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8445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63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李宁,武玲慎, 来源:临床皮肤科杂志 年份:1995
为探讨免疫组化技术对附属器肿瘤的诊断价值,作者利用PAP方法,以CEA、EMA、S-100蛋白、角蛋白K174及K27的单克隆抗体对24例皮肤附属器良性瘤进行了染色。结果显示,汁腺肿瘤对CEA、EMA及角蛋白K174呈阳性反应,毛源性......
[期刊论文] 作者:丁颖果,武玲慎,涂平, 来源: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年份:2004
目的研究端粒酶在皮肤恶性肿瘤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cRNA探针与石蜡标本进行原位杂交的方法检测30例皮肤基底细胞癌、15例皮肤鳞状细胞癌、19例...
[期刊论文] 作者:赵邑,武玲慎,涂平, 来源:临床皮肤科杂志 年份:2003
报告1例具有显著家族史的疣状增生性汗孔角化症患者,多年来皮损表现为播散性浅表性汗孔角化症的典型皮疹,但近两年来腹股沟处出现罕见的疣状损害.结合该病例复习文献进行了讨...
[期刊论文] 作者:李宁,郭英年,武玲慎, 来源:临床皮肤科杂志 年份:1994
对16例乳房外Paget病的临床、治疗及预后进行了回顾。结果提示,乳房外Paget病多发生于老年人,主要发生于外阴部皮肤,典型皮损为湿疹样境界清楚的红斑,少数病例伴有相关内脏恶性肿瘤,治疗首选局......
[期刊论文] 作者:李宁,武玲慎,马圣清, 来源:临床皮肤科杂志 年份:1995
为探讨免疫组化技术对附属器肿瘤的诊断价值,作者利用PAP方法,以CEA、EMA、S-100蛋白、角蛋白K174及K27的单克隆抗体对24例皮肤附属器良性肿瘤进行了染色。结果显示,汗腺肿瘤对CEA、EMA及角蛋白K174呈阳性反应,毛源......
[期刊论文] 作者:季素珍, 涂平, 武玲慎,, 来源: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年份:2003
龟头疣状黄瘤是一种少见病.患者男,52岁.包皮疣状皮损20年,并缓慢增大.住院手术切除,病理证实为疣状黄瘤.术后随访1年皮损无复发....
[期刊论文] 作者:陈喜雪,朱学骏,武玲慎, 来源: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年份:2002
患儿女,3岁半.出生6月后,左耳后出现水疱、大疱伴瘙痒.1岁后头皮经常出现水疱大疱,大约10天水疱大疱可自行消退,不留瘢痕.据患儿母亲诉每次出疱前局部均先感觉瘙痒伴面部潮红...
[期刊论文] 作者:季素珍,涂平,武玲慎, 来源:临床皮肤科杂志 年份:2003
报告1例砷中毒男性患者,56岁,因白血病曾服用含砷剂中药.初发手指疣状增生,以后左肋部、手掌见角化性斑疹、丘疹.组织病理提示左手指鳞状细胞癌,肋部、手掌鲍温病.治疗:手术...
[期刊论文] 作者:郭英年,马圣清,武玲慎, 来源:中华皮肤科杂志 年份:1990
本文对19例系统性结节病、4例皮肤结节病及包括肺结核、肺癌等14例其他疾病的Kveim反应进行了观察。结果I9例系统性结节病的阳性率高达73.7%,在5例阴性反应的系统性结节病患者中有4例试验前服过强的松,皮质类固醉可抑制此反应。在4例皮肤结节病及肺结核、肺癌等......
[期刊论文] 作者:郭英年,马圣清,武玲慎, 来源:中华皮肤科杂志 年份:1989
[期刊论文] 作者:马小玲, 涂平, 马圣清, 武玲慎,, 来源:临床皮肤科杂志 年份:2004
[期刊论文] 作者:张凡, 武玲慎, 涂平, 朱学骏,, 来源: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年份:2007
[期刊论文] 作者:汪旸,涂平,武玲慎,朱学骏,, 来源:临床皮肤科杂志 年份:2007
报告1例经典型卡波西肉瘤。患者男,80岁,汉族。右下肢多发紫红色结节,表面覆疣状痂屑;皮损逐渐蔓延并累及左下肢。组织病理表现为真皮内梭形细胞增生,形成裂隙样血管,其中可...
[期刊论文] 作者:王云,陈喜雪,武玲慎,涂平,, 来源:临床皮肤科杂志 年份:2013
目的:总结皮肤转移癌的临床及组织病理特点,加深对皮肤转移癌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于2006—2012年间诊治的27例皮肤转移癌患者的临床表现、组织病理学特...
[期刊论文] 作者:张凡,涂平,卜定方,武玲慎, 来源:临床皮肤科杂志 年份:2010
目的:研究激光捕获显微切割及基因扫描定性检测T细胞受体(TCR)γ基因重排在早期蕈样肉芽肿(MF)细胞中表达的可行性.方法:激光捕获显微切割(laser capture microdissection,LCM)分离早......
[期刊论文] 作者:倪春雅,涂平,武玲慎,刘玲玲, 来源:中华皮肤科杂志 年份:2004
目的 观察蛋白酶活化受体2(PAR-2)在特应性皮炎(AD)患者皮肤中的表达以及他克莫司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 比较6例中重度AD患者外用0.1%他克莫司软膏治疗3周前后的临床症状、体征...
[期刊论文] 作者:陈琼,朱学骏,杨海珍,武玲慎, 来源:中国药学杂志 年份:1998
目的:比较醋酸曲安奈德与丙酸氯倍他索两种激素对两种不同动物模型的作用。方法:采用小鼠阴道上皮细胞有丝分裂模型及小鼠尾部鳞片表皮模型,评价醋酸曲安奈德与丙酸氯倍他索抑制......
[会议论文] 作者:徐兵,涂平,马圣清,武玲慎, 来源:第一届中国艾滋病性病防治大会 年份:2001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对6全鲍温样丘疹病和9例尖锐湿疣生殖器上皮HPV感染皮损进行了p53蛋白、p21蛋白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的检测.结果p53阳性率为;鲍温样丘疹病50﹪(3/6);尖...
[期刊论文] 作者:徐兵,涂平,马圣清,武玲慎, 来源:中华皮肤科杂志 年份:1998
目的 探讨表皮角朊细胞对抗中波紫外线(UVB)损伤和致癌的机制方法 采用LSAB免疫组化方法, 测定UVR照射后大鼠正常表皮p53蛋白及p21蛋白表达.结果 UVB单次照射后4小时即能测到p53蛋白表达, 第8小时左右达到峰值, 72小时后消失;p21蛋白出现时间与p53蛋白相同, 但......
[期刊论文] 作者:孙宇,涂平,武玲慎,宋继权,冷静, 来源:临床皮肤科杂志 年份:2005
目的:研究中药对C57BL/6小鼠毛发生长周期的影响。方法:将143只C57BL/6小鼠按给予不同浓度的野山楂、女贞子、猪苓、白芨醇提取物混合剂以及人参总皂苷,分组采用体外直接给药...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