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9075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27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学位论文] 作者:柳草, 来源: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年份:2009
高原低涡是夏季高原地区的主要降水系统,少数高原低涡能够东移出高原发展,影响高原临近及下游地区,引发这些地区一次大范围的灾害性天气过程。本文利用TRMM卫星资料、ECMWF再分析资料、西藏地面气象站资料,结合天气学诊断分析对不移出的高原低涡个例“98.7.3-4......
[期刊论文] 作者:柳草,李跃清,李德俊, 来源:高原山地气象研究 年份:2009
利用ECMWF资料对2001年6月1~5日东移出高原的低涡个例的动力结构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1)低涡东移过程中,闭合等高线或者闭合气旋式环流的垂直厚度随时间呈加厚趋势;(2)高原低涡......
[会议论文] 作者:李武阶,柳草,李德俊, 来源:科技引领产业 支撑跨越发展--第六届湖北科技论坛 年份:2011
本文通过使用分辨率为0.5°*0.5°的gfs资料、逐三小时的laps资料,以及雷达、gps、微波辐射仪资料对2011年2月12日发生于武汉的一次短时暴雪天气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这次过程的最主要影响系统是位于急流出口区的涌线,另外配合高空低槽、低空切变线,以及......
[期刊论文] 作者:单兴佑,李德俊,柳草,刘勇, 来源:高原山地气象研究 年份:2009
利用恩施天气雷达资料,对2009年3月21日傍晚~22日凌晨发生在鄂西南恩施州8个县市的强对流天气过程进行了详细分析。结果表明,此次强对流过程是在地面冷空气和暖倒槽交汇的背景下......
[期刊论文] 作者:李德俊, 李跃清, 柳草, 林莉,, 来源:气象学报 年份:2010
利用TRMM卫星和宜宾多普勒雷达探测结果,比较分析了2007年夏季在宜宾发生的"2007.07.09"和"2007.08.23—25"两次区域性暴雨过程降水云团的水平和垂直结构变化特征、降水云团...
[期刊论文] 作者:李德俊,熊守权,柳草,熊洁, 来源:中国农学通报 年份:2017
为了研究降水对空气中污染物冲刷作用,利用2014年秋季发生在武汉市2次持续性空气污染过程的地面空气质量、气象观测和雨滴谱等监测资料,对比分析了不同类型降水对雾霾天气中...
[期刊论文] 作者:柳草 李德俊 马德栗 陈茜, 来源:安徽农业科学 年份:2015
摘要利用NCEP再分析资料、常规观测资料、雷达卫星数据,对2014年10月27~30日湖北省出现的一次罕见的深秋季节大范围暴雨天气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这次过程平均小时雨强约2~5 mm,合适的雨强配合较长的持续时间最终导致暴雨的发生;过程期间湖北上空500 hPa呈西低东......
[期刊论文] 作者:李德俊,尤卫红,李跃清,柳草, 来源:热带气象学报 年份:2009
利用昆明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自动雨量站的降水资料以及TRMM/PR资料,对多普勒天气雷达在低纬高原地区建立高分辨率降水资料场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在低纬高原地区的......
[期刊论文] 作者:李德俊,李跃清,柳草,顾清源, 来源:暴雨灾害 年份:2009
利用TRMM卫星探测结果,结合多普勒雷达风廓线资料,研究了2007年7月9日发生于四川盆地南部的一次特大暴雨过程在不同阶段的降水粒子风廓线、潜热和降水结构特征。结果表明:(1)大......
[期刊论文] 作者:王海燕,龙利民,钱翠梅,柳草,孟英杰, 来源: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2011
利用GFS(0.5°×0.5°)6 h再分析资料、LAPS资料以及FY-2c卫星云图资料、武汉区域雷达拼图产品和自动站实时资料,对2010年7月8日发生在英山的特大暴雨过程进行了...
[会议论文] 作者:李武阶[1]柳草[1]李德俊[2], 来源:2011年第八届全国灾害性天气预报技术研讨会 年份:2011
本文利用分辨率为0.5°×0.5°的GFS资料、逐3h的LAPS资料,以及雷达、GPS、微波辐射仪资料对2011年2月12日发生于武汉的一次短时暴雪天气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这次过...
[期刊论文] 作者:唐仁茂,李德俊,柳草,熊洁,江鸿, 来源:气候与环境研究 年份:2017
为了深入了解发生在武汉地区一次重雾霾天气过程的气象条件、污染源和污染物的湿清除特征,本文利用空气质量监测资料、地面观测资料和遥感火点监测资料和实测雨滴谱资料,详细...
[期刊论文] 作者:单兴佑,寿绍文,李德俊,柳草,刘勇, 来源:暴雨灾害 年份:2010
利用恩施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分析2009年3月21日傍晚到22日凌晨发生在恩施州8县(市)的冰雹强对流天气过程。结果表明,此次强对流过程是在地面冷空气和暖倒槽共同作用的背景下产生......
[期刊论文] 作者:李德俊, 李跃清, 柳草, 熊守权, 熊洁,, 来源:暴雨灾害 年份:2016
利用MODIS卫星、多普勒天气雷达和地面观测资料,对2013年6月30日四川遂宁一次特大暴雨天气过程中涡旋暴雨云团的演变特征进行了详细分析。主要结论是:(1)涡旋暴雨云团与其北侧的......
[期刊论文] 作者:李德俊,周建山,柳草,罗菊英,吴明, 来源:高原山地气象研究 年份:2009
利用恩施天气雷达风廓线资料,对恩施大雾天气过程中起雾前、持续中和结束时三个阶段的风向风速和粒子层厚度变化进行了详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辐射雾风廓线特点是起雾前1.8km......
[期刊论文] 作者:李银娥,吴翠红,陈赛男,柳草,张文言, 来源:气象科学 年份:2021
利用地面加密自动站、常规观测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和两种模式产品,对发生在宜昌峡谷地区2016年7月7日局地极端短时强降水过程和2018年4月22日稳定性极端降水过程形成原因及模式预报性能进行检验分析。结果表明:(1)强的块状回波稳定少动,造成7月7日高效率的对......
[期刊论文] 作者:李德俊,叶建元,李跃清,柳草,刘剑,陈英英, 来源:高原山地气象研究 年份:2010
利用恩施雷达资料,对湖北恩施山区强冰雹和短时强降水天气的落区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强冰雹的右移特征非常明显,当恩施州境内或边境临近地区有新生的中空回波,且回波移动方...
[期刊论文] 作者:李银娥,王艳杰,李武阶,柳草,郭英莲, 来源:气象科学 年份:2015
应用湖北省县级以上84个气象观测站点24 h降水资料,统计分析了2008—2011年5—8月低层锋生类型10场暴雨的雨量特征,对天气系统和各种物理量特征进行合成分析。结果发现:低层锋...
[会议论文] 作者:李银娥;王晓玲;王艳杰;王珊珊;柳草;, 来源:2014年全国重大天气过程总结和预报技术经验交流会 年份:2014
  利用各种实况观测资料和GFS 0.5×0.5再分析资料对2012年7月12日红安、7月13日黄陂和8月5日十堰山区特大暴雨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三次过程均在东北冷涡和低空急流的影...
[期刊论文] 作者:岳岩裕,沈龙娇,周悦,柳草,张灵,范进进, 来源:气象 年份:2022
利用2019年10月1—30日湖北省及邻近地区的空气质量、气象要素监测数据和再分析资料,分析了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以下简称军运会)期间和前后时段空气质量变化特征及气象条件的影响.军运会管控期Ⅱ(17—28日)与过去五年(2014—2018年)同期相比颗粒物浓度下降最......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