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8608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3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梅昌华, 来源:决策与信息 年份:2011
1981年,张含英应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天津市委员会之约,写了一篇文章,题目叫做“黄河召唤系我心”。这个命题十分恰当地概括了他为黄河事业呕心沥血,艰苦努力的奋斗历程。  张含英的家乡是山东省菏泽县,地处黄河下游沿岸,深受黄河泛滥之苦,幼年的张含英,就经常听祖母......
[期刊论文] 作者:梅昌华, 来源:中国水利 年份:1989
[期刊论文] 作者:梅昌华,, 来源:中国水利 年份:1957
中国水利学会于四月十一日至十七日在北京召开了第一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同时还举行丁关于大型闸壩的科学技術討論会。出席这次代表大会的有全國19个分会(或分会筹委会)的...
[期刊论文] 作者:梅昌华,, 来源:中国水利 年份:1984
第二次河流泥沙国际学术讨论会于1983年10月11日至16日在南京金陵饭店召开。这次会议是由中国水利学会与国际水文计划中国国家委员会联合举办的,得到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计...
[期刊论文] 作者:梅昌华, 来源:水利水电技术 年份:1982
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科技成果交流会于1981年12月11~17日在葛洲坝工地举行.在会上交流的论文报告有200多篇,这些论文包括水文、泥沙、气象、地质、测量、岩土力学、水力学、水...
[期刊论文] 作者:梅昌华,, 来源:海河水利 年份:1983
1982年9月,我作为中国水利学会灌溉排水考察团的一员,到日本进行了为期三周的考察。仅就所见所闻,略述梗概。日本自然条件较好,水资源丰富,全国平均年降水量为1800毫米,平水...
[期刊论文] 作者:梅昌华,, 来源:中国水利 年份:1957
读了顧文書同志的“防洪标准及水庫”(见九月一日人民日报)一文后,我有几点不同的看法,提出来就教于顧文書同志和广大讀者。一、防洪标准問題 防洪工程措施有很多种,它所保...
[期刊论文] 作者:梅昌华,, 来源:中国水利 年份:1990
我怀着十分崇敬的心情,衷心祝贺张含英老师九十华诞。张老任北洋大学校长时,我是水利系的学生:张老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水利电力部副部长时,我给他当了8年秘书;张老任...
[期刊论文] 作者:梅昌华,, 来源:中国水利 年份:1984
由中国水利学会水利史研究会举办的黄河流域水利史学术讨论会,于1983年10月21日至26日在郑州召开。这次会议的中心议题是黄河下游的防洪史。在古为今用的原则指导下,总结历...
[期刊论文] 作者:梅昌华,, 来源:中国水利 年份:1956
中国水利学会筹备委员会已于二月七日在京成立,总会会址设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内。 全国大陆解放后不久,中国水利界著名学者张含英等人即联名发起筹组中国水利学会,在...
[期刊论文] 作者:梅昌华, 来源:水利学报 年份:1981
中国水利学会第三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于1981年2月13~19日在北京京西宾馆举行。参加这次大会的有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水利学会(台湾省暂缺)和我会所属水文、泥沙、水工结构...
[期刊论文] 作者:梅昌华,, 来源:中国水利 年份:1987
三峡工程,效益巨大,影响深远,问题复杂,需要全社会关心、支持,有关部门通力合作,才能提出比较科学合理的开发方案,作为国家决策的依据。三峡工程的环境影响,是开发方案中一...
[期刊论文] 作者:張含英,梅昌华,, 来源:中国水利 年份:1956
黄河综合利用规划是在苏联黄河专家组的直接指导下制订出来的,它是我国第一个全面的、有着高度科学水平的流域规划,内容非常丰富,值得我们很好地学习。现在仅就有关水量平衡...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