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8062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28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毛策, 来源:孔子研究 年份:1995
唐仲友,字与政,号悦斋,南来浙江金华人。其父唐尧封,为“绍兴二年进土,又中师儒选”,“郑刚中尝举以自代,累迁礼部侍郎大司成改殿中侍御史直龙图阁朝散大夫”,他“遇事敢言,不避权贵”......
[期刊论文] 作者:毛策,, 来源:浙江师范大学学报 年份:1989
【正】 唐仲友,字与政,号说斋,南宋婺州人。他是绍兴二十一年进士,“兼中宏辞,通判建康府”,曾上万言书给孝宗皇帝,“除著作郎”,又“出知信州,以善政闻,移知台州”(《宋元学...
[期刊论文] 作者:毛策,, 来源:浙江师范大学学报 年份:1987
【正】 陈学昭,原名陈淑英、陈淑章,1906年4月生于浙江省海宁县盐观镇。她是经受过“五四”运动洗礼,中国现代文学“第一代作家”之一。一陈学昭是1924年开始走上文学创作道...
[期刊论文] 作者:毛策,, 来源:文学遗产 年份:1989
《文学遗产》1988年第2期束景蕙《〈卜算子〉非严蕊作考》一文中在涉及唐仲友时,用较多篇幅说明他是"狎妓成癖,恃权玩弄女性,贪污劣迹昭著"的"赃官"。这实在是唐仲友生...
[期刊论文] 作者:毛策,, 来源:修辞学习 年份:2008
今年6月30日晚上9时,接新加坡长途国际电话,已经90高龄的郑子瑜夫人沉痛地告诉我,先生于当日下午5时许去世。虽然对郑先生的逝世是有心理准备的,但是,接到郑子瑜遽归道山...
[期刊论文] 作者:毛策,, 来源:浙江师大学报 年份:1991
【正】 说明:本年谱以记录谱主生平、交游、创作专集以及在谱主文学生涯中具有转折意义的单篇创作为主,谱主全部著译请参阅《陈学昭研究专集》中《陈学昭著译系年》[浙江文艺...
[期刊论文] 作者:毛策, 来源:浙江师大学报 年份:1994
郑氏家族藏书及其著述毛策一、郑氏家族的藏书顾志兴《浙江藏书家藏书楼》(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1版,以下简称顾文。)第五章"开一代风气的宋濂与'青萝山房"'专节在介绍宋濂"青萝山房"藏书......
[期刊论文] 作者:毛策,, 来源:国际汉学 年份:2011
本文从学术史视角归纳马来西亚知名汉学家郑良树的学术风格,包括多视角逻辑推理、出土文献之补正、语言演变之分析等诸多特征。...
[期刊论文] 作者:毛策, 来源:国际汉学 年份:2003
小引郑子瑜在中国修辞学史、黄遵宪研究、郁达夫诗词及周氏兄弟新诗等诸多治学领域中对华夏传统文化贡献巨大,因此得到日本学术界的推崇与青睐。1962年以后,他曾经数度应邀赴...
[期刊论文] 作者:毛策, 来源:山东社会科学 年份:1989
众所周知,与苏曼殊同时登上文坛的一大批小说作家,不管是谴责小说,还是鸳派小说,它们所表现的只是生活的原始形态,离真正的艺术创造尚有很大的距离.苏曼殊在辛亥革命前后的小说创作中,有意识地挣脱了政治功利对文学的束缚,以一种痛苦的理性态度向读者昭示了过渡......
[期刊论文] 作者:毛策, 来源:中国文学研究 年份:1989
【正】 一九○三年由日本归国行迹考 苏曼殊一九○三年秋由日本归国后的行迹是他一生萍踪浪迹最为迷离难考的问题之一。此事对研究苏一生关系甚大,因为这一年是他人生旅途中...
[期刊论文] 作者:毛策, 来源:国际人才交流 年份:1995
[期刊论文] 作者:毛策, 来源:中国文学研究 年份:1987
【正】《断鸿零雁记》是苏曼殊影响颇大的成名作,它奠定了作者在中国近代文学史上的独特地位。一般文学史著作和专论,均将此作最初发表时间定为辛亥革命之后的1912年,刊行于...
[期刊论文] 作者:毛策,, 来源:浙江师大学报 年份:1992
【正】 浦江郑氏家族在吴莱、柳贯、方凤、宋濂、方孝孺等浙东学派中坚理论扶持下,到明代初年走上家族史上辉煌的顶峰,被朱元璋誉为“江南第一家”,众多族人被封建阶级所倚重...
[期刊论文] 作者:毛策,, 来源:文献 年份:2003
郑子瑜,原名梓瑜,1916年3月18日出生于漳州市。当今新加坡籍知名汉学家,曾任日本早稻田大学语学研究所研究员、研究院客座教授、北京大学及厦门大学客座教授、复旦大学顾问...
[期刊论文] 作者:毛策, 来源: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6
是其所是非其所非--读《郑子瑜学术论著自选集》毛策香港中文大学教授郑子瑜的这本《学术论著自选集》是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现代社会科学名家学术论著自选集”系列中的一本,荣获“95国家图书荣誉大奖。纳入该系列中的,都是内地的著名学者,如费孝通、季羡林?........
[期刊论文] 作者:毛策, 来源:东方艺术 年份:1997
走近大家的大家郑子瑜学行管窥(上篇)毛策1就我个人而言,走近郑子瑜是十分艰辛的。当《挑灯集》于1992年在人民文学出版社问世时,以其作为海内外文学丛书之一,我曾粗粗地浏览一过,这本散......
[期刊论文] 作者:毛策, 来源:东方艺术 年份:1997
走近大家的大家郑子瑜学行管窥(下篇)毛策5郑子谕与周作人的交往,最能看出郑氏的“道德文章”,在笔者眼中,此四个字也是“大家的大家”所必须具备的条件。郑、周订交之始,用郑子瑜自......
[期刊论文] 作者:毛策, 来源:抗日战争研究 年份:1998
抗战8年,浙、闽、赣东南三省的新闻工作者和文化出版工作者置身于抗敌前哨,经受了严峻的考验,为繁荣东南抗战文化作出了卓越贡献。据不完全统计,东南三省在8年间创办各类报刊近百种......
[期刊论文] 作者:毛策, 来源:文史杂志 年份:1988
《文史杂志》在1987年第2期和第6期上分别发表了《浅谈苏曼殊与外国文学的关系》(袁荻涌著,以下称袁文)和《芒鞋破钵无人识》。(邓经武著,以下称邓文)两篇关于近代著名文学家苏曼殊的文章,其中不乏独到的见解。但是,在史料引征和运用上错误甚多,其原因是作者运用的......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