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5846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220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沈师孔,, 来源:石油化工 年份:2006
主要评述了自1995年以来,全球天然气转化利用商业化技术的重大进展,包括合成气生产、天然气制合成油、含氧化合物生产(主要是甲醇和二甲醚)、甲醇制烯烃。综述了甲烷脱氢芳构...
[期刊论文] 作者:沈师孔, 来源: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年份:1996
简要概述了目前天然气和油田气化工利用的现状与研究开发动向,其内容包括:天然气直接和经合成气间接转化制烯烃,含氧化合物和燃料,天然气转化过程的经济概算;甲醇化学品,C3~C5烃催化转化......
[期刊论文] 作者:沈师孔, 来源:化学进展 年份:1992
一、前言 自五十年代以来,随着乙烯氧化制环氧乙烷,丙烯氧化制丙烯睛,邻二甲苯氧化制邻苯二甲酸酐,丁烯氧化脱氢制丁二烯和丁烷氧化制顺丁烯二酸酐等一系列重要的选择氧化过...
[期刊论文] 作者:沈师孔, 来源:化学进展 年份:1998
用催化剂的晶格氧作为烃类选择氧化的氧化剂,按还原-氧化模式,采用循环流化床提升管反应器,将烃原料和空气分开进料,在提升管反应器中烃分子与催化剂的晶格氧反应成氧化产物,......
[期刊论文] 作者:沈师孔, 来源:石油化工 年份:1991
一、引言 80年代初,随着同步辐射光源的出现和应用,发展了一系列新的表面和结构表征技术,其中以X-光吸收为基础建立的EXAFS、SEXAFS和NEXAFS已成为研究催化剂的定域结构...
[期刊论文] 作者:沈师孔,, 来源:石油化工 年份:1991
一、引言 80年代初,随着同步辐射光源的出现和应用,发展了一系列新的表面和结构表征技术,其中以X-光吸收为基础建立的EXAFS、SEXAFS和NEXAFS已成为研究催化剂的定域结构和表...
[期刊论文] 作者:李强,沈师孔, 来源:催化学报 年份:2002
考察了反应条件对Co-CeO2/SiO2催化剂上费-托合成反应性能的影响,并对催化剂进行了1 000 h稳定性和再生性能实验. 结果表明,添加铈助剂后,催化剂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再生性能,...
[期刊论文] 作者:沈师孔,JohnL.Gland, 来源:分子催化 年份:1989
用程序升温脱附(TPD)和俄歇电子能谱(AES)在80~773K范围内研究了甲硫醉在Ni(100)面上的脱附和分解.结果表明:当甲硫醇暴露度≤3L时(1L=1.33×10~4Pa.S),甲硫醇在表面分解...
[期刊论文] 作者:沈师孔,JohnL.Gland, 来源:分子催化 年份:1989
用程序升温脱附(TPD)和俄歇电子能谱(AES)在80~773K范围内研究了甲硫醉在Ni(100)面上的脱附和分解.结果表明:当甲硫醇暴露度≤3L时(1L=1.33×10~4Pa.S),甲硫醇在表面分解的脱...
[期刊论文] 作者:刘育,沈师孔, 来源:石油化工 年份:1994
探讨了直接利用甲烷氧化偶联产品中的稀乙烯制取环氧乙烷的可能性。在负载银催化剂上,分别了一氧化碳、氢气、二氧化碳、甲烷等对乙烯环氧化反应的影响。将乙烯的转化率保持在......
[期刊论文] 作者:沈师孔,闵恩泽, 来源:化学进展 年份:1998
用催化剂的晶格氧作为烃类选择氧化的氧化剂,按还原-氧化(Redox)模式,采用循环流化床提升管反应器,将烃原料和空气分开进料,在提升管反应器中烃分子与催化剂的晶格氧反应生成氧化产物,失去......
[期刊论文] 作者:徐康, 沈师孔,, 来源: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 年份:1991
分层次论述了国内外天然气湿气中C2~C4烷烃的化工综合利用方法的一些新进展,建议有关部门适当安排研究开发工作,以满足我国工业生产的需要。...
[期刊论文] 作者:高雄厚,沈师孔, 来源: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年份:1998
用IR、XRD和N2吸附等研究了晶化温度,晶化时间与MCM-41分子筛孔壁厚度,性能的关系,结果表明,在晶化温度90、120℃时晶化产物均为MCM-41分子筛,且结晶度随晶化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加,在150℃的晶化条件下,晶化1d时MCM-41分子......
[期刊论文] 作者:师海波,沈师孔, 来源:石油化工 年份:2004
使用包括脉冲和CO-TPD在内的瞬变响应技术研究了CeO2在Co-CeO2/SiO2费托合成催化剂中的作用.结果表明,氧化铈可提高表面反应中间物种金属甲酸盐的热稳定性,使其容易加氢生成...
[期刊论文] 作者:高雄厚,沈师孔, 来源:分子催化 年份:1999
选择硅酸钠-硫酸铝-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体系,在水热条件下合成MCM-41中孔分子筛,采用XRD、IR、NH3-TPD、^27Al-MASNMR进行了晶化温度与MCM-41分子筛结构和性能的关联研究。......
[期刊论文] 作者:师海波,沈师孔,, 来源:催化学报 年份:2006
采用脉冲D2反应研究了CeO2在Co-CeO2/SiO2费托合成催化剂中的作用机理.通过比较在Co-CeO2/SiO2和Co/SiO2催化剂上的脉冲D2反应实验结果发现,CeO2可以提高载体表面Si-OH的H—D同位...
[期刊论文] 作者:潘智勇,沈师孔, 来源: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2004
以α-Al2O3为载体,在加压条件下,采用初湿浸渍法制备了镧助Ni/α-Al2O3部分氧化重整催化剂和负载型钙钛矿型LCFM/α-Al2O3燃烧催化剂,考察了反应温度、压力、CH4与氧配比等因...
[期刊论文] 作者:余长春,沈师孔, 来源:化学物理学报 年份:1997
采用X光电子能谱(XPS)和脉冲反应技术考察了973K下经不同方法处理后的Ni/Al2O3催化剂表面的积碳,单独用CH4或CO处理后的催化剂在283.6eV左右出现了一个新的Cls峰,可归属为金属碳化物,对CH4,CO处理过的催化剂用CO2处理后发现......
[期刊论文] 作者:沈师孔,Gland,JL, 来源:化学物理学报 年份:1992
本文用程序升温脱附(TPD)研究了Pt(111)面上化学吸附Co~(18)与气相CO~(16)之间的交换反应动力学。实验结果表明,在10~(-8)到10~(-6)乇的Co~(16)压力和298到343K的温度范围内,...
[期刊论文] 作者:雷鸣,沈师孔,等, 来源:石油炼制与化工 年份:2002
采用内循环无梯度反就器,在YL-Ⅰ型MTBE裂解制异丁烯催化剂上进行了反应动力学研究。首先完成无梯度验证和排除内扩散效应,然后通过改变反应温度,原料组成和接触时间,得到一系列动......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