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0332秒,为你在为你在61,042,058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9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林分份,, 来源:东南学术 年份:2008
基于"五四"以后周作人文艺观的思想实质,本文用"审美个人主义"这一概念来指称,并进而考察了周作人的审美个人主义所衍生的批评观、文学史观、生活观等思想形态的理论内核与发...
[期刊论文] 作者:林分份,, 来源: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3
新文学运动以来,在对“幻灯事件”和“找茬事件”等仙台留学经历的多次叙述中,鲁迅将弱国子民的屈辱感和民族危机感作为自己当年弃医从文的情感和心理依据;然而,“仙台叙述”的文......
[期刊论文] 作者:林分份,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2000
我作品能够在市场上流行,实际上等于买 椟还珠,你们能欣赏我故事的清新,照例那作 品背后蕴藏的热情却忽略了,你们能欣赏我文 字的朴实,照例那作品背后隐伏的悲痛也忽略 了。...
[学位论文] 作者:林分份,, 来源: 年份:2004
本篇论文以鲁迅的第一人称小说为对象,研究鲁迅第一人称叙述中各种类型的修辞结构,特别是“自我”在各种修辞结构中的具体显现。目的在于,通过鲁迅第一人称叙述各种修辞结构的分......
[期刊论文] 作者:林分份, 来源: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1
本文考察五四后周作人对儒家思想的言说与实践,认为周氏对"重知"和"实行"的言说,与其趋于消极的个人立场有关,而其后来的鼓吹"道义"和"事功",则与其思想的自我更新和对"附逆"的辩解有关......
[期刊论文] 作者:林分份,, 来源:鲁迅研究月刊 年份:2012
在现代中国学术史上,有关“文学史”的研究,从晚清的章太炎、梁启超、王国维等算起,已有几代学人投身其中。作为二十世纪八〇年代崛起的学人中的一员,北京大学中文系的陈平原...
[期刊论文] 作者:林分份, 来源:当代作家评论 年份:2005
王德威,台湾大学外文系毕业,美国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校区比较文学博士,曾任教于台湾大学、哈佛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现任教于哈佛大学。主要著作有:《从刘鹗到王祯和:中国现代写实主......
[期刊论文] 作者:林分份,, 来源: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年份:2004
从最初的兄弟怡怡到"五四"后的反目、决裂,乃至后来对长兄持续不断地攻击,在周作人的伦理和思想意识中,鲁迅的"权威"形象陷落了,而他的"自我"也得以在此过程中逐渐确立。周作...
[期刊论文] 作者:林分份,, 来源:文艺研究 年份:2004
新文化运动前,鲁迅推崇"文士"及"文事",因其关乎种族命运,但后来在与现代评论派、新月社、创造社及太阳社的论争中,鲁迅揭露文士近乎隐士、商人、青皮、帮闲者、打手的诸多面...
[期刊论文] 作者:林分份,, 来源:东南学术 年份:2010
邓中夏留在现代中国历史上的,主要是作为职业革命家而非专门学者的角色,但他的学术研究,对于指导和总结中国工人运动,却算得上居功至伟。“五四”时期,邓中夏对“实行”一面...
[期刊论文] 作者:林分份,, 来源: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年份:2007
清末民初以来,民间文学被知识分子当作文化改良和文学变革的资源。周怍人以民俗学方法入手,对民间文学有着独特的认知与论述。本文通过考察五四后周作人民众认同的转移及其对各......
[期刊论文] 作者:林分份,, 来源:云梦学刊 年份:2007
20世纪二十年代,古史辩派通过塑造一种区别于传统主流学术的科学范式,迅速成为当时最重要的学术新派别。在此过程中,顾颉刚与胡迄在占位竞争中所扮演的不同角色,以及各自对于“科......
[期刊论文] 作者:林分份,, 来源: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年份:2008
五四新文化人对于民间文学的不同论述,集中体现于他们的民间立场的实质性差别,并在实际论述中影响了他们对新文学的塑造。本文以鲁迅、周作人为对象,在文学史与思想史的框架...
[期刊论文] 作者:林分份,, 来源:北京大学研究生学志 年份:2007
梁启超的小说论不出传统“文以载道”一脉的范畴,但与传统文学观念仍然存在具体而微的差别。本文以梁启超的小说论为中心,通过考察它所体现的与同时代的王国维,以及与后来的...
[期刊论文] 作者:林分份, 来源:文艺理论与批评 年份:2021
一rn据许广平回忆,早在留日时期,鲁迅就颇有自知之明:“革命者叫你去做,你只得遵命,不许问的.我却要问,要估量这事的价值,所以我不能够做革命者.”(景宋:《民元前的鲁迅先生...
[期刊论文] 作者:林分份,, 来源:福建党史月刊 年份:2010
总体而言,邓中夏留在现代中国历史上的主要是作为职业革命家而非专门学者的角色,但他的学术研究,对于指导和总结中国工人运动,却算得上居功至伟。其《工会论(上编)》和《中国...
[期刊论文] 作者:林分份, 来源:博览群书 年份:2006
从1919年7月蔡晓舟、杨景工编的第一部关于五四运动的书——《五四》出版以来,八十多年中,与“五四”相关的著述,可谓汗牛充栋;由此建构起来的“五四”形象也可谓千人千面,众说不一。在众多“五四”学的著述中,北京大学陈平原教授的新著《触摸历史与进入五四》一书,是......
[期刊论文] 作者:李钢,林分份,, 来源: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 年份:2016
沈从文的湘西小说提供了多种主题因素,既有湘西自然风光,也有当地民俗风情,更有男女之间的纯真爱情。但如果考虑到少年时代、军旅生涯目睹的杀头场景对沈从文写作的影响,那么...
[期刊论文] 作者:陈碧娇,林分份, 来源:福建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年份:2003
形式美学理论作为二十世纪美学理论中富有创造力的一支,对以后的美学各个流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主要以俄国形式主义为个案,探讨以其为代表的文学中的形式美学的理论贡献...
相关搜索: