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6885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56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林杏光, 来源:语文建设 年份:1994
张寿康先生和两部书林杏光1983年春天,得到商务印书馆的大力支持,我决定在多年积累资料的基础上组织人手全面开展现代汉语实词搭配的调查与研究,主编一部三百余万字的《现代汉语实词......
[期刊论文] 作者:林杏光, 来源: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年份:1990
我国的词义分类实践已有两千年的历史,但建国后的研究成果在科学系统方面还存在明显的不足。鉴别一个词义分类的结果成不成系统,一是看分类的对象有没有控制在一个科学范围内...
[期刊论文] 作者:林杏光, 来源:汉语学习 年份:1990
1.词语搭配的性质 [1·1]这个问题众说纷纭。(1)语法说。即认为词语搭配的性质是语法问题。郭绍虞先生所著的《汉语语法修辞新探》一书中谈到上海语文学会曾讨论“我喝...
[期刊论文] 作者:林杏光, 来源:语言文字应用 年份:1994
短语结构语法──“信息处理用语言理论讲话”第一讲林杏光编者按本刊这一期开始连载“信息处理用语言理论讲话”。信息处理用语言理论是指计算机常用的一些语言流派,诸如短语......
[期刊论文] 作者:林杏光, 来源: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5
词语搭配是语义系统。但它不但跟语义学,而且跟语法学、词汇学、修辞学、文章学、语文学都有密切的关系。张寿康吮生在这些学科领域的建树,为他开展词语搭配的研究创造了条件。......
[期刊论文] 作者:林杏光, 来源: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年份:1991
词义分类和词语搭配,是描写语义学所应研究的重大课题。词义分类是系统,词义分类的系统必须是树;词语搭配是系统,词语搭配的系统表现为类。要使计算机理解语言,进行机器翻译...
[期刊论文] 作者:林杏光, 来源:语言教学与研究 年份:1994
论词语搭配及其研究林杏光《现代汉语辞海》(注音、释义、词性、构词、连语)是一部即将出版的大型辞书。翻开这部词典,词语充溢,恍如词语的海洋,因此,书名是{现代汉语辞海》。这部词......
[期刊论文] 作者:林杏光, 来源:语文建设 年份:1995
研究语文的敏感性林杏光吕叔湘先生在《给一位青年同志的信》(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吕叔湘语文论集》)这篇文章中说:“研究语文问题,有一个重要条件,就是要有极其敏锐的语感。无论是看......
[期刊论文] 作者:林杏光, 来源:语文建设 年份:1994
信息化时代促使词汇研究蓬勃发展林杏光人类文明的历史业已经历了三个时代:(1)农业时代:它是开发物质资源,没有机械化的时代;(2)工业时代:它是开发能量资源,实现体力劳动机械化的时代;(3)信息......
[期刊论文] 作者:林杏光, 来源:语文建设 年份:1994
“谁的就是谁的”林杏光研究语言,“说有容易说无难”,这是经验之谈。这句话乍听起来很平淡,但细细品味一下,感到它很深刻。就拿词语搭配的研究来说,说现代汉语中有某种搭配,只要能......
[期刊论文] 作者:林杏光,, 来源:语文建设 年份:1993
一、什么叫人、机两用语言研究,包括汉语研究的历史已经很长。我们今天研究语言,研究汉语,应该与过去有所不同,应该体现今天的时代特点。我们今天的时代特点就是信息化。在信...
[会议论文] 作者:林杏光,, 来源: 年份:2004
本文介绍了HNC创立NLP模式的几点思路,论述了为什么要用HNC研究汉语和如何用HNC研究汉语的问题.结论:用8个网络研究词语,用57个基本句类研究语句,这是用HNC研究汉语的一种方...
[期刊论文] 作者:林杏光, 来源:科技导报 年份:1999
[期刊论文] 作者:林杏光, 来源:科技导报 年份:1997
[期刊论文] 作者:林杏光, 来源:汉语学习 年份:1983
【正】 张志公先生新近主编的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现代汉语》教材巳先后出版了上册和中册,下册也即将出版。这部《现代汉语》教材的问世,引起国内外的关注,它在我国语言学界、...
[期刊论文] 作者:林杏光, 来源:汉语学习 年份:1980
【正】 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这段话出自《论语·季氏篇》。意思是说:有益的朋友三种,有害的朋友三...
[期刊论文] 作者:林杏光, 来源:汉语学习 年份:1981
【正】 现代汉语字简语繁(少量单字能依据一定词序组成极多的词语,以表达丰富的汉语),反映到文字上,形成了汉字活跃、善变、构词能力强的特性。如“赖”字,它可作为第一音节...
[期刊论文] 作者:林杏光, 来源:文字改革 年份:1983
从1980年起,连续四年的全国高等学校统一招生的语文试题中都有汉语拼音试题。一九八○年在下面的横线上填进最恰当的字(有的已用注音提示),每道横线上只填一个字(每填对...
[期刊论文] 作者:林杏光, 来源:文字改革 年份:1983
前不久,我们到新华社了解运用拼音电报的情况。国际部两位同志热情地向我们介绍了他们用汉语拼音拍发电稿的经验和体会,并让我们看了一部分拼音电稿。最近,又在今年五月...
[期刊论文] 作者:林杏光, 来源:南通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0
人际应用语言学与人机应用语言学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的研究是给人际交往用的,后者是给人机对话用的。人机应用语言学研究中课题的选择应为计算机服务,应该适应信息革命的挑战。......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