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9204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23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学位论文] 作者:欧建龙, 来源: 年份:2005
植物花器官发育研究是植物发育分子生物学的重要内容。自Coen等人首次提出花器官发育的“ABC”模型以来,花器官发育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以拟南芥、金鱼草等模式植物为代表的与花器官发育相关的基因相继被克隆。研究表明,控制花器官发育的绝大部分基因属于M......
[期刊论文] 作者:黄振霖,欧建龙, 来源:南方农业 年份:2017
马铃薯是重庆市优势特色作物之一,2015年马铃薯种植面积37.21万hm^2、平均667m^2产量1195.3kg、总产量667.2万t。分析重庆市马铃薯的生产现状、加工情况、消费情况、市场情况,指出...
[期刊论文] 作者:欧建龙,郭继萱,赵雨佳,, 来源:南方农业 年份:2013
以马铃薯品种‘鄂马铃薯8号’脱毒试管苗为材料,实验了生长调节剂、光照、碳源、生长部位对试管薯诱导的影响。结果初步表明:室温为18℃的条件下,结薯与切段苗龄有关,基部切...
[期刊论文] 作者:欧建龙,郭继萱,赵雨佳,, 来源:南方农业 年份:2013
以鄂马铃薯8号脱毒试管苗为实验材料,研究不同浓度的萘乙酸(NAA,0.01,0.05,0.10,0.20,0.30mg/L)对试管苗的生根、株高、叶片数和扩繁系数等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温度20~25...
[会议论文] 作者:黄振霖,赵雨佳,欧建龙, 来源:2013年中国马铃薯大会 年份:2013
对重庆市马铃薯产业现状从加工情况以及消费情况等方面进行了介绍,并对取得的成效及产业发展进行了阐述,强调了科技创新的重要性,同时针对重庆马铃薯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对如何发展重庆市马铃薯产业进行了探讨。......
[期刊论文] 作者:赵雨佳, 黄振霖, 欧建龙, 李建华,, 来源:南方农业 年份:2012
以高淀粉专用甘薯品种‘渝薯2号’茎尖为外植体,通过组织培养研究了不同消毒方法、不同茎尖大小、不同浓度生长调节剂配比、不同培养方式对茎尖脱毒和成苗效果的影响。结果表...
[期刊论文] 作者:胡黎华, 熊伟, 李戎, 欧建龙,, 来源:科学咨询(科技·管理) 年份:2017
摘要二斑叶螨是为害草莓的重要害螨之一,利用捕食螨控制害螨是一项安全有效的生物防治措施,在草莓生产中应用较多.本文通过田间试验,初步测试了一种新型捕食螨一抗药性巴氏新...
[期刊论文] 作者:赵雨佳,黄振霖,欧建龙,李建华,, 来源:南方农业 年份:2011
通过比较单膜、双膜覆盖对高淀粉甘薯品种渝薯2号出苗情况的影响,筛选确定出最佳的育苗覆膜方式。结果表明,双膜覆盖比单膜出苗早5d,出苗整齐、苗质好、壮苗率高,价格优势突...
[会议论文] 作者:黄振霖,李杰,赵雨佳,欧建龙, 来源:2012年中国马铃薯大会 年份:2012
  通过对重庆马铃薯储藏现状和储藏损失原因的分析,针对重庆马铃薯生产和储藏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储藏设施建设的思路及对策,即合理布局,统一规划;园地制宜,创新模式;示范带动,技术......
[期刊论文] 作者:唐冰霞, 毛军, 黄振霖, 欧建龙, 来源:南方农业 年份:2022
针对重庆地区卷丹百合栽培开展种植密度、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农药筛选试验,初步结果表明:种植密度对出苗时期影响不明显,对疫病及产量影响明显;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增产效果好;52.5%噁唑菌酮·霜脲氰水分散粒剂对卷丹百合疫病防治效果较好,持效期在15 d以上。......
[期刊论文] 作者:赵雨佳,李义江,黄振霖,欧建龙,, 来源:中国马铃薯 年份:2013
马铃薯早疫病(Altemaria solani)是重庆早市菜用马铃薯上的最主要病害。本研究选取生产中应用较广泛的7种药剂,在地膜覆盖栽培模式下筛选具有较好防控效果的药剂。结果表明:500g/L......
[期刊论文] 作者:欧建龙,黄振霖,赵雨佳,黄霖,李建华, 来源:中国马铃薯 年份:2012
在调研重庆马铃薯概况、加工情况、批发市场、产地价及均价、销售量、农户信息(包括总耕地面积、马铃薯栽培面积、生产类型、栽培品种、家庭年消费量、技术需求)等指标的基础上......
[会议论文] 作者:欧建龙,黄振霖,赵雨佳,李建华,李义江, 来源:2012年中国马铃薯大会 年份:2012
  通过11组不同的药剂组合对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治试验发现,安泰生-妥冻-银法利、安泰生-银法利-银法利、3次施药均用二丙酮胺等组合的相对防效和产量较其他组合要好,相对防...
[会议论文] 作者:欧建龙,李义江,黄振霖,赵雨佳,李建华, 来源:2012年中国马铃薯大会 年份:2012
通过11组不同的药剂组合对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治试验发现,安泰生-妥冻-银法利、安泰生-银法利-银法利、3次施药均用二丙酮胺等组合的相对防效和产量较其他组合要好,相对防效分别达74.63%,71.98%,71.43%,比对照高34.32%,31.67%,31.12%;产量分别达25548.75,25396.95,24789......
[期刊论文] 作者:欧建龙,黄振霖,赵雨佳,廖新宇,姜黎,, 来源:中国马铃薯 年份:2009
以马铃薯品种鄂薯5号脱毒试管苗为材料,试验了激素、光照、碳源、生长部位、培养方式对马铃薯试管薯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室温为18℃的条件下,结薯与切段苗龄有关,基部切段...
[期刊论文] 作者:黄振霖,赵雨佳,欧建龙,高静,杨忠国,, 来源:南方农业 年份:2007
秋洋芋是晚秋生产的重点作物,是在水稻、玉米收获后,充分利用小麦、油菜播栽前的空闲时段,开发种植的一季秋洋芋.秋洋芋种植不仅可提高复种指数,增加粮食产量,保障粮食安全;...
[期刊论文] 作者:黄振霖,李建华,欧建龙,杨水英,青玲,孙现超,, 来源:植物医生 年份:2008
马铃薯是重庆市的特色农作物之一,也是集口粮、加工、菜用等多用途的作物,种植面积达26.7万hm^2.产量居全国第六位。晚疫病是马铃薯生产过程中的一种毁灭性病害,由致病疫霉Phytoph......
[期刊论文] 作者:郑亚东,郭余龙,陈旭,李艳冬,欧建龙,李名扬,, 来源:园艺学报 年份:2007
利用农杆菌介导法将GhMADS3基因转入矮牵牛。对14株转基因植株进行分析鉴定,GUS染色表明外源基因在转基因植株中表达,PCR检测显示GhMADS3整合到矮牵牛的基因组中,RT-PCR分析表明...
[期刊论文] 作者:郑亚东,郭余龙,陈旭,李艳冬,欧建龙,李名扬, 来源:园艺学报 年份:2004
利用农杆菌介导法将GhMADS3基因转人矮牵牛.对14株转基因植株进行分析鉴定,GUS染色表明外源基因在转基因植株中表达,PCR检测显示GhMADS3整合到矮牵牛的基因组中,RT-PCR分析表...
[会议论文] 作者:何凯,杨水英,青玲,孙现超,黄振霖,欧建龙,赵雨佳,李建华, 来源: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 年份:2011
  马铃薯早疫病是马铃薯生产中的一种重要病害。近年来,在世界范围内普遍发生且呈上升趋势,在发展中国家被认为是仅次于马铃薯晚疫病的第二大马铃薯病害,在我国局部地区其为害......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