为一位现代人物;一年比一年规格提高的祭孔,要人、闻人们鞠躬如也,表明了他地位的...
[期刊论文] 作者:沈敖大, 来源: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1
关于明律的研究,有清以来不乏其人。纵观前贤的研究方法,就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即他们常常以唐律为参照系而论明律之得失。清代薛允升所撰《唐明律合编》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期刊论文] 作者:沈敖大, 来源:检察风云 年份:2006
近年来,咱们的娱乐界出现了两种时尚,一种是传媒上追逐“星闻”的时尚,打开纸质媒体,打开荧屏上娱乐频道,满眼、满耳都是“星闻”;一种是歌迷、影迷的“追星”时尚,手里摇着荧光棒,嘴里吼着“我爱你”。通过几年的“熏陶”,慢慢预热,渐渐升温,终于愈演愈烈,成“正果”了,出现......
[期刊论文] 作者:沈敖大,, 来源:检察风云 年份:2006
见义勇为一词,出自《论语·为政》,原文是“见义不为,无勇也”。“义者宜也”,“宜”即应该。可见,就字面解释,就是看到应该做的事,就勇于去做。用当代话语表述,就是“该出手...
[期刊论文] 作者:沈敖大, 来源:检察风云 年份:2006
改革开放伊始,从深圳传出不少名言,其中有这么一句:现在不努力读书,将来你只能去当干部。干部者,公务员也。之所以这么说,原因之一,公务员工资太低,不仅与下海的哥儿,弄潮的姐儿无法比,更低于职工,这是不争的事实。  20年后再回首,深圳产的名言不灵验了。而今是努力读书,争......
[期刊论文] 作者:沈敖大, 来源:检察风云 年份:2009
在旧社会,上海是有租界的。这租界,是洋人的天下,洋人是有“身份”的,而且最高,挨下来便是黑齿阿二,红头阿三,黄皮肤的国人——买办之类“高等华人”除外——没身份,被戏称为“黄皮阿四”,受尽凌辱,自不待言。动辄就是被骂、被打、被踢。那时国人挨踢又有一说,......
[期刊论文] 作者:沈敖大, 来源:检察风云 年份:2006
鲁迅曾抨击过当年传媒的低俗,说“七日一报,十日一谈,收罗废料,装进读者的脑子里去,看过一年半载,就满脑子都是某阔人如何摸牌,某明星如何打嚏的典故。”(《准风月谈·帮闲法发隐》)  曾几何时,咱健康向上的社会主义时代的传媒上,也出现了低俗的现象,引起了社会的警觉和关......
[期刊论文] 作者:沈敖大, 来源:检察风云 年份:2010
去年底,有一议题在网络上“蹿红”,余波至今尚存,那就是“白毛女”该不该嫁“黄世仁”,据某主流网站极短时间内阶段性统计,点击率3.7万,赞同的居多。真是不可思议。  这一议题诱发于《文艺报》资深文艺评论家熊元义的一次讲座。他在华中师范大学汉口分校演讲......
[期刊论文] 作者:沈敖大, 来源:检察风云 年份:2010
意大利北部重镇维罗纳的朱丽叶故居,吸引着世界的游客,朱丽叶的铜像令人驻足,爱情阳台使人神往。据说,游客们争相与朱丽叶合影,在爱情阳台上下流连忘返。  不知是否受到维罗纳的启发,眼下咱“名人故里”的“官司”正在神州大地上打得火热:赵云故里要争,李白故......
[期刊论文] 作者:沈敖大, 来源:检察风云 年份:2004
“迷网”是个新词,词典上大抵没收,当然也不会有解释。不得已作个界定的话,大概是迷恋上网以致迷失自我之谓吧。  有幅漫画很形象,可作为网的诠释。画上一父亲寻子,仰呼曰:“儿啊,你在哪里?”大半画面是一台台显示器,层峦叠嶂,云雾缭绕,有句云:“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期刊论文] 作者:沈敖大, 来源:检察风云 年份:2005
“就在同时代,同国度里,说话也会彼此说不通的。”这是鲁迅先生的文章《看书琐记(二)》里开头的话。(《鲁迅全集(五)花边文学》)。  接着,鲁迅引了巴比塞的短篇小说《本国话和外国话》,说是一法国阔人在家里招待在欧战中出生入死的三个士兵,阔人家的小姐也出来招待这三个......
[期刊论文] 作者:沈敖大,, 来源:检察风云 年份:2000
[期刊论文] 作者:沈敖大, 来源:检察风云 年份:2004
咱们中华民族有一个非常突出的传统,那就是重人情。投桃报李,礼尚往来,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来而不往非礼也。每逢佳节,亲友互访,也总是不忘带些礼品,大街上熙来攘往,人人有“礼”,构成了一道风景线。礼轻了还真是拿不出手,不像西方人,一条领带,一枚别针,就可打发了事。  ......
[期刊论文] 作者:沈敖大, 来源:检察风云 年份:1998
中国有句名言,可以说是放置四海而皆准的——水能载舟,也能覆舟。纵观中国历史,每个朝代的衰亡,皆是“水能覆舟”,每个朝代的兴起,皆因“水能载舟”。“水”是什么,人民也;...
[期刊论文] 作者:沈敖大, 来源:检察风云(法制新闻) 年份:2001
报载郑州市、区两双政府都设置了“馒头办”。市“馒头办”查获了一家无证的“黑馒头”单位,要处以罚款。区“馒头办”及时赶到,坚持要由区“馒头办”罚款。两级“馒头办”...
[期刊论文] 作者:沈敖大, 来源:检察风云(法制新闻月刊) 年份:2000
在我国历史上,妇女的地位一直很低,连孔夫子都把女子与小人并列,好像忘掉了他老娘的性别似的。所以男人做错、做坏了事,女子大抵就成了替罪羊。幽王祸国,归咎褒姒;纣王失国,...
[期刊论文] 作者:沈敖大, 来源:检察风云 年份:2006
易中天《品三国》热销,不禁使我想起了清初小说点评家毛宗岗。  毛宗岗评点《三国》(《三国演义》),不乏诙谐,偶涉油滑,有时也很有见地,能给读者以启迪。  比如说《三国演义》第65回马超大战葭萌关,说的是刘备兵临城下,张鲁遣马超拒敌,锦马超和莽张飞在葭萌关下大战......
[期刊论文] 作者:沈敖大, 来源:检察风云 年份:2007
咱泱泱大国素称“礼仪之邦”,国人也都以此自豪。但是,对于“礼仪”一词,误读的情况也不少。  之所以发此感慨,是读到了如下两篇报道:一篇是局长嫁女的报道,见2007年7月11日《燕赵都市报》,说的是河北晋州国税局长大摆嫁女宴,整个国税局居然无人办公。据报道,局长马某......
[期刊论文] 作者:沈敖大, 来源:检察风云 年份:2007
从网上读到金教授“力挺‘弃龙论’”的消息,颇为教授的勇气所折服。可惜的是“弃龙论”的原创人,那位党委书记——教授的顶头上司——却说自己并未主张“弃龙”,媒体搞错了。这么一来,教授“力挺”演化成教授“挺立”,只剩孤零一个人,想想不免感到滑稽。  金先生“......
[期刊论文] 作者:沈敖大, 来源:检察风云 年份:1998
法律是神圣的。但是在中国的封建时代,所谓“堂堂三尺法”就很难称得上“神圣”,它做不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管仲曰:“夫法者,上之所以一民使天下也。”一语道破了封建法典...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