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9505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86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欧阳镇,, 来源:江西社会科学 年份:2011
印顺从探究印度佛教的视野,深刻地揭示佛法人间性丧失的真面目:一方面是大乘佛教的神化、俗化现象出现;另一方面是佛法与现实佛教界存在着距离。印顺还从多角度剖析二者形成...
[期刊论文] 作者:欧阳镇,, 来源:江西社会科学 年份:2007
春秋战国时期,在治国方略上出现众多派别的主张,老子作为道家学派的代表,对持“有为之政”的各派别思想展开了猛烈的批判和抨击,极力倡导“无为而治”的思想,从另一个角度表...
[期刊论文] 作者:欧阳镇,, 来源:九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2
本文分析了慧远重视佛教戒律的社会原因及其意义,阐述了慧远与世俗政治人物交往的立场和原则:一是不分官职大小;二是不谈政治问题;三是不贪名利富贵。同时还论述了慧远与佛教...
[期刊论文] 作者:欧阳镇,, 来源:江西社会科学 年份:1996
试述梁武帝力促佛教僧制的中国化□欧阳镇南北朝是中国佛教发展的重要阶段,南朝佛教在梁武帝时而极盛。据道世《法苑珠林》载,南朝宋时有寺1913所,僧尼3600人,齐时有寺2015所,僧尼32500人,梁时有寺2846所......
[期刊论文] 作者:欧阳镇,, 来源: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2
我国佛教慈善事业应从弘法利生、组织制度两个方面去拓展。在弘法利生方面,要强化佛教慈善的理念,扩充佛教慈善的内容和采取“授人以渔”的方法;在组织制度方面,需探索“本土...
[期刊论文] 作者:欧阳镇,, 来源:佛学研究 年份:2015
南泉普愿(748—834),俗姓王,常自称王老师,河南新郑人。关于南泉普愿的生平,尹文汉先生将南泉普愿禅师的一生分为三个时期,即“悟道前的准备时期,即他人马祖道一之室前出家、密县大隗......
[期刊论文] 作者:欧阳镇,, 来源:宜春学院学报 年份:2011
慧远鼎力护教的论辩内容具体来说,主要表现为:一是辩解与孝道的冲突;二是化解与君道的冲突;三是释解与沙汰的冲突;四是消解与礼制的冲突。,慧远这种调和外来佛教与传统文化矛盾的努......
[期刊论文] 作者:欧阳镇,, 来源:世界宗教研究 年份:2004
[期刊论文] 作者:欧阳镇,, 来源:法音 年份:2004
中国近现代的著名高僧虚云和尚(1840-1959),湖南湘乡人,俗姓萧,名古岩,字德清。19岁时在褔建省鼓山涌泉寺出家,次年受具足戒。此后,虚云和尚四处行脚,参访名山,拜师问道,...
[期刊论文] 作者:欧阳镇,, 来源:宜春学院学报 年份:2012
较全面地论述了虚云和尚的普请劳作的家风。一是规定僧众必须从事劳动的意义;二是倡导劳作方式灵活多样的模式,以及描述劳作场面生动活泼的情景;三是总结劳作收成自给有余的硕果......
[期刊论文] 作者:欧阳镇,, 来源:江西社会科学 年份:1994
论汉地佛教丛林制度的社会功能欧阳镇三中全会以来,党的宗教政策得到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各地修复和开放了一大批寺观教堂,依法合理地安排了宗教活动场所,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九......
[期刊论文] 作者:欧阳镇,, 来源:世界宗教文化 年份:2013
本文认为庐山道教文化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仅弘道的中心有所变化,而且弘道的深度和范围亦有异。归纳起来看,庐山道教文化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一是庐山道教文化...
[期刊论文] 作者:欧阳镇,, 来源:江西社会科学 年份:2009
魏晋时期,玄佛合流导致六家七宗局面的形成。僧肇深感六家七宗对"有无"的理解有悖于佛教的中观思想,故而以"不真空"立论,批判和纠正玄佛合流中出现的偏差。他站在佛教的立场...
[期刊论文] 作者:欧阳镇,, 来源:法音 年份:2009
印顺法师(1906—2005)是当代著名的中国佛教思想家。他早年追随太虚大师,后迁居台湾。他的著作基本上在台湾出版,大陆难以见到,因此他的佛学思想在大陆鲜为人知。郭朋在...
[期刊论文] 作者:欧阳镇,, 来源:管子学刊 年份:2012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关于生态文化特别是生态伦理的研究明显升温。近年来,生态文化研究开始在理论上走向深入,传统哲学与生态思想的结合研究成为学术界研究的前沿课题。...
[期刊论文] 作者:欧阳镇,, 来源:鄱阳湖学刊 年份:2018
江西有着丰富的佛教资源,既有有形的实体形式,又有无形的文化形式,无论哪种形式的资源都应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发挥和利用佛教资源在江西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期刊论文] 作者:欧阳镇, 来源:中国佛学 年份:2020
本文围绕印顺法师菩萨道修行次第展开较全面系统的论述,其具体内容分为三部分。首先认为印顺法师菩萨道修行次第可分为般若道和方便道,此二道是菩萨从初发心一直到成佛的整个...
[期刊论文] 作者:欧阳镇, 来源:中国佛学 年份:2017
本文主要围绕虚云和尚在对外友好交往中的具体实践,从四个方面展开叙述:一是虚云和尚参访、募化和弘法的早期形式;二是虚云和尚传法、致书和得助的拓展途径;三是虚云和尚爱国...
[期刊论文] 作者:欧阳镇,, 来源:孔子研究 年份:2004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
[期刊论文] 作者:欧阳镇,, 来源:中国道教 年份:2007
道家和道教的关系问题,这是一个近年来曾引起学术界重视和较多讨论的问题。第一、二届国际道教大会对道家和道教之关系问题给予了较多讨论。一般来说,"欧美学者将以老庄...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