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9968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3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余昌晏,胡翔鹄,林尊惠, 来源: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年份:1995
我们对护肝煎剂采用对流电泳法,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固相放射免疫法(RIA)进行体外抑制HBsAg的实验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 1.护肝煎剂(方药组成见前),水...
[期刊论文] 作者:余昌晏,王树荣,林尊惠, 来源:中国中西医结合脾胃杂志 年份:1995
益肝丸抑制鸭肝炎病毒实验研究结果余昌晏,王树荣,林尊惠鸭乙型肝炎病毒(DHBV)是1980年才发现的嗜肝DNA病毒,与人乙型肝炎病毒的生物学特性及其与宿主肝疾病的关系十分相似。国内外近10年来的研......
[期刊论文] 作者:余昌晏,王树荣,林尊惠, 来源:中国中西医结合脾胃杂志 年份:1994
益肝丸体外抑制HBsAg的实验研究结果余昌晏,王树荣,林尊惠关键词体外抑制HBsAg,益肝丸,实验研究益肝丸是深圳卫生学校门诊部梁明医师研制,经上千例乙肝患者验证,对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患者,在改......
[期刊论文] 作者:余昌晏,王树荣,林尊惠, 来源:中国中西医结合脾胃杂志 年份:1995
将50只豚鼠随机分为5组,分别给予低剂量、中剂量、高剂量的益肝丸提取物、猪苓多糖注射液和生理盐水。经检测血清抗-HBs含量,结果表明益肝丸对豚鼠产生抗-HBs有明显的促进作用。Fifty gu......
[期刊论文] 作者:余昌晏,胡翔鹄,林尊惠,王树荣, 来源: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年份:1995
鸭乙型肝炎病毒(DHBV)是1980年才发现的嗜肝DNA病毒,与人乙型肝炎病毒(HBV)的生物学特征及其与宿主肝脏疾病的关系十分相似。国内外近10年来的研究表明,DHBV感染的鸭子可以用...
[期刊论文] 作者:余昌晏,胡翔鹄,林尊惠,王树荣, 来源: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年份:1995
护肝是由具有抗HBV、活血化瘀及免疫功能等作用的中草药组方而成。为了进一步验证其免疫作用,我们研究了护肝对豚鼠产生抗一HBs的调节作用,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
[期刊论文] 作者:林尊惠,余昌晏,胡翔鹄,王树荣, 来源: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年份:1995
目前细胞培养HBV尚未成功,而国内又尚难获得对HBV敏感动物的模型。我们应用2.2.15细胞作为药物作用的靶细胞,对护肝煎剂进行抗HBV的实验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材料与方法...
[期刊论文] 作者:余昌晏,梁明,王树荣,林尊惠,黄小兰, 来源: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年份:1994
对益肝丸调节豚鼠抗HBs的作用进行研究,实验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除能提前产生抗-HBs外,还能提高抗-HBs滴度,说明益肝丸对豚鼠产生抗HBs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免疫作用的强弱与所...
[期刊论文] 作者:余昌晏,梁明,王树荣,林尊惠,黄小兰, 来源: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年份:1994
实验结果表明,益肝丸一定浓度与适量HBsAg阳性血清在37℃作用1小时,同时用对流电泳法、ELISA法及SPRIA法测定其抑制HBsAg作用。3种方法同时测定结果都说明益肝丸对HBsAg有较...
[期刊论文] 作者:余昌晏,梁明,林尊惠,王树荣,黄小兰, 来源: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年份:1994
应用益肝丸治疗慢性乙型肝炎3个月,ALT下降均值为230U/L;复常率为82.0%;HBsAg下降均值(p/n)为3.3,阴转率为32%;HBeAg下降均值为3.0,阴转率为54%;HBV DNA阴转率为53.8%;抗-HBs阳转...
[期刊论文] 作者:余昌晏,梁明,林尊惠,王树荣,黄小兰, 来源: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年份:1994
应用2.2.15细胞对益肝丸进行抗HBV试验,结果表明,加益肝丸后第2~10天,对HBsAg的抑制率在31.7%~47.8%,显示有轻度抑制作用;第12~14天,对HBsAg的抑制率在52.4%~61.5%,显示有明显抑制作...
[期刊论文] 作者:余昌晏,梁明,林尊惠,王树荣,黄小兰, 来源: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年份:1994
对益肝丸进行鸭体内抗DHBV试验,结果治疗两周后,1g/ml及0.5g/m治疗组鸭DHBeAg平均p/n值有明显下降,与阴性对照组比较,P【0.05,其中DHBeAg阳转阴分别有4只和2只。表明益肝丸对...
[期刊论文] 作者:余昌晏,林尊惠,王淑荣,严述常,陈增潭, 来源: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年份:1993
实验结果表明,解毒养肝冲剂能增强豚鼠对 HBV 的免疫性,促使机体产生抗—HBs。在用不同浓度 CCl4所致的小鼠肝损伤模型上,不同剂量的解毒养肝冲剂均可降低小鼠血...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