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7530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85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学位论文] 作者:梅德圣,, 来源:中国农业科学院 年份:2005
油菜是全世界广泛种植的重要油料作物,油菜株高、开花时间及种皮颜色分别在油菜的抗倒伏、产量形成及品质育种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已往对这三个性状的研究结果还不能满足目前...
[期刊论文] 作者:梅德圣,李云昌, 来源:湖北农业科学 年份:2003
从产量构成因素、理想株型、高光效以及育种方法和技术等方面对我国油菜高产育种的现状进行综述,并对高产育种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探讨....
[期刊论文] 作者:彭玉华,梅德圣,李卫, 来源:中国油料 年份:1997
利用62个基因型比较了冬闲地块和冬季耕作地块的大豆叶片受害虫危害的程度,以及不同调查时期大豆抗虫鉴定结果的一致性。研究结果表明,在冬季耕作地块,若不设立诱虫植物或诱虫品......
[期刊论文] 作者:梅德圣,李云昌,王汉中, 来源:中国农学通报 年份:2003
作物的许多农艺性状和经济性状是数量性状.研究作物数量性状遗传对农作物育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综述了数量性状基因座QTL(quantitative trait locus)定位的原理和常用...
[期刊论文] 作者:王会,刘佳,付丽,梅德圣,, 来源: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年份:2014
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是新型分子标记,广泛存在于生物基因组中,在人类及动物的许多研究领域得到了应用,但是在油菜等一些重要的多倍体植物中应...
[期刊论文] 作者:梅德圣,王汉中,李云昌, 来源: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年份:2002
概述分子标记在甘蓝型油菜遗传图谱以及甘蓝型油菜植物学、品质、抗病、生理等重要性状基因定位的研究进展,并对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期刊论文] 作者:梅德圣,李云昌,胡琼, 来源: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年份:2003
甘蓝型油菜与诸葛菜、新疆野生油菜体细胞杂交产生甘蓝型油菜雄性不育材料NO CMS和NSa CMS.用隐性核不育材料的保持系、波里马CMS和陕2A CMS的保持系、波里马CMS和陕2A CMS的...
[期刊论文] 作者:王会,刘佳,付丽,梅德圣,, 来源:中国农学通报 年份:2013
油菜是中国最主要的油料作物,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及工业生产中都占有重要地位。本研究综述了植物油脂合成的生物化学过程,介绍了目前通过基因工程技术提高油菜种子含油量的三个...
[期刊论文] 作者:李云昌,李英德,梅德圣, 来源: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年份:2004
:以油菜第3片真叶人工接种菌核病菌丝体,研究中油821抗(耐)菌核病与植株叶片硫甙含量、POX活性的关系。结果显示,第3叶片接种区域的各种硫甙含量增加,以吲哚族硫甙表现突出,接种后7d......
[期刊论文] 作者:黄文辉, 王会, 梅德圣, 来源:作物杂志 年份:2018
[期刊论文] 作者:张垚,李云昌,梅德圣,胡琼,, 来源:植物学通报 年份:2007
油菜(Brassica napus)是世界范围内重要的油料作物,是植物油脂的第三大来源,其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在油料作物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我国油菜品种油脂含量普遍较国外低2—5个百分点,而......
[期刊论文] 作者:程计华,李云昌,梅德圣,胡琼,, 来源:植物学通报 年份:2006
利用杂种优势提高作物产量时,生产杂交种的主要授粉控制系统是细胞质雄性不育及其恢复系统。在杂交品种的选育过程中,优良恢复系选育至关重要。为了高效并准确地鉴定选择恢复材......
[期刊论文] 作者:胡琼, 李云昌, 梅德圣, 方小平, Lise N.Hans, 来源:中国农业科学 年份:2004
利用原生质体融合技,获得了甘蓝型油菜品种中双4号与新疆野生油菜野油1 8的对称性体细胞杂种.杂种当代建成的6株植株中有2株雄性不育株.用中双4号做轮回亲本与不育株回交,不...
[期刊论文] 作者:彭玉华,杨国保,袁建中,梅德圣,李卫, 来源:作物学报 年份:1998
Brim和Young最早发现并报道了大豆雄性不育、雌性可育突变体,即msl系统(Brim and Young 1971)。其特点是雌性大部分可育,雄性几乎完全不育;产生大量双胚苗(Kenworthy等,1973...
[期刊论文] 作者:梅德圣,李云昌,胡琼,李英德,徐育松,, 来源:中国农学通报 年份:2006
细胞质雄性不育三系杂交种的纯度鉴定是油菜种子生产中重要的一环。选用173对SSR引物在中油杂8号的亲本间扩增,从中筛选到6对扩增效果好、条带清晰且差异片断在亲本间能够重...
[期刊论文] 作者:李云昌,李英德,徐育松,梅德圣,胡琼, 来源: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年份:2004
华油2790是利用陕2A不育系等材料,经测交、诱变、杂交和回交等方法选育的甘蓝型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三系杂交种,具有品质优、抗(耐)病性强、产量高、稳产性好、适应性广等特征...
[期刊论文] 作者:李云昌,胡琼,梅德圣,李英德,徐育松,, 来源: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年份:2006
含油量作为油菜生产最终目标性状产油量的组成因素,与油菜生产效益的提高息息相关.在目前我国油菜产量水平已得到相当程度提高的前提下,培育高含油量油菜品种是进一步发展油...
[期刊论文] 作者:李云昌,胡琼,梅德圣,李英德,徐育松, 来源:中国农业科学 年份:2005
通过杂种优势利用来提高油菜产量的同时提高种子的含油量,从而获得油菜生产最终目标性状--产油量的总体提升是发展高效低成本油菜产业的保证.介绍了利用辐射诱变、有性杂交结...
[期刊论文] 作者:梅德圣,李云昌,李英德,徐育松,胡琼, 来源: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年份:2005
对甘蓝型油菜"中油杂2号"杂交种及其父母本的酯酶同工酶分析结果显示,父本和杂种F1比母本多一条迁移率(Rf)为0.8的条带,该特征条带可用来进行杂种纯度鉴定.在"中油杂2号"的父...
[期刊论文] 作者:梅德圣,李云昌,胡琼,李英德,徐育松,, 来源:中国农学通报 年份:2005
小孢子培养在油菜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中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自1982年 Lichter首次在甘蓝型油菜中进行小孢子培养获得成功以来,国内外在油菜小孢子培养技术方面已取得大量...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