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8058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58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汪成民, 来源:灾害学 年份:1989
当前,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政治体制改革的开展,作为振兴国民经济主要支柱的科技工作的改革越来越迫切了。党的十三大政治报告指出,科技工作改革的核心是解决科技与经济...
[期刊论文] 作者:汪成民,, 来源:地震学刊 年份:1991
中国地震地下水动态观测网是我国仅次于测震网的第二大地震前兆观测系统.它的建成与运转,在国内外引起了广泛的重视与浓厚的兴趣,其原因不仅是由于此网建设投资少,建成快、成效大而被国家地震局授予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更重要的是它的建设思想充分总结了我国经......
[期刊论文] 作者:汪成民, 来源:国际地震动态 年份:2005
地震预报本质上是一门观测科学。本文分析了当前我国地震前兆监测台网存在的主要弊病,给出了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科学有效的地震前兆监测台网的建议。...
[会议论文] 作者:汪成民, 来源: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中国地质学会地学哲学委员会第十二届学术会议 年份:2010
本文从几次影响较大、鲜为人知的地震的成功预测事实举例,说明我国对大震的预测能力有很大的提高空间,并提出四点主要依据。同时从认识上、利益上、行政制度上分析了阻碍地震预......
[期刊论文] 作者:汪成民, 来源:西北地震学报 年份:1980
1979年7月9日18时57分在江苏溧阳发生了6.0级地震,震中烈度达Ⅷ度。这是我国唐山地震以后损失最大的一次地震。敬爱的周总理号召我们,每付出一次学费,就要对地震的认识增进...
[期刊论文] 作者:汪成民, 来源:地震 年份:1981
1981年1月24日,四川省甘孜州道孚县发生6.9级地震。这次地震前兆主要表现为: (一)小地震活动 (1)1978至1979年,石棉—康定—乾宁出现了密集的小地震条带,在其两端的康、泸、...
[期刊论文] 作者:汪成民,, 来源:国际地震动态 年份:1981
近几年来,地震地下水位观测在国内外得到广泛的重视与关注。1978年我国通过对大地震总结与预报实践检验将地下水列为重点研究项目之一,尤其在突破短期预报及临震预报方面,寄...
[会议论文] 作者:汪成民, 来源:第三届中国防灾减灾之路学术研讨会:纪念唐山抗震40周年暨平安京津冀学术研讨会 年份:2016
本文首先介绍了唐山地震的漏报情况,指出了抗震救灾指挥部的工作内容,大地震后由于唐山市遭到毁灭性破坏,一切活动都转移到唐山机场进行。10月的一天机场跑道边用杉杆搭起了临时......
[会议论文] 作者:汪成民, 来源:第三届中国防灾减灾之路学术研讨会:纪念唐山抗震40周年暨平安京津冀学术研讨会 年份:2016
通过邢台、河间、渤海、海城串发地震的后效影响场分析,发现每次地震都发生在前一次地震的后效异常区内.渤海地震的外围后效影响场有两个明显的异常区——辽宁熊岳与河北丰南...
[会议论文] 作者:汪成民, 来源: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 年份:2008
正确的预测是防灾减灾成效的前提与基础.当前国内外对巨灾的预测能力极低,而且灾害越重,预测能力越低。这一情况远达不到国家与人民的要求,急需改进.咎其原因主要是巨灾具有非常规的致灾机理,必须用中国传统的整体思维,使用一些非常规、自主创新的预测方法与技......
[会议论文] 作者:汪成民, 来源:中国地震学会地震流体专业委员会2020年学术年会 年份:2020
<正>我国开展地震地下流体研究已经有五十多年历史了,作为中国地震局三大重点攻关项目之一,国家曾在这项目中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取得许多成果,它为海城、松潘、龙陵地震预测、预报成功,唐山地震时创造青龙奇迹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多种原因,继承者对此了解不......
[会议论文] 作者:汪成民, 来源: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系列活动之十六 年份:2008
<正>正确预报是防灾减灾的前提和基础。当前国内外对灾害链预测能力极低,而且灾害越重,预测能力越低。这一情况远达不到国家与人民的要求,急需改进。目前我国地震的趋势预测成功率25%,短临预测成功率10%,7级地震短临预测的成功率小于5%。灾害越大预报能......
[期刊论文] 作者:汪成民,宇文欣, 来源:地震 年份:1989
通过对本区的土氡含量测量和初步分析,长白山天池火山活动区土氡含量在空间分布上具有一定规律,虽然观测点布没在不同海拔高度的地理地貌和不同岩性的地质环境中,并没有因其...
[期刊论文] 作者:朱自强,汪成民, 来源:地震 年份:1990
本文通过对大同—阳高地震震区、宏观异常点、二个火山口等八条断层气剖面测量结果分析,讨论了挥发性气体元素Rn、Hg含量与地震烈度的关系,查明一些隐伏断裂的存在,并评价其...
[会议论文] 作者:Wang Chengmin,汪成民, 来源:地震预报发展战略研讨会 年份:2004
  地震预报本质上是一门观测科学。本文分析了当前中国地震前兆监测台网存在的主要弊病:信息传播均匀扩散的传统理念、“守株待兔、定点设防”式的台网格局、忽视短临信息特......
[期刊论文] 作者:汪成民,张洪波, 来源:地震学报 年份:1982
本文广泛收集了我国54次地震前地下水位变化的观测资料,对地下水位短期和临震的变化形态、时间空间特征进行了叙述和分析。着重说明事实和寻找可能有的规律,指出: 1)地下水位下降异常是一种最普遍的震前现象; 2)异常的空间展布是不均一的,形态是多样的,而不是如......
[期刊论文] 作者:朱宏任,汪成民,, 来源:灾害学 年份:1990
地球是一个巨大的开放系统。地球的脱气是岩石圈与大气圈进行物质能量交换的重要形式,也对人类生活环境产生重大影响。地球的脱气场所与地质构造关系密切。大规模的脱气在空间上是不均匀分布的,在时间上是非匀速有起伏的。灾变事件往往伴随有气体异常,气体异常......
[期刊论文] 作者:汪成民, 李宣瑚,, 来源:中国地震 年份:1991
地球是一个巨大的开放系统,地壳放气现象是地壳不同层次进行物质、能量、信息交换的重要形式。因此,强烈放气通道实际上是一个洞察地球内部物理变化、化学变化、应力应变的“...
[期刊论文] 作者:殷积涛,汪成民, 来源: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年份:1988
在细微的地下水动态观测中,发现了一些传统水文地质学理论难以解释的现象。本文从含水介质的弹性和渗透性入手,讨论了承压含水层在弹性变形条件下,地下水的贮存和流动特征,导...
[期刊论文] 作者:殷积涛,汪成民, 来源:中国地震 年份:1988
本文在充分考虑承压含水层的弹性和渗透性的基础上,重点讨论了承压含水层的荷载效应和井孔水位的气压效应。首先以大面积荷载为例,分析了封闭状态下含水层的荷载效应,得出了荷载强度σv及其所诱导的孔隙压力P之间的关系,即P=rσv,r是一个与含水介质力学性质有关......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