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9428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4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学位论文] 作者:柏艺萌,, 来源: 年份:2011
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的宝贵资源,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长期形成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杰作。随着世界经济与科学文化的发展,文化遗产的有效保护与旅游的项目开发受到越来越多人...
[学位论文] 作者:柏艺萌, 郭松雪,, 来源:辽宁省博物馆馆刊 年份:2004
为了使凌源小喇嘛沟辽墓出土的鎏金银冠得到科学修复和保护,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及能谱仪、X射线衍射、金相显微镜等仪器对器物的合金成分、锈蚀产物、制造工艺进行了综合分析,...
[期刊论文] 作者:卢治萍,柏艺萌,, 来源: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年份:2014
2003年,在辽宁省朝阳市纤维厂原址基建工地发掘17座唐代墓葬,均为砖筑单室墓,墓向朝南,排列紧密有序。其中5号、8号、9号墓各出土墓志一合,墓主人分别为孙忠、孙则、孙道,证...
[期刊论文] 作者:肖俊涛,柏艺萌, 来源:第10、11届全国文物修复技术研讨会 年份:2013
本文利用X射线荧光、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及能谱分析、显微共聚焦激光拉曼以及离子色谱等多种分析方法对辽宁营口西炮台遗址内11门清代铁炮的锈蚀产物进行了成分与物相分析,调查了铁炮的保存环境与病害信息,为文物保护工作的实施提供了充分依据.对经过除......
[期刊论文] 作者:王宇, 苏军强, 柏艺萌, 来源:辽宁省博物馆馆刊 年份:2018
[会议论文] 作者:柏艺萌,徐政,图旭刚, 来源:全国第十三届考古与文物保护化学学术研讨会 年份:2014
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鞍山羊草庄汉墓的发掘过程中发现了一批罕见的青铜链饰,这些青铜链饰是由上百枚大小不等的铜圈与铜环按一定规律排列,并用纤维织物串联起来的.由于年...
[期刊论文] 作者:柏艺萌,黄晓雷,魏美丽,, 来源:辽宁省博物馆馆刊 年份:2014
通过波长色散X射线荧光(WD-XRF)技术分析了辽宁凌源小喇嘛沟辽墓出土玻璃器的化学成分,发现其为钾铅玻璃体系,并以二氧化锡为乳浊剂;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及能谱(SEM-EDS)观察...
[期刊论文] 作者:王贺,柏艺萌,肖俊涛,, 来源:边疆考古研究 年份:2015
2000年,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发掘东大杖子墓地M11时,发现了残破的铜匜、铜洗各1件,编号分别为M11:2、M11:3;2003年,在发掘M45时,又发现铜洗、铜匜各1件,编号分别为M45:13...
[期刊论文] 作者:王贺, 柏艺萌, 许正雄, 来源:中国文物科学研究 年份:2023
使用X射线衍射分析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及X射线能谱分析仪(SEM-EDS)、金相显微镜等分析测试手段,对东大杖子建昌墓地M45出土的一件战国时期薄壁刻纹铜洗(M45:13)的保存现状及病害情况进行了详细地调查,并开展了金相组织观察和合金成分分析,以揭示其成分及制作工艺......
[期刊论文] 作者:梁会丽,柏艺萌,隽成军,, 来源: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3
四平地区近年的考古工作有较大的进展,通过考古调查和发掘取得的大批资料为该地区青铜时代考古学文化研究提供了基础。本文通过对近年四平地区考古新发现材料的梳理,为该地区青......
[期刊论文] 作者:松井敏也,柏艺萌,赵代盈,, 来源:博物馆研究 年份:2010
从考古发掘现场出土的铁器如果没有得到适当的保护是很易锈解的。我们研究了铁器锈蚀情况的检测方法以及锈蚀条件与铁器冶铸工艺之间的关系。根据锈蚀的形态特征,可利用肉眼...
[期刊论文] 作者:柏艺萌,徐韶钢,陈建立,张吉, 来源:南方文物 年份:2021
东大杖子墓地是辽西地区战国时期的一处重要遗址。本研究对东大杖子M11出土的15件铜器进行了金相分析、扫描电镜与能谱分析以及铅同位素比值分析。分析结果显示,M11出土铜器的制作工艺以铸造为主,另外还有热锻及热锻后冷加工;合金成分以铅锡青铜为主,仅有一件铜......
[期刊论文] 作者:松井敏也,柏艺萌(译),赵代盈(译),万欣(校), 来源:博物馆研究 年份:2010
从考古发掘现场出土的铁器如果没有得到适当的保护是很易锈解的。我们研究了铁器锈蚀情况的检测方法以及锈蚀条件与铁器冶铸工艺之间的关系。根据锈蚀的形态特征,可利用肉眼、......
[期刊论文] 作者:韩国祥,蔡强,于俊玉,柏艺萌,尚晓波,万雄飞,, 来源:考古 年份:2012
吴兴墓地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正定县新安镇吴兴村,距正定县城15公里。京广铁路在墓地东南2.5公里处南北向穿过,滹沱河在墓地南12公里处自西向东流,地势平坦(图一)。2006年...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