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1.0401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82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学位论文] 作者:汪泰初, 来源:安徽农业大学 年份:2006
到目前为止,樟蚕(Eriogyna pyretorum)线粒体(mtDNA)基因组的结构、功能等方面的研究至今尚未见报道,而线粒体基因组对于研究樟蚕在系统进化及其与其它昆虫的亲缘关系的定位至...
[期刊论文] 作者:汪泰初, 李兴,, 来源:北方蚕业 年份:2005
安徽省桑园主要分布在皖南山区、大别山区、长江流域和淮河流域的丘陵地区,属于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年积温4700~5200℃,平均相对湿度75%~78%,年降雨量900~1700mm.由于地理条件...
[期刊论文] 作者:肖林珍,汪泰初, 来源:中国蚕业 年份:2006
天蚕丝纤度粗、强度高、具有独特的光泽,可以制作富有特色的织物,有望成为新的丝织品素材。为此,有必要探索结合地域特点和提高蚕农经济效益的天蚕茧生产模式。近年来,天蚕的品种......
[期刊论文] 作者:汪泰初,邵千利, 来源:中国蚕业 年份:1999
[期刊论文] 作者:徐家萍,刘明辉,汪泰初, 来源: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年份:2002
本试验应用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和RAPD技术对一离子束诱变品种及其亲本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及RAPD指纹进行了比较分析,发现两者间在同工酶酶谱及RAPD指纹上均存在差异,从分子水平...
[期刊论文] 作者:汪泰初,赵秋华,等, 来源:安徽农业科学 年份:2003
用人工有性杂交、单株选择、系统选育的方法育成桑树新品种皖桑2号。多年、多点区试鉴定结果表明:皖桑2号产叶量比湖桑32号提高25%-30%左右,100kg桑产划量比对照湖桑32号有显著提......
[期刊论文] 作者:陈复生, 付承玉, 汪泰初,, 来源:安徽农业科学 年份:2003
分析了动物线粒体DNA的结构特点和基因成分,并就动物线粒体DNA的分子系统学及其研究方向进行了简要综述;同时,对绢丝昆虫线粒体基因组研究进展进行了阐述....
[期刊论文] 作者:汪泰初, 贾鸿英, 王储炎,, 来源:中国蚕业 年份:2008
影响桑椹新鲜度的主要因素是温度、湿度和环境中的O2、CO2等气体;目前,桑椹主要是通过机械冷藏库低温贮藏保鲜和在低温的基础上对空气中的O2、CO2进行气体调节保鲜。今后,在...
[期刊论文] 作者:李瑞雪, 汪泰初, 贾鸿英,, 来源:北方蚕业 年份:2009
介绍了近年来有关桑叶的活性成分、生物活性和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及其开发应用情况,认为除了养蚕以外,将桑叶开发成具有滋补保健作用的药物及食品,或者用于畜牧业生产,其市场...
[期刊论文] 作者:汪泰初,张和禹,李瑞雪,, 来源:中国蚕业 年份:2010
建立了用高效毛细管电泳技术测定虫草中核苷类化合物的方法,比较了冬虫夏草、人工培养的蚕蛹虫草、人工液体发酵的虫草菌丝及市售虫草制品中核苷类化合物的含量。采用熔融石英......
[期刊论文] 作者:汪泰初,冯纪元,贾鸿英, 来源:中国蚕业 年份:2003
植物叶片在离开植物体之后会出现一系列重要的生理衰退变化并最终死亡,研究和探索这种生理衰退的过程和原因对于提示叶片的衰老机制,寻求延缓叶片衰老的途径及植物体自然衰老...
[期刊论文] 作者:冯纪元, 鲍先巡, 汪泰初, 来源:中国蚕业 年份:2005
合肥市栽桑养蚕有着悠久的历史,上世纪90年代初发展到颠峰时饲养蚕种近6万盒,工农业产值上亿元,从业人员超过3万人.近年来,在全国蚕桑业正经历区域调整的大环境下,合肥市的蚕...
[期刊论文] 作者:徐家萍,贾鸿英,汪泰初, 来源:中国蚕业 年份:2002
[期刊论文] 作者:冯纪元,刘开纪,汪泰初, 来源:中国农学通报 年份:2003
桑树新品种7707、华明桑、红星五号、8001、8002是安徽省蚕桑研究所于20世纪80年代育成的具有较好综合性状(详见)的桑品种,其中7707、华明桑、红星五号均在1...
[会议论文] 作者:汪泰初,贾鸿英,李瑞雪, 来源:2008年中国蚕学会桑树病虫害防治学术研讨会 年份:2008
用几种生物防治措施对桑园中越冬后蛴螬进行处理,测定其致病力。结果表明,尿素对蛴螬的防治效果很好,校正累计死亡率可达81.40%;真菌和细菌类的致病效果受温度影响较大,在低温下的......
[期刊论文] 作者:张和禹,汪泰初,鲍先巡, 来源:中国蚕业 年份:2010
对桑树萎缩病的病原、病原物的分类、病原物的致病性及其传播媒介、病害流行的影响因素、病害的诊断与防治进行了综合论述,并对当前桑树萎缩病研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简要分析。......
[期刊论文] 作者:汪泰初,刘朝良,肖林珍, 来源:安徽农业科学 年份:2006
就线粒体DNA的结构特点和功能,以及线粒体DNA在遗传学上的特点和进化研究作简要综述。...
[期刊论文] 作者:张和禹,鲍先巡,汪泰初,, 来源:湖北农业科学 年份:2010
对合肥地区栽植的果用桑树的品种、栽植密度、剪伐方法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果用桑品种大十、红果1号、白玉王均可以在合肥地区栽植,栽植的株行距以1m×2m左右、每公顷栽...
[期刊论文] 作者:李瑞雪,周荣,苏雪强,汪泰初, 来源:广西蚕业 年份:2021
为了深入探索干旱对桑树等植物的影响和危害以及植物对干旱的适应性反应,从干旱胁迫的概念、干旱对桑树等植物的影响和危害、植物对干旱适应性反应以及在今后植物应用中的展望4个方面阐释了植物尤其是桑树在遭受干旱后,为响应干旱胁迫,在形态、生理生化以及分子......
[期刊论文] 作者:王钰婷, 汪泰初, 李瑞雪, 王伟,, 来源:广东农业科学 年份:2013
桑树是多年生木本植物,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遗传改良在桑树资源可持续发展中起到关键作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为之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近年......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