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1.4999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74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柳树滋,, 来源:瞭望周刊 年份:1986
《讲座》的第一单元是大自然观。这可能是今年全部讲座内容中最难读懂的一部分,因为它涉及了一系列自然哲学问题。主讲人希望能讲得尽量通俗,但犹未能尽如人意。这一方面因为...
[期刊论文] 作者:柳树滋,, 来源: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1985
本文从科学思想史的事实出发,对于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规律作了新的论证、阐述和发挥,提出了从认识过程和认识结果来解释上述规律的方案,从而说明了它作为研究方法和叙述方法...
[期刊论文] 作者:柳树滋,, 来源:新东方 年份:2007
一般说来,在不同的情况下,根据不同的需要,对时代特征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标准来进行判别。例如,判别不同时代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可以以生产工具为标准,划分为石器...
[期刊论文] 作者:柳树滋,,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 年份:1983
这是一篇从历史和逻辑统一的角度对爱因斯坦和玻尔关于量子力学解释问题的论战作系统评述的文章。作者认为,论战是由量子力学所面临的理论困难引起的;争论涉及的主要问题是:...
[期刊论文] 作者:柳树滋,, 来源:科学、技术与辩证法 年份:1988
量子力学是20世纪最重要的科学成就。它和相对论一起,构成现代自然科学的两大理论基础。有人说它是人类思想的最大智力成就,这样说是不算过分的。量子力学在实用方面的...
[期刊论文] 作者:柳树滋,, 来源:教学与研究 年份:1980
【正】 (一)理想实验的“非理想”结果一九二七年,海森堡为了在量子力学形式体系和实验观察材料(如电子在威尔逊云室中的“轨道”)之间建立一种协调的关系,设想了“v射线显微...
[期刊论文] 作者:柳树滋,, 来源:新东方 年份:2013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概述语的全国性讨论中,涌现出一百余种不同的表述及其不同的组合,它们从不同的侧面涉及社会主义价值观体系,提供了有价值的思想成果,但都不如"人人为我...
[期刊论文] 作者:柳树滋,, 来源: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年份:1983
【正】 (一)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日益紧密的统一是不可抗拒的历史趋势我们都知道马克思对十九世纪的自然科学有精湛的研究,这种研究有力地支持了他对政治经济学理论的探索;我...
[期刊论文] 作者:柳树滋, 来源:学术研究 年份:1987
一部三十六万余言的《科学研究方法概论》(以下简称《概论》)最近由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并且被推荐参加了在北京举办的全国大型书展。这是中山大学哲学系林定夷副教授的一部力作,是他多年来教学与研究心血的结晶。这本目前我国最大型的有关科学方法论的教学用书......
[期刊论文] 作者:柳树滋,, 来源:新东方 年份:2004
2004年3月10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山,考核各地区各部门的工作成绩和干部政绩,要把人口资源环境工作的成效作为重要内容,“不仅要重...
[期刊论文] 作者:柳树滋,, 来源:国内哲学动态 年份:1984
1984年正当牡丹盛开时节,在古都洛阳举行了第一次全国现代物理学哲学问题座谈会,会议是由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主办的。30余人与会,有在物理学前沿探索中对哲学感兴趣的...
[期刊论文] 作者:柳树滋, 来源:自然辩证法研究 年份:1994
一部高难度的现代科学方法论杰作──评周守仁的《对称—整合思维模式》柳树滋《对称—整合思维模式》这部37万字的巨著于1993年5月在四川教育出版社出版。由于其内容之艰深,难免使人......
[期刊论文] 作者:柳树滋, 来源:科学技术哲学研究 年份:1986
【正】 恩格斯指出:“我们的主观的思维和客观的世界服从于同样的规律,因而两者在自己的结果中不能互相矛盾,而应当彼此一致,这个事实绝对地统治着我们的理论思维。”(《马克...
[期刊论文] 作者:柳树滋, 来源:科学技术哲学研究 年份:1986
【正】 如果一本十多万字的理论著作能够在某一点上有所创新、有所建树,那就是值得称道的。山西人民出版社最近出版的韩民青著《物质形态进化初探》,就是这样一本值得称道的...
[期刊论文] 作者:柳树滋, 来源:海口经济学院学报 年份:2012
在现实社会中,与劳动价值并存的,还有并无人类劳动物化于其中的自然资源的价值,有劳动价值与非劳动价值因素融为一体的真、善、美的价值,有种种对市场经济起扰乱作用的伪价值和负......
[期刊论文] 作者:柳树滋, 来源:海口经济学院学报 年份:2011
邓小平把“和平与发展”作为当今时代的主题提出来,这是完全正确的,界定了“主题定位”问题。但时代的本质必须由特定时代中占主导地位的生产方式来加以界定。按照马克思恩格斯......
[期刊论文] 作者:柳树滋, 来源: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1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促使我们重新反思知识的本性和功能,从而获得一系列新的认识。知识本质上是观念形态的客观存在,分为可编码化的知识(信息)和不可编码化的知识(智能)两大部分。知......
[期刊论文] 作者:柳树滋, 来源:哲学动态 年份:1983
近年来,国内哲学界就物质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1983年,关于物质论即马克思主义物质学说的研究,被列为“六五”计划哲学研究的重点项目。要在这个项目的研究中取得切实的进展,又存在着许多困难。现将我们初步意识到的二十个方面的问题和难点提出来,希望关心这......
[期刊论文] 作者:柳树滋, 来源:科技导报 年份:1997
1996年5月,于光远教授在海南出席“太平洋与中国国际研讨会”时,作了题为《文明的亚洲和亚洲的文明》的发言,提出了从20世纪下半叶开始后直到21世纪等若干世纪是“世纪大调整时......
[期刊论文] 作者:柳树滋, 来源:广东社会科学 年份:2004
笔者认为大生态文明是自然生态系统、社会生态系统与精神生态系统整体协调的文明,这就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总趋势.指出在资源环境有限性的前提下,物质生产超越界限的发展将引发...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