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8842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70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林悟殊,, 来源:海交史研究 年份:2009
位于福建晋江华表山山麓的草庵,是上个世纪50年代发现的元明时代华化摩尼教寺庙遗址,向为国际摩尼教学者所瞩目。本文高度评价新近出版的粘良图《晋江草庵研究》一书,认为该...
[期刊论文] 作者:林悟殊,, 来源:海交史研究 年份:2003
泉州是摩尼教在中国最后的消亡地,也是该教在世界的最后消亡地;因为该教的最后一所庙宇,即著名的晋江华表山元代摩尼教草庵,就遗存在这里;教主摩尼最后的形象也保存在此...
[期刊论文] 作者:林悟殊,, 来源:中华文史论丛 年份:2009
本文根據唐代洛陽景教經幢《幢記》所載大秦寺若干僧人的稱謂,參照同時代的摩尼教情況,比較兩者華化之深度。認爲前者的深度華化,是景教入華傳播一百多年逐步演變的結果,在一...
[期刊论文] 作者:林悟殊, 来源: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0
陈寅恪先生把胡化、汉化的问题视为中国中古史发展中的一个关键环节;他抓住这一关键环节,解释了历史发展中的一系列问题。“胡化”、“汉化”说,是陈先生史学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
[期刊论文] 作者:林悟殊,, 来源: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5
由于近年所谓“海上丝路”热的影响,有关摩尼教入华路线的说法已出现非学术的倾向。本文从纯学术的角度,论证宋元时期福建滨海地域流行的明教,并非海路输入;而是由陆上丝绸之...
[期刊论文] 作者:林悟殊, 来源: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1
《志玄安乐经》是20世纪初敦煌出土的唐代景教写本,原件自始便为藏书家李盛铎私人所占有,后来又被其贩卖给日本人,直至1958年才有局部照片披露。该件录文于1929年由日本羽田亨博......
[期刊论文] 作者:林悟殊, 来源:西北民族研究 年份:1990
源于古波斯的琐罗亚斯德教(Zoroastrianism)流入中国后,通常被称为袄教或火袄教。该教的信徒迄今仍恪遵天葬之古训,使天葬这一习俗成为该教别于其他宗教的一大特征,为研究者...
[期刊论文] 作者:林悟殊,, 来源: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0
元末肇建于晋江华表山麓的草庵,原系华化摩尼教——明教的庙宇,迄今仍完整保存当年该教信徒所崇奉的摩尼佛石雕像,为当今世界独一无二。该庙宇与雕像早在20世纪50年代已为中...
[期刊论文] 作者:林悟殊,, 来源:中华文史论丛 年份:2014
摩尼教"拂多誕"一詞,西方學界認爲音譯自胡語的教階稱謂。本文在西方語言學研究的基礎上,藉助中國傳統史學的考據法,探討該詞產生的歷史真相,解讀該詞的意蘊。認爲其乃武則天...
[期刊论文] 作者:林悟殊,, 来源:寻根 年份:2006
[期刊论文] 作者:林悟殊,, 来源: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2
唐代百丈怀海禅师,倡导农禅,并以身作则,“一日不作,一日不食”,为印度佛教的中国化做出巨大贡献。但对这样一位著名高僧,就其在生的具体年代,长期以来学界存在着较大的分歧,...
[期刊论文] 作者:林悟殊,, 来源:敦煌吐鲁番研究 年份:2016
一引言2008年以來,由林鋆先生主導、陳進國先生擔綱的霞浦摩尼教(明教)史跡調查,新發現了一批與夷教有涉的民間法師科儀抄本[1],學界、媒體或目其爲新發現的摩尼教、明教經典...
[期刊论文] 作者:林悟殊, 来源:敦煌吐鲁番研究 年份:2013
日月以其光輝而與人類生活息息相關,因而古代世界諸民族無不存在日月崇拜。當然,各民族於日月所演繹的宗教、神話内涵各不相同,均有自家之傳統日月觀。摩尼教於日月崇拜,尤有...
[期刊论文] 作者:林悟殊,, 来源:海交史研究 年份:1997
明末清初在广东潮汕地区兴起的民间慈善机构——善堂,到了二十世纪上半世臻于鼎盛。据云,"潮汕地区善堂全盛时有五百余座"。到了五十年代初,由于政治上的原因,潮汕所有...
[期刊论文] 作者:林悟殊,, 来源: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年份:2000
作者针对学术界和研究生培养的现状 ,认为对史学研究生必须进行严格的史德规范、学术规范、写作规范的训练 ,并就这些规范的主要内涵 ,提出了个人的见解。作者认为 :史德规范...
[期刊论文] 作者:林悟殊,, 来源:世界宗教研究 年份:2002
《世界宗教研究》2000年第3期发表了祁顺华先生《莆田市涵江新发现摩尼教文物古迹初考》一文,其间所报导的莆田市涵江新发现的摩尼教文物古迹,计有瑶岛祠、摩尼教神台、...
[期刊论文] 作者:林悟殊,, 来源:世界宗教研究 年份:2012
新近由林鋆先生主导的霞浦明教遗迹田野调查,发现当地民间法师所保存的某些科仪本,间杂摩尼教词章,若干《下部赞》诗文更是赫然可见。是次调查成果,为揭示摩尼教在华的归宿,...
[期刊论文] 作者:林悟殊,, 来源:中华文史论丛 年份:2006
宋元时代滨海地域流行华化摩尼教——明教,文献资料记载凿凿,20世纪下半叶以来陆续的考古发现,也左证这一结论。就有关的考古发现,自以泉州成绩为卓著,学界瞩目;前辈学者...
[期刊论文] 作者:林悟殊, 来源:考古与文物 年份:2005
[期刊论文] 作者:林悟殊,, 来源:西域研究 年份:2015
本文辨释近年福建霞浦田野调查所见民间科仪抄本的一段唱词,揭示其元代天主教的源头,指出其于元代天主教研究的意义。作者还就同一抄本所见的《吉思呪》,考其景教之属性,作为...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