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9701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58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沈伯平,, 来源:江苏社会科学 年份:2013
目前,对于中国模式这一问题的探索,其话语权更多地掌握在外国学者手中。十八大报告提出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为我们争夺中国模式话语权提供了理论依据。我们不能因...
[期刊论文] 作者:沈伯平,, 来源:经济问题探索 年份:2014
股市的持续低迷又一如既往地引来了一片救市的呼声,但作者的研究认为,在利好消息密集的情况下,中国股市之所以保持低迷困局,既非源于宏观经济的不景气,也非源于投资者的非理性,而是......
[期刊论文] 作者:沈伯平, 来源:上海经济研究 年份:2005
有效市场假说作为现代金融学的理论基石,是建立在一系列严格假设条件基础上的。本文从信息不完全、信息不对称的角度初步探讨了有效市场假说的局限性,由此引出政府通过强制性...
[期刊论文] 作者:沈伯平,, 来源:价格理论与实践 年份:2015
证券交易所的产业自我规制是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的必要条件。由于模糊的产权结构以及核准制条件下的外在竞争环境弱化,中国两大证券交易所的产业自我规制激励不足。但深市内...
[期刊论文] 作者:沈伯平, 来源:改革 年份:2005
对西方规制理论文献进行系统梳理,初步界定了管制、规制与监管的区别,并探讨了其对我国建立完善政府规制体系的借鉴意义。...
[期刊论文] 作者:沈伯平,, 来源:经济问题探索 年份:2006
本文系统探讨了西方规制经济学关于政府与市场关系所经历的从“看不见的手”、“扶持之手”到“掠夺之手”的三个理论模型,并在此基础上以中国股票市场规制为例探讨了这些理论......
[期刊论文] 作者:沈伯平,, 来源:经济问题探索 年份:2009
在经历长达5年的低迷格局之后短暂繁荣不到2年的中国股票市场重又陷入困境。要挽救中国股市的困境,要防止美国式金融危机在中国的发生,政府不能再沿用传统的控制股票上市规模...
[期刊论文] 作者:沈伯平, 来源: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年份:2017
【摘要】随着交易所组织形式从会员制向公司制的转变及其跨国并购浪潮,在后金融危机时代,人们对于西方建立在交易所自我规制基础之上的规制和监管体系的质疑越来越多。缺乏对产业自我规制的应有关注是这场有关金融服务业规制改革大辩论的一大重要疏忽。在后危机时......
[期刊论文] 作者:沈伯平,, 来源: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年份:2018
认清国情,乃是认清和解决一切革命、建设和改革问题的基本依据。深刻领会和理解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变"与"不变",对于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
[会议论文] 作者:沈伯平,, 来源: 年份:
今年年初,美国主导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正式签署,有关其对我国影响的讨论掀起了一波热潮。有人认为,这一区域贸易安排会对我国对外贸易和投资带来较大冲击,不利于我国开放......
[期刊论文] 作者:沈伯平,, 来源:人民论坛 年份:2017
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供给主体的教师,必须考虑当代大学生的现实需要,从真正意义上使思想政治教育“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不能高高在上、悬浮在......
[期刊论文] 作者:沈伯平, 来源:改革 年份:2007
在西方发达国家。股票市场的政府规制呈现出不断强化的趋势。然而,在系统研究西方学者关于股票市场规制及其发展轨迹后发现,我国转型经济的特殊性,决定了我国股票市场规制的演化......
[期刊论文] 作者:沈伯平, 来源:生产力研究 年份:2003
面对中国持续20多年的高速增长,国际国内的学者们展开了一场针峰相对的辩论,面对令人眼花缭.乱的各种观点,国人应冷静判断我国所处的位置,既不要自我膨胀,也不要妄自菲薄....
[期刊论文] 作者:沈伯平, 来源:战略与管理 年份:2002
[期刊论文] 作者:沈伯平, 来源:南京社会科学 年份:1999
本文从中国人均GDP水平、产业结构现状及人力资源状况三方面客观分析了知识经济对中国提出的严峻挑战,并且初步探讨了目前中国应作出的理智选择...
[期刊论文] 作者:沈伯平,, 来源:南京审计学院学报 年份:2012
"为国有企业筹资、推动国民经济增长"这一政府股票市场规制的目标已经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监管当局应该将"加强投资者利益保护"作为股票市场规制的核心目标,以进一步推进中国......
[学位论文] 作者:沈伯平, 来源:南京大学 年份:2006
自2001年以来,中国股票市场已经陷入长达五年的低迷格局,而且至今还没有结束的迹象。面对股市的低迷困境,国内很多学者分别从投资者非理性、国有上市公司由于治理机制缺失所导致......
[期刊论文] 作者:沈伯平, 来源:中国投资 年份:1999
资本抽逃又称资本逃避、资本转移等,是衡量一国经济增长的稳定性,反映其金融体系潜在危机程度的重要指标。首先,从中国资本项目帐户看,1982年到1996年15年间,资本项目12年顺差3年逆差,合计......
[会议论文] 作者:沈伯平, 来源:全国非金属矿测试学术交流会 年份:1986
[期刊论文] 作者:沈伯平, 来源:教学与研究 年份:2022
从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人探索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艰辛历程对我国发展所处历史方位认识的视角,可以看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国情形塑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主要矛盾的变化以及我国......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