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9044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07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柴永山, 来源:玉米科学 年份:1994
本项研究探讨了四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应用于玉米浸种和叶面喷洒的作用效果.经两年试验结果得出:三十烷醇能够促进幼苗根系发育,加强光合作用;多效好、爱多收、丰产素能够提高玉...
[期刊论文] 作者:柴永山,, 来源: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2005
水稻强化栽培技术体系是一种新的高产栽培技术体系,是达加斯水稻栽培专家与美国康耐尔大学共同研制的,其关键技术是小苗移栽,单本稀植,增施有机肥,湿润灌溉,充分利用分蘖成穗...
[期刊论文] 作者:柴永山,, 来源:中国林副特产 年份:2015
为了明确黑龙江省稻田杂草发生种类及其优势种群,更加科学合理的进行稻田杂草防治,试验于2015年水稻生育期对牡丹江市和虎林市两个水稻主栽区稻田杂草发生情况进行了调查。结...
[期刊论文] 作者:柴永山, 来源:吉林农业科学 年份:1996
玉米是黑龙江省支柱粮食作物,提高粮食总产量,关键还是依靠玉米单位面积产量的提高。本项研究从选择品种,适期播种,群体种植结构模式,施肥方式以及提高肥料利用率等方面,选择出获得......
[期刊论文] 作者:柴永山, 来源:中国林副特产 年份:1998
[期刊论文] 作者:柴永山, 来源:中国林副特产 年份:1998
[期刊论文] 作者:柴永山, 来源:玉米科学 年份:1995
合理施用化肥是实现玉米经济高产的重要措施。本项着重研究玉米高产适宜的施肥方式以及适宜的氮、磷、钾配比例,与此同时对施入氮肥的田间损失严重问题进行了相应对策的探讨。......
[期刊论文] 作者:柴永山,, 来源: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1997
能否将黑稻的有益性状转移到普通稻上,改善普通稻的品质和产量提高千粒重,是本项研究的出发点和期待达到的目的。现将研究情况的进展报告如下: 1 试验材料和方法: 选用3...
[期刊论文] 作者:柴永山,, 来源: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2003
"牡丹江19"是黑龙江省农科院牡丹江农科所于1977年以石狩为母本,岩锦为父本杂交成的优质高产早粳水稻品种.1980年决选,品系号为牡80-541,1985~1986年两年全省区试,1987~1988年...
[期刊论文] 作者:柴永山,, 来源: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1998
保氮剂具有吸氮并逐步释放氮素的功效,保氮剂以与纯氮10:1比例混合,全部肥料做种肥一次性施入效果最好,比相同肥量不施保氮剂处理减少氮素损失36%,产量增产16%以上,每公顷增收214.35元以上。......
[期刊论文] 作者:柴永山,, 来源:黑龙江农业科学 年份:1993
对玉米杂交种16个数量性状进行线性、非线性选优,选出与产量相关密切的因子及相应的曲线类型。将选出的因子进行主成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11个玉米品种进行遗传距离测定。...
[期刊论文] 作者:柴永山, 来源:中国林副特产 年份:1999
[期刊论文] 作者:柴永山, 来源:中国林副特产 年份:2000
[期刊论文] 作者:柴永山, 来源:北方园艺 年份:1998
牡丹江郊区马铃薯生产现状与改进措施柴永山(黑龙江省农科院牡丹江农科所作者简介:柴永山1963年9月12日生。黑龙江省双城人。1985年牡丹江农业学校农学专业毕业。黑龙江省农科院牡丹江农科......
[期刊论文] 作者:柴永山, 来源:玉米科学 年份:1993
玉米是单产较高的粮食作物,高产潜力很大。其产量因子效应的充分发挥,除由本身各器官遗传基因决定外,更主要是受满足其生理生长需要的外界条件的影响。其中未充分利用有...
[期刊论文] 作者:柴永山, 来源: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2004
选用4个不同品质类型的粳稻品种,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研究了灌浆成熟期籽粒代谢关键酶活性变化与稻米蒸煮食味品质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灌浆时期ADPG焦磷酸化酶、淀粉合成酶及......
[期刊论文] 作者:柴永山,, 来源: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2001
对影响水稻产量的12个性状相关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有效分蘖率是影响产量的主要性状,与产量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对产量的直接作用最大.不实率也是影响产量的主要性状,与产...
[期刊论文] 作者:柴永山, 来源: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1999
保氮剂以与纯氮10:1比例混合,全部肥料做种肥一次施入效果最好,比相同肥量不施保氮剂处理减少尿素损失36%,产量增产16%以上,每公顷增收214.35元以上。...
[期刊论文] 作者:柴永山,, 来源: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2003
进入20世纪80年代,我国人民的温饱问题基本上得到了解决,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膳食结构的变化,人们对优质大米的需求越来越多,在稻米总量相对过剩的情况下,优质稻米相对...
[期刊论文] 作者:柴永山,, 来源: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1998
玉米果穗长、果穗以上叶片开角、果穗以上叶片数、果穗上第一叶片面积和开角五性状对产量的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较大,是决定产量高低的主要性状因素。高产春玉米中早熟区杂交...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