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5160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209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林而达,, 来源: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年份:2005
气候变化的关键脆弱性及其影响的危险水平研究是目前国际上十分关注的问题.文章首先介绍气候变化危险水平的概念,并讨论其不确定性;然后,简要分析对定量确定气候系统"危险的...
[会议论文] 作者:林而达,, 来源: 年份:2004
气候变化的影响是现实的、多方面的。气候变化对粮食、纤维影响的重要发现取决于所用的方法。这些方法都包含有不同程度的参数或结构的不确定性。...
[期刊论文] 作者:林而达, 来源:地学前缘 年份:1997
全球气候变化将严重地限制农业生产,并引起广泛的饥荒,这种预计的灾害情景已经引起世界的关注和这样的争论,即是否要大幅度地削减温室气体到大气中的排放量。未来气候变化对农业......
[期刊论文] 作者:林而达, 来源:中国农业气象 年份:1994
气候变化与生物过程的相互影响──美国全球变化研究计划概况林而达(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气象研究所)1美国的全球变化研究计划(USGCRP)在80年代着重于一些基础性的研究问题上,如气候变化、臭......
[期刊论文] 作者:林而达, 来源:农业环境保护 年份:1997
本文对“中国农业响应全球气候变化的策略问题”进行了探讨和研究,指出在保证我国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同时,努力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保护生态环境昌我们的基本原则,在此基础上探......
[期刊论文] 作者:林而达, 来源:北京气象 年份:1993
[期刊论文] 作者:林而达, 来源:世界农业 年份:1985
【正】 1985年3月,我参加了国际水稻所举办的“微型计算机在农业研究中的应用”培训班。学习期间,参观了菲律宾农业和自然资源研究开发委员会(PCARRD)。现将该委员会中应用电...
[期刊论文] 作者:林而达, 来源:中国中小企业 年份:2010
作为专家顾问代表团成员,我全程。参加了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亲身经历了中国代表团和广大发展中国家一道坚守我们的核心利益即发展中国家的根本利益,取得了尽可能的积极成果的......
[期刊论文] 作者:林而达, 来源:科学中国人 年份:1996
人们对全球变暖问题的关心,集中在它对农业和有关的自然生态系统的可能影响,以及由此引发的它对经济发展和自然生态系统的作用之上。过去40年间,我国的...
[期刊论文] 作者:林而达,, 来源:江苏农村经济 年份:2008
全球平均气温在过去百年间升高了0.74摄氏度,我国升高了1.1摄氏度。气候变暖导致很多极端气候灾害频繁出现.在很大程度上靠天吃饭的农业首当其冲受到影响。...
[期刊论文] 作者:林而达, 来源:中国青年科技 年份:2005
2004年我国粮食总产达到4.7亿吨,增产775亿斤,农业的丰收让很多人都松了一口气,毕竟是连续减产5年后的一个丰收年,农民收入也增加187元,增长6.8%。据调查,2004年因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
[期刊论文] 作者:林而达, 来源: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年份:1993
文章总结了温室气体甲烷的最新研究进展,包括:甲烷对全球变暖的贡献,甲烷的排放机理以及优先研究的领域;估算了我国农业甲烷排放的贡献:中国约占世界人工源甲烷排放量的10.48...
[期刊论文] 作者:林而达, 来源:中国农业气象 年份:1990
本文介绍了一种能产生逐日降水、最高最低温度、太阳辐射、平均水汽压、风速和地温的随机天气模拟模型。模型的建立应用了Monte Carlo方法,其参数估计分别依据于一阶马尔科夫...
[期刊论文] 作者:林而达, 来源:科技中国 年份:2006
今后20年的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构成的威胁要胜过战争、胜过恐怖主义。届时,因气候变暖、全球海平面升高,欧洲大陆的主要城市将被淹没,英国将陷入“西伯利亚”似的寒冬气候。人类......
[期刊论文] 作者:林而达, 来源:中国减灾 年份:2008
人们对气候变化的明显感受一是冬季不冷了,二是气象灾害增多了。如近50年旱灾呈加重趋势,特别是我国北方地区。2006年重庆和川东的大早及2007年大涝和淮河流域的洪涝也给人们很......
[期刊论文] 作者:林而达,, 来源:世界环境 年份:2002
2001年,由英国环境、粮食和农村事务部(尚称英国环境部)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简称中国科技部)共同商议,在与气候变化有关的科学和技术问题方面进行双边合作.2001年7月...
[会议论文] 作者:林而达, 来源:“关注气候变化:挑战、机遇与行动”论坛 年份:2009
  中国是世界上遭受气候变化不利影响较为严重的发展中国家之一,农业、水、生态系统和沿海地区都已遭受了并可能继续遭受气候变化的不利影响。中国学者研究表明,气候变化的不......
[会议论文] 作者:林而达, 来源:2007年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年份:2007
本文从《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谈判历程和IPCC新的结论出发,分析了气候变化的影响闽值、适应的作用、增温潜势与排放空间、排放权分配方法等确定危险气候变化需要解决的科学问......
[期刊论文] 作者:林而达,, 来源:农业气象 年份:1987
一、问题的提出黄淮海平原是我国重要的冬小麦产区,生产上对优良品种的要求十分迫切。特别是占小麦播种面积近60%的旱地小麦,急需培育抗逆性强的优良品种,以改变产量低而不...
[会议论文] 作者:林而达, 来源:东亚峰会气候变化适应能力建设专家研讨会 年份:2010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