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8367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63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江净帆,, 来源: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6
蒋庆先生认为“读经”运动在于培养文化自觉,以培养文化意义上的中国人。但笔者从能否全面认识自己的文化、能否达到对自己文化的自觉认同、能否具备文化的世界眼光这三个方...
[学位论文] 作者:江净帆,, 来源: 年份:2002
未来学家曾断言:19世纪是铁路时代,20世纪是高速公路时代,21世纪将是网络时代。现实发展的种种迹象表明,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互联网作为信息传播的第四媒体,正广泛渗透到人类生......
[期刊论文] 作者:江净帆,, 来源: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1
《周易》谦卦是中国传统谦德的滥觞。孔子所作之《易传》及后儒的注解认为,以卦象推及人道,谦卦大致有谦退、谦让、谦虚三德:有而不居谓谦退,其意在提醒禄位尊盛之人勿居有持...
[学位论文] 作者:江净帆,, 来源: 年份:2010
对于无所不在的空间,人们往往关注其物质属性以及由此所具有的实用、美观功能。而本研究则以喜洲白族传统民居为例、以中国传统建筑理论与空间社会学为主要分析工具,通过对民...
[期刊论文] 作者:江净帆,, 来源: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年份:2004
新建本科院校转型为应用型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普遍发展趋势。新建本科师范院校在转型发展中同样需要回应办学定位、办学特色、办学模式等一系列问题。办学定位方面,学校在...
[期刊论文] 作者:江净帆,, 来源:大理学院学报 年份:2011
喜洲白族传统民居作为深受汉文化影响的民间建筑,蕴涵着丰富的"礼"教意蕴。"礼"教之根本要旨是辨尊卑、别名分,它在喜洲白族传统民居中可以分为"外向礼制教化"与"内向礼制教...
[期刊论文] 作者:江净帆,, 来源:道德与文明 年份:2011
我国传统礼仪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从其产生的一开始,便不仅仅停留于调节个体成员互动的层面,而是作为一种政治工具,更多地被赋予了社会控制的意义。...
[期刊论文] 作者:江净帆,, 来源:社科纵横 年份:2009
近20年,中国兴起了对教化问题的研究,但对教化之概念使用常出现纷繁混乱的情况。笔者探讨了教化一词的本义,并在区分教化与教育、教化与社会教化及辨析教化政治属性、载体与...
[期刊论文] 作者:江净帆,, 来源:当代教育科学 年份:2016
我国目前尚无本科层次小学全科教师人才培养的能力标准。"GSP"能力标准着眼于未来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与成长,兼顾通识、学科、专业能力三者之间的平衡,追求小学教师"专"与"兼"...
[期刊论文] 作者:江净帆,, 来源:社科纵横 年份:2009
质化与量化研究的整合是一个亟待深入探讨的问题。了解质化与量化研究的分歧、认识两者间"范式之争"的本质,是寻求两者整合的起点;在质化与量化研究能否整合的问题上,主要有...
[期刊论文] 作者:江净帆,, 来源:教育导刊 年份:2011
美国是近代通识教育的起源地,其通识教育理念及实践在世界范围内具有较为典型的代表性和影响力。文章希望通过分析美国哈特研究协会于2009年发布的调查报告《通识教育发展走...
[期刊论文] 作者:江净帆,, 来源:课程.教材.教法 年份:2017
针对小学全科教师培养这一新兴领域,亟待辨析并解决三个问题:一是在培养定位上,全科教师不仅是我国当前农村教育发展的应急之需,也是未来基础教育及教师教育改革的发展之势;...
[期刊论文] 作者:江净帆,, 来源:中国教育学刊 年份:2016
《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意见》提出在未来小学卓越教师领域将重点探索小学全科教师培养模式。由于小学全科教师较早实践于我国中西部农村教育,其往往被简单界定...
[期刊论文] 作者:江净帆,, 来源:中小学管理 年份:2011
构建中小学教师"会诊-反思"集中培训模式的缘由:回归培训实然需求,发挥学员主体作用,促进教学相长。教师"会诊-反思"集中培训模式的理念基础:在知识观上,强调学员学问性知识...
[期刊论文] 作者:江净帆,, 来源:中华文化论坛 年份:2010
我国传统民居中蕴涵有丰富的家族教育内容。喜洲白族在历史上深受儒家文化影响,因此其传统民居亦体现出此方面的典型代表意义,这主要表现为:喜洲白族传统民居的门楼、照壁上常以......
[期刊论文] 作者:江净帆, 来源: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 年份:2011
职业道德教育低效应该从社会学视角去寻找对策,既要弱化社会失范对职业道德教育的消极作用,又要强化社会正面影响对职业道德教育的积极作用,包括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
[期刊论文] 作者:江净帆,, 来源: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年份:2004
邓小平教育理论的有机组成部分包括素质教育思想.邓小平素质教育思想强调中国教育发展应具有科学性、开放性、前瞻性、教育服务对象的全体性、教育培养目标的和谐性、教育教...
[期刊论文] 作者:江净帆,, 来源:重庆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11
郑板桥的家教思想比较集中地反映在了其家书中,而其家教思想的一个突出特征便是要求家人关怀周围的弱势群体,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要求家人代其向同宗寒族派发钱物;要求家人...
[期刊论文] 作者:江净帆,, 来源:重庆社会科学 年份:2006
发展民办社区学院是我国在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之后,解决人民群众教育需求与国家教育投入矛盾的选择。加强体制建设关系到民办社区学院的健康发展,目前应该重点搞好投资回报......
[期刊论文] 作者:江净帆, 来源:中华文化论坛 年份:2011
“知微”是儒家重要的道德修养思想。因任何事物都由萌动之“几”发展至盛大之“势”.“几”对事物发展而言,具有先兆性、同时又具有可控性,因此在道德实践中“知微”、也即“观......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