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8721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53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欧东明,, 来源:南亚研究季刊 年份:2008
从婆罗门教时代直到穆斯林统治时期,印度的教派主义和教派冲突本来并不是特别严重,各宗教之间基本上也能够做到相互共存与和平竞争。随着英国占领印度并实行"分而治之"的政策...
[期刊论文] 作者:欧东明,, 来源:南亚研究季刊 年份:2010
印度自古以来的宗教信仰、文化传统和生活方式无不体现出一种既出自纯朴天性、又基于深邃哲理的对自然的敬重与爱护,而这一传统在当代印度的几种环保理论中依然富有生机。印...
[期刊论文] 作者:欧东明, 来源:南亚研究季刊 年份:2001
泰戈尔的一生 ,可以说是对宗教问题不断进行思考和探索的一生 ,而《吉檀迦利》就是他通过艺术手法进行宗教哲学探索的一部具有代表性的诗集。《吉檀迦利》表现了“有限”与“...
[期刊论文] 作者:欧东明,, 来源:南亚研究季刊 年份:2002
随着英国对印度统治的实现 ,西方的宗教观及其哲学、政治、社会与伦理思想也渗透、传播到了印度社会。主要在民族独立动机的驱使下 ,印度近代发生了一场重要的宗教改革运动。...
[期刊论文] 作者:欧东明,, 来源:南亚研究季刊 年份:2015
印度佛教在公元八世纪传入吐蕃,因此藏地一开始所主要接受的就是印度佛教的密宗。在与藏地的苯教经过两百余年的交锋、竞争和磨合之后,佛教终于在雪域高原生根开花并传承发展...
[期刊论文] 作者:欧东明,, 来源:南亚研究季刊 年份:2006
唯识学的“八识”说重在揭示意识的各个不同的层面,而“自证分”学说则意在阐明意识的“自身构成”的本源结构或枢机。借用当代现象学的有关见解,我们将能对唯识宗的上述学说...
[期刊论文] 作者:欧东明,, 来源:南亚研究季刊 年份:2004
在历史上 ,佛教是作为印度教的异端、同时也是在承续了印度教某些教义思想的基础上而产生的 ,其后印度教与印度佛教之间又存在着复杂的既相互竞争又相互吸收和影响的关系。在...
[期刊论文] 作者:欧东明, 来源:南亚研究季刊 年份:1998
[期刊论文] 作者:欧东明,, 来源:南亚研究季刊 年份:2006
本文讨论了佛教“轮回”说与其“性空”思想的内在紧张以及中观宗和唯识宗各自对这个问题的解决,同时简要地提出了佛学与当代现象学哲学以至量子力学之间进行互释的一种可能...
[期刊论文] 作者:欧东明,, 来源:南亚研究季刊 年份:2008
在古印度的本土宗教(婆罗门教、佛教)时期,已经自然地形成了一种政教分野、各安其位的格局;而在包括伊斯兰王朝在内的整个古印度,各教派之间也大体上维持着一种多元共存、正常竞争......
[期刊论文] 作者:欧东明, 来源:南亚研究季刊 年份:2002
印度种姓制度不仅是一种特有的社会分工形式 ,它同时也是一种印度教的教阶制度。它被古印度的婆罗门经书赋予宗教上的“神圣”起源 ,又从印度教的神、哲学中获得了一种玄秘的...
[期刊论文] 作者:欧东明, 来源:南亚研究季刊 年份:1998
一、三种宗教关于战争的最基本态度的比较和平是宗教的祷词,仁爱、宽容与忍耐是宗教的普遍立场。但是,在这个一走向极端就碰上悖论的世界上,并没有一种毫无条件的东西。对于宗教......
[会议论文] 作者:欧东明,, 来源: 年份:2004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
[期刊论文] 作者:欧东明,, 来源:南亚研究季刊 年份:2003
作为世俗化政治的核心 ,政教分离产生于西方基督教文明的传统中 ,其要义是限定宗教权威与政治权威各自的界限 ,防止它们之间的相互混杂、相互争斗或利用 ,从而既维护宗教的自...
[期刊论文] 作者:欧东明, 来源:南亚研究季刊 年份:2004
在近代印度的民族独立进程中 ,既出现过反思和批判传统的宗教和社会改革运动 ,也存在一股坚持和发扬传统的宗教民族主义潮流 ,但两种倾向相互补充与中和 ,并未形成明显的冲突...
[期刊论文] 作者:欧东明, 来源:南亚研究季刊 年份:2003
在古印度的本土宗教 (婆罗门教、佛教 )时期 ,几乎已自发地形成了一种政教分离的政治格局 ,各门宗教之间也大体上维持着一种和平相处、正常竞争的关系。在印度的伊斯兰王朝时...
[期刊论文] 作者:欧东明,, 来源:南亚研究季刊 年份:2002
瑜伽不但是印度宗教自古以来通用的修行法门,它的用途也广泛地渗透到了印度人的日常生活之中。主要通过《薄伽梵歌》的系统总结和深入阐发。确立了在印度影响深广的关于“四瑜......
[期刊论文] 作者:欧东明, 来源: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1
胡塞尔最初所追问的是“一般认识何以可能”的问题,早年海德格尔关于存在的(本原)意义的问题则超出并包容了胡塞尔的问题。为建立一门无前提的“本源科学”,而对自己的问题目标......
[期刊论文] 作者:欧东明, 来源: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6
由基督教神学界发起并得到世界上各种宗教团体广泛响应的全球伦理运动,提出了分别出白基督教传统和儒家传统的有关“道德金律”的表述,其目的在于从信仰、道德的层面来有效地化......
[期刊论文] 作者:欧东明,, 来源:南亚研究季刊 年份:2005
印度近代民族主义政治改良运动走的是一条既坚持宗教与社会改革的精神革命取向,又充分适应民族自治与独立这一首要任务的“中道”。改良运动活动家们的思想探索、宣传与实际...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